永不過時的諸子百家經義-陳摶《心相篇》

永不過時的諸子百家經義-陳摶《心相篇》

陳摶名摶,字圖南,號扶搖子,均取自《莊子》首篇《逍遙遊》:“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揹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他生於後唐,卒於北宋,大唐帝國落幕,華夏文明進入短暫的低谷期,這一段時間史書上稱之為五代十國,華夏大地烽煙四起,亂世之中,他不甘拘束於官場之中,暢遊物外,願做天地逍遙一散人!

明哲保身,是聖賢在亂世之中思悟的存亡之道,陳摶諸多作品中,有一篇心相學,微言大義,見微知著,許多道理,在現今看來,依舊是醒世警言。

一起看看陳摶這幾句問答,是不是醍醐灌頂,當頭喝棒!

如何餐刀飲劍?君子剛愎自用;小人行險僥倖。

如何投河自縊?男人才短蹈危;女子氣盛見逼。

如何短折亡身?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種種皆薄。

如何兇災惡死?多陰毒,積陰私,有陰行,事事皆陰。

如何暴疾而歿?色慾空虛。

如何毒瘡而終?肥甘凝膩。

如何老後無嗣?性情孤潔。

如何盛年喪子?心地欺瞞。

如何多遭火盜?刻剝民財。

如何時犯官府?調停失當。

何知端揆首輔?常懷濟物之心。

何知拜將封侯?獨挾蓋世之氣。

何知玉堂金馬?動容清麗。

何知建牙擁節?氣概凌霄。

何知丞簿下吏?量平膽薄。

何知明經教職?志近行拘。

何知苗而不秀?非惟愚蠢更荒唐。

何知秀而不實?蓋謂自賢兼短行。

多讀書漲知識,少遊戲益身心。希望大家餘下一點時間,欣賞那些被忽略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