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透人性的千古奇文《心相篇》,詮釋人生真諦


看透人性的千古奇文《心相篇》,詮釋人生真諦

陳摶(871年-989年)字圖南,號扶搖子,賜號希夷先生。漢族,老子故里亳州真源縣(今河南鹿邑縣太清宮鎮陳竹園村)人,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學者、隱士。陳摶繼承漢代以來的象數學傳統,並把黃老清靜無為思想、道教修煉方術和儒家修養會歸一流,對宋代理學有較大影響,後人稱其為"陳摶老祖"、"睡仙"、希夷祖師等。隱於武當山九室巖,移華山雲臺觀,多著述。陳摶是傳統神秘文化中富有傳奇色彩的一代宗師。


看透人性的千古奇文《心相篇》,詮釋人生真諦


五代、北宋之間,有個著名的道教學者陳希夷,就是傳說中的"陳摶老祖",他留下一篇傳世之作,名《心相篇》,推崇道家承負思想,與那些江湖流傳的相面術不可同日而語,比曾國藩的《冰鑑》更為大氣,頗有止惡揚善之功,讀之耐人尋味。


看透人性的千古奇文《心相篇》,詮釋人生真諦

今原文加譯文呈現,供大家一觀。

1、心者貌之根,審心而善惡自見;行者心之表,觀行而禍福可知。

  【譯文】心地是相貌的根本,審察一個人的心地,就可以瞭解他的善惡之性;行為是心性的外在表現,觀察一個人的行為,就可以知道他的禍福吉凶。

2、出納不公平,難得兒孫長育;語言多反覆,應知心腹無依。

  【譯文】買賣出納不公平的人,難以得到兒女長時間的撫養;說話無信多反覆的人,沒有幾個心腹好友。

 3、消沮閉藏,必是奸貪之輩;披肝露膽,決為英傑之人。

  【譯文】耗損別人的錢財和資源的人,必是奸貪不足的鼠輩小人;血心仗膽、極盡忠誠的俠義之人,一定是英雄豪傑。

 

4、心和氣平,可卜孫榮兼子貴;才偏性執,不遭大禍必奇窮。

  【譯文】一個人心平氣和,可以預見他的子孫一定繁榮富貴;外才鬼才不聽別人勸阻的人,不遭大禍就一定很貧窮。

 5、轉眼無情,貧寒夭促;時談念舊,富貴期頤。

 【譯文】翻臉無情的人一生貧寒,夭折短壽;時時念舊,發跡不忘故友的人,富貴綿遠,長壽多福。

 6、輕口出違言,壽元短折;忘恩思小怨,科第難成。

  【譯文】動輒就講一些不合情理、違心的話,最易折損自己的壽命;忘恩負義、記小仇的人,難以考學科第。

 7、小富小貴易盈,前程有限;大富大貴不動,厚福無疆。

  【譯文】小成就驕傲自滿、目空四海的人成不了大氣候;大成就而不驕傲的人,福報深厚無邊。

 8、欺蔽陰私,縱有榮華兒不享;公平正直,雖無子息死為神。

  【譯文】惡行隱蔽、行為不光明的人,縱有榮華富貴,兒孫也享用不到。而公平正直的人雖沒有子嗣,死後也可以做神。

 9、開口說輕生,臨大節決然規避;逢人稱知己,即深交究竟平常。

  【譯文】平時“為國獻身、為朋友獻身”的豪言壯語不離口,這樣的人在大事關頭、大節時刻,一定會逃掉;濫交朋友的人,即使所謂的“深交”實際上很平常。

 10、處大事不辭勞怨,堪為棟樑之材;遇小故輒避嫌疑,豈是腹心之寄。

  【譯文】能挑起重擔又任勞任怨的人,一定是國家的棟樑;碰到一點小事就避嫌,不肯承擔一點責任的人,怎麼能重用呢。

 

