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核心的关联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发展核心素养关注: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个人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个人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应具备的关键能力。

学生必备的品质的培养是建立在我们近30年推行素质教育成果之上。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教,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提高民族素质,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多出人才,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面向全体学生,才能保证培养的人才的数量。出好人才,就是在众多的具有一定素质水平的人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中的部分人,使他们具有更高的素质水平,以保证所培养人才的质量。

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它强调潜能开发和提高合格公民具备的基本素质。

今天为了应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国际竞争的加剧,人才的素养结构模型,也要适应发展、变化,能力已经不局限于传统意义能力,而是满足在特定情境中复杂需要的能力。

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旨在回归教育常识,回归教育本真,为学

发展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核心的关联

生健康成长、更好的生活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