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克凡:雪峰山隨筆

臨近北方草木落葉時節,來到湖南漵浦。走出火車站望見不遠處小山包,那山色綠得令人驚訝,其實這只是雪峰山縮影而已。莽莽雪峰山,綿延七百里,亙古至今的綠水青山正在化作脫貧致富的“金山銀山”。

肖克凡:雪峰山隨筆

漵浦地處湘西雪峰山區,為江南僅有之高原地帶,素有“湖南的青藏高原”稱謂,森林覆蓋率高達80%,近乎被綠色浸透。雪峰山呈西南向東北走勢,其主體坐落懷化和邵陽區域,餘脈向北延伸至洞庭湖濱,山之兩側有沅水與資水奔流不息,最終匯入湖南人的母親河——湘江。雪峰山脈從頭到腳橫臥於湖南境內,堪稱湖南人的父親山。雪峰山為古老神話傳說中的神山,當屬中華文明的發祥地範疇。兩千三百多年前屈原在《天問》有“崑崙縣圃,其凥安在?”之句,縣圃即懸圃為神話地名,凥亦作居,此句正是發問縣圃居於崑崙山何處。有說此崑崙意指雪峰山。當年屈原遭貶溯沅江而上,抵達雪峰山腹地。遂有《涉江》辭雲:“入漵浦餘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 乃猿狖之所居。”昔時三閭大夫流放漵浦,心情彷徨徘徊,不禁發出何方是我歸宿的感慨。屈原多年留居漵浦還寫出《山鬼》、《桔頌》多篇辭章,以抒詩人愛國孤憤情懷。

如今我們從古老楚辭裡看到“漵浦”,它歷經千載地名未改,楚辭裡遠古山川地貌,今日漵浦依稀可辯:碧水藍天,林壑秀美,物產豐富,野生草藥猶存,多種植物遍地,近乎世外桃源。肖克凡:雪峰山隨筆

我們乘車去往穿巖山森林公園,沿途山路旁側晚稻成熟等待收割。其品種正是國內曾經廣泛種植“農墾58”,它稻稈低矮,株型緊湊,屬於存世不多的老品種。如今時興種植新稻,依賴化肥農藥畝產頗高。唯有雪峰山仍然種植這種產量偏低的“老稻”,好似農耕時代遺產。我特意請教主持此事的陳黎明先生,他直言有意保留“農墾58”,不施化肥不打農藥,保持原生態農作物,這正是雪峰山的追求。肖克凡:雪峰山隨筆

一路聽聞,雪峰山千年農事經驗依然流傳不止:譬如有筍多生於竹林深處,則冬寒;有筍多生於竹林邊沿,則冬暖。譬如見林間漿果挺然而生,則雨水偏少,林間漿果悄然低垂,則雨水顯多。我成長於東部濱海地區,記得老者觀察天氣有“早看東南,晚看西北”之說,如今民間諺語絕跡久矣。

漵浦民間依然流傳的古風古俗,呈現天地和諧萬物共生之象,展示著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的生命力。

肖克凡:雪峰山隨筆

傍晚住進千里古寨的木樓,開始享受整天喝礦泉水,大口呼吸新鮮空氣的美好時光。嗅著滿屋淡淡松香氣息,得知景區建築木材全部國外採購,生長於雪峰山的樹木,一株也不許採伐。這才是大自然衛士所為,不禁令人感動。

當天晚餐吃的正是“農墾58”蒸制的米飯,它顯然不如當今泰國香米精緻細膩,卻彷彿嗅到早年的粳米飯香,久久回味齒頰之間。就其文化傳承而言,堅持種植“農墾58”無疑透露出雪峰山不言輕棄的執著性格。這有待我們耐心尋找與細心體驗。

漵浦坐落雪峰山北麓,歷史悠久自不待言。1986年在雪峰山主峰腳下考古發現“高廟文化遺址”,其年代上限距今7800年,將中華文明的起源向前推移了2000多年。然而,此番漵浦保留的“農墾58”粳稻則喚醒我們60年的記憶,儘管這短短時光難與“高廟文化遺址”悠久歷史相比,雪峰山老稻田仍然具有不可忽視的人文意義。我們衡量人間事物,不是所謂新的就是對的,也不是所謂老的就是錯的。我們腳踏祖先開墾的土地,等於置身歷史與未來之間,理應度量自身的文化承載。這正是雪峰山給我的啟示。

肖克凡:雪峰山隨筆

漵浦地處大湘西,可謂人傑地靈。鄧少谷,嚴如煜,向警予,舒新成,向仲華……諸位先賢影響深遠,矗立歷史人物長廊,我等後輩難以一一拜謁。就近參觀舒新城故居。小院清靜,院中立有舒新城先生銅像,供訪客拍照留念。我走進展廳細聽講解,頓覺自己無知。