看透人性的千古奇文《心相篇》,詮釋人生真諦

11、與物難堪,不測亡身還害子;待人有地,無端福祿更延年。

  【譯文】跟天地萬物過不去(怨天尤人),不但引來不測之禍,還會遺害子孫;待人處事留有餘地的人,會獲得意外的福祿和長壽。

 12、迷花戀酒,閫(kǔn)中妻妾參商;利己損人,膝下兒孫悖逆。

  【譯文】尋花問柳、貪杯戀酒的人,家中的女眷一定不和睦;利己損人的人,一定會有不肖子孫。

 13、賤買田園,決生敗子;尊崇師傅,定產賢郎。

  【譯文】趁火打劫、賤賣人家財產,子孫都是敗家子;尊師重道的人家一定出孝子賢孫。

 14、愚魯人說話尖酸刻薄,既貧窮必損壽元;聰明子語言木訥優容,享安康且膺封誥。

  【譯文】說話尖酸刻薄的愚魯人,貧窮短命;寡言少語,舉止木訥的聰明人,安康富貴。

 15、患難中能守者,若讀書可作朝廷柱石之臣;安樂中若忘者,縱低才豈非金榜青雲之客。

 【譯文】在艱難困苦中還能堅持自己的操守不隨波逐流的人如果讀書、走仕途之路,一定是國家的柱石之臣;安樂中忘記安樂、有憂患意識的人,即使才學低一些,未必就不能夠金榜題名,青雲直上。

 16、鄙吝勤勞,亦有大富小康之別,宜觀其量;奢侈靡麗,寧無奇人浪子之分,必視其才。

  【譯文】節儉勤勞的人有大富有小康的區別,關鍵看其人的心量;奢侈豪華的人有奇人也有浪子,關鍵看其人的才學。

 17、弗以見小為守成,惹禍破家難免;莫認惜福為慳吝,輕財仗義盡多。

  【譯文】不要把愛佔小便宜為“守成”,貪小難免惹禍敗家;不要以為愛惜財物是吝嗇,惜福者往往是仗義疏財的人。

 18、處事遲而不急,大器晚成;己機決而能藏,高才早發。

  【譯文】處事沉穩不著急的,必是大器晚成的人;胸有成竹而又能深藏不露的人,必是才高而年輕得志。

 19、有能吝教,己無成子亦無成;見過隱規,身可託家亦可託。

  【譯文】有才能而不肯教給他人,自己不但沒有成就,子女也一無所成;見到他人有過錯,能夠在暗中規勸的人,可以託身寄家。

 20、知足與自滿不同,一則矜而受災,一則謙而獲福;大才與庸才自別,一則誕而多敗,一則實而有成。

  【譯文】知足與自滿不一樣,知足的人守本分而有福祿,自滿是傲慢自大,招災是遲早的事;大才與庸才自然有區別:有實際能力的一定有成就,好吹牛的具體做事時往往一塌糊塗。

 

看透人性的千古奇文《心相篇》,詮釋人生真諦

21、忮(zhì)求念勝,圖名利,到底遜人;惻隱心多,遇艱難,中途獲救。

  【譯文】不顧一切地為了取勝,圖名利,這樣的人到底是遜人一籌;有惻隱之心的人,即使遇到艱難,也會獲得幫助。

 22、不分德怨,料難至乎遐年;較量錙銖,豈足期乎大受。

  【譯文】只知有怨不知報恩的人,估計很難長壽;斤斤計較的人,也不會有大的福報。

 23、過剛者圖謀易就,災傷豈保全元;太柔者作事難成,平福亦能安受。

  【譯文】過於剛強的人,做事雖容易成功,但容易商人傷己,很難長壽;過於柔弱的人,做事不容易成功,福報平平但能安享。

 24、樂處生悲,一生辛苦;怒時反笑,至老奸邪。

  【譯文】樂極生悲,多成多敗,辛苦一輩子;城府很深、不高興臉上反而帶出笑容,這種人年紀越大,越是老奸巨滑。

 25、好矜己善,弗再望乎功名;樂摘人非,最足傷乎性命。

  【譯文】喜歡自誇己善的人,功名上很難再有進步;專門挑剔別人,最容易傷害自己的性命。

 26、責人重而責己輕,弗與同謀共事;功歸人而過歸己,儘堪救患扶災。

  【譯文】指責別人重,批評自己輕,這種人既不能共謀同事。功勞歸別人過錯歸自己,這種人可以拯危機解困難。

 27、處家孝悌無虧,簪纓奕世;與世吉凶同患,血食千年。

  【譯文】處家孝悌無虧的,世代福祿不盡;與世人患難與共的,永遠受人敬仰。

 28、曲意周全知有後;任情激搏必兇亡。

  【譯文】自己吃虧受氣、曲意周全他人的,一定有後報;任性暴烈、一意孤行的,必定兇亡。

 29、易變臉,薄福之人奚較;耐久朋,能容之士可宗。

  【譯文】易變臉的人薄福,何必與之計較呢?耐久可交的朋友,大肚能容,是值得信任、依靠的人。

 30、好與人爭,滋培淺而前程有限;必求自反,蓄積厚而事業能伸。

  【譯文】爭強好勝的人雖能風光一時,卻前程有限;不與人爭,經常自我反省的人,福德厚實事業一定能發達。


看透人性的千古奇文《心相篇》,詮釋人生真諦

31、少年飛揚浮動,顏子之限難過;壯歲冒昧昏迷,不惑之期怎免。

  【譯文】少年人飛揚浮動的,往往都壽不過三十歲;壯年人還魯莽行事的,四十歲上難免有大難。

 32、喜怒不擇輕重,一事無成;笑罵不審是非,知交斷絕。

  【譯文】不分輕重、喜怒無常的人一事無成,不分是非、喜歡拿別人開玩笑的人,好朋友也會與之斷交。

 33、濟急拯危,亦有時乎貧乏,福自天來;解紛排難,恐亦涉乎囹圄,神必佑之。

  【譯文】救人於危難之中的人,有時也遭遇貧困,自有天賜福;為人分憂解難的人,雖然有時也有牢獄之災,自有神來保佑他。

 34、餓死豈在紋描,拋衣撒飯;瘟亡不由運數,罵地咒天。

  【譯文】被餓死的人僅僅因為面相上有“螣蛇紋入口”了嗎?是這些人不知惜福,糟踏五穀;得瘟疫而亡的人是因為運數不好嗎?是這些人自己造孽還咒罵天地。

 35、甘受人欺,有子自然大發;常思退步,一身終得安閒。

  【譯文】甘心忍受他人的欺辱,後代一定發達;常退一步為他考慮,終身自在安閒。

 36、得失不失其常,非貴亦須大富,壽更可知;喜怒不形於色,成名還立大功,奸亦有之。

  【譯文】榮辱得失不動心的人,不是貴也是大富,長壽更不用說了;喜怒不形於色的人,功名可成,也有大奸之人。

 37、無事失措倉皇,光如閃電;有難怡然不動,安若泰山。

  【譯文】無事倉皇失措的人,福祿薄如電光雷火;有難怡然不動的人,福祿重如泰山。

 38、積功累仁,百年必報;大出小入,數世其昌。

  【譯文】積功累仁的善行必得善果,即使等上一百年,也會得善報;幫助別人多,所得利益少,這樣的家道一定會數世昌盛。

 39、人事可憑,天道不爽。

  【譯文】可以憑藉人事,驗證天道(天理、因果報應)的準確。

 40、如何餐刀飲劍?君子剛愎自用,小人行險僥倖。

  【譯文】為什麼有人走上絕路自殺呢?君子剛愎自用而失敗,小人冒險沒成功,都可以導致自殺。

 

看透人性的千古奇文《心相篇》,詮釋人生真諦

41、如何短折亡身?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種種皆薄。

  【譯文】為什麼有人夭折亡身,作了短命鬼呢?因為是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處處都薄。