記得四十年前購得《辭海》兩冊,欣喜不已。從此每逢遇有不解事物,立即翻閱《辭海》尋找詞條,以求甚解。這兩冊厚重的大書成為我獲取知識的寶庫。

青少年時代閱讀世界名著,從托爾斯泰到普希金,從歌德到托馬斯•曼,還有巴爾扎克,莫伯桑,雨果,海明威……都能記住作家名字,有時查閱近現代文報刊雜誌也能記住主編名字:張季鸞,趙家璧,靳以,巴金……反倒不知被我奉若知識權威寶庫的《辭海》主編乃是舒新城先生,實在是孤陋寡聞了。

肖克凡:雪峰山隨筆

舒新城字心怡,湖南漵浦人,1915年就讀於湖南高等師範學校,深受倫理學老師楊昌濟(楊開慧之父)和教學法老師徐特立(毛澤東老師)影響,畢業後投身教育事業,主辦《湖南教育月刊》,潛心研究中西教育理論,編寫《道爾頓制研究集》、《近代中國教育史料》,《近代中國留學史》、《教育通論》、《現代心理學之趨勢》……成為當時教育界名人。他還是中國攝影史的先行者,著有《攝影初步》、《晨曦》、《習作集》和《美的西湖》多種著作。

1928年應中華書局總經理陸費逵聘請,舒新城出任《辭海》主編,他從教育家轉為編輯家,盡心竭力編纂這部浩瀚而精深的煌煌鉅著。據說他為蒐集新詞隨身攜帶筆記本,有次赴宴看到菜單裡新詞,立即記錄下來收集入冊。1935年日本侵華形勢吃緊,主事人害怕日方肇事,打算全部取消所謂敏感的社會科學條目以及政治性條目,甚至要斫掉《辭海》,分類單獨出書。舒新城毫不妥協據理力爭,“即使中國亡了,這些歷史名詞也應存在,相關條目決不能取消。”他堅持《辭海》出書方針,不改鮮明的愛國主義立場。先後兩年出版了《辭海》上下冊,可謂全節。

對於初版《辭海》,社會各界反應熱烈,林森、吳稚暉、蔡元培、陳立夫、王世傑、唐文治等人紛紛題詞,黎錦熙作序,陸費逵寫了“編印緣起”。

全國解放前夕,舒新城代理中華書局總經理,堅持中華書局印刷廠不遷臺灣。新中國成立後社會生活出現大量新詞,加之全國實行文字改革,《辭海》急待修訂。1957年9月17日,毛澤東主席在上海接見舒新城,勉勵他以修訂《辭海》為基礎,然後搞成百科全書。

三年後,舒新城抱病建議,修訂《辭海》摸索經驗,爭取編輯出版五千萬字十卷本的小型百科全書。

如今,歷經修訂的《辭海》已經成為構築幾代中國人知識結構、知識裁判、定型概念的權威典籍。我們不應忘卻從雪峰山走出的“鄉下人”舒新城。

我謹以教育家編輯家舒新城為例。其實大湘西人文薈萃,革命先烈,文化學者,社會賢達,數不勝數。這是雪峰山歷史的積澱,也是湖湘文化的深厚。《管子•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縱觀走出雪峰山的各界名人,無不印證著這個道理。於是,我們“珍愛雪峰,與樹結緣”,紛紛認領穿巖山長青樹,寫下內心感言,懸繫馬尾松枝頭。肖克凡:雪峰山隨筆

海男感言“靈魂棲於此。”趙本夫感言“和樹同在”。陳世旭感言“大美不言”。儲福金感言“我心似舊識,夢幻亦歡喜”。彭見明感言“留影雪峰,詩意永遠”。何立偉感言“青山在,你也在”。田瑛感言“我是雪峰山上一棵松”。蔡測海感言“與草木同在”。後續到達的韓少功先生感言“山之魂”。

我則寫下感言:“我在雪峰山,忘情于山水間”。

於是我們相約,五年後重返漵浦省親——看望自己的那株樹。

肖克凡:雪峰山隨筆

(刊於2019年11月21日《天津日報·文藝週刊》。)肖克凡:雪峰山隨筆

肖克凡,男,天津人,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文學創作一級職稱。著有長篇小說《機器》《生鐵開花》《天津大碼頭》《舊租界》等八部,小說集《黑色部落》《賭者》《你為誰守身如玉》《蟋蟀本紀》《愛情手槍》等十八部,散文隨筆集《一個人的野史》等多部。曾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等多種獎項。現為天津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