 42、如何兇災惡死?多陰毒、積陰私、有陰行、事事皆陰。

  【譯文】為什麼有人遭遇橫禍,兇災惡死呢?因為這些人多陰毒、積陰私、有陰行、事事皆陰。

 43、如何暴疾而歿?縱慾奢情。

  【譯文】為什麼有人暴病而亡?因為恣情縱欲,精氣耗盡。

 44、如何毒瘡而終?肥甘凝膩。

  【譯文】為什麼有人毒瘡而死呢?因為這些人飲食上肥甘凝膩。

 45、如何老後無嗣?性情孤潔。

  【譯文】為什麼有些人年老尚無子嗣呢?大多因為性情孤潔。

 46、如何盛年喪子?心地欺瞞。

  【譯文】為什麼有人於盛年喪子呢?心地欺瞞——陰損事做多了,虧心事做多了。

 47、如何多遭火盜?刻剝民財。

  【譯文】為什麼有人總是遭遇水火盜賊之災呢?因為刻剝民財,損人利己。

 48、如何時犯官府,強梁作膽。

  【譯文】為什麼總是有人違法亂紀?倚仗著權勢、地位,膽大妄為。

49、何知端揆首輔?常懷濟物之心。

  【譯文】什麼人能當宰相?常懷濟物之心的人。

 50、何知拜將封侯?獨挾蓋世之氣。

  【譯文】什麼人能拜將封侯呢?有獨挾蓋世的胸襟、氣魄的人。

 

看透人性的千古奇文《心相篇》,詮釋人生真諦

51、何知玉堂金馬?動容清麗。

  【譯文】什麼人能以文章博得功名呢?格局清麗,神清氣秀的人。

 52、何知建牙擁節?氣概凌霄。

  【譯文】什麼有人能夠委以重任,鎮守一方?志存高遠,氣概凌霄的人。

 53、何知丞簿下吏?量平膽薄。

  【譯文】為什麼有人只能當小職員呢?因為量平膽薄。

 54、何知明經教職?志近行拘。

  【譯文】為什麼有的人靠通明經典卻以教書餬口呢?因為胸無大志,行為拘謹。

 55、何知苗而不秀?非惟愚蠢更荒唐;何知秀而不實?蓋謂自賢兼短行。

  【譯文】為什麼有些人看著是好苗子卻成不了才呢?因為作人愚蠢,行事荒唐;為什麼有些人只得到虛名虛利,人生沒有實際的結果呢?因為自以為很有才,且德行有虧或行動跟不上。

 56、若論婦人,先須靜默,從來淑女不貴才能。

  【譯文】說到婦德女相,首先要沉穩安靜,從來淑女都不是貴在才能上。

 57、有威嚴,當膺一品之封;少修飾,能掌萬金之重。

  【譯文】有威嚴的女人天命大,可封一品誥命;少修飾的女人宿命大,能管理大的家業。

58、多言好勝,縱然有嗣必傷身;盡孝兼慈,不特助夫還旺子。

  【譯文】多言好勝的女人,即使有後代也必受傷克;盡孝兼慈的女人,不但助夫還能旺子。

59、貧苦中毫無怨詈,兩國褒封;富貴時常惜衣糧,滿堂榮慶。

  【譯文】貧苦中無怨言,會受到婆娘兩地的褒獎;富貴還能勤儉持家,一定滿堂榮慶。

60、奴婢成群,定是寬宏待下;貲財盈筐,決然勤儉持家。

  【譯文】府中奴婢成群,主人一定是寬宏待下;家中資財豐厚,主人一定是勤儉持家。


看透人性的千古奇文《心相篇》,詮釋人生真諦

61、悍婦多因性妒,老後無歸;奚婆定是情乖,少年浪走。

  【譯文】兇蠻潑辣的悍婦,多因嫉妒成性,晚年一定孤獨無靠;賣淫為娼的奚婆,定是性情乖戾輕浮,年輕時行為浪蕩。

62、信乎骨格步位,相輔而行;允矣血氣精神,由之而顯。

  【譯文】骨格與其位相輔相成,血色與氣色互為表裡,這是確信無疑的。

 63、知其善而守之,錦上添花;知其惡而弗為,禍轉為福!

  【譯文】知其善而守住善道,有福之人可以錦上添花;知其惡而不去做,有禍之人可以轉禍為福。

64、好與人爭,滋培淺而前程有限;必求自反,蓄積厚而事業能伸。

  【譯文】爭強好勝的人雖能風光一時,卻前程有限;不與人爭,經常自我反省的人,福德厚實事業一定能發達。

 65、有威嚴,當膺一品之封;少修飾,能掌萬金之重。

  【譯文】有威嚴的女人天命大,可封一品誥命;少修飾的女人宿命大,能管理大的家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