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三家國產車企能夠存活,你覺得呢

如果說國產車只剩下三家,那麼會留下誰,這個話題老生常談還能再聊,過去大家聊的是情懷,主觀上支持某個品牌希望留下,所以投給它一票,但如果今天我們用數據來說話,那麼就顯得更客觀一些。

因為數據不會騙人,數據的背後,是市場正常行為在推動,誰實力最強,誰就能真正的在紛爭的市場中更好的活下來。

只有三家國產車企能夠存活,你覺得呢


2019年的乘用車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事實上這才是市場該有的競爭現狀,一個市場不可能永無止境的瘋狂增量,轉為存量競爭才是對企業考驗的開始。

去年,自主品牌份額跌破40%,這意味著在真正開戰的時候,自主品牌的競爭力在強大的合資對手面前,仍然還有很大的完善空間。

我們手裡有一組精準的數據,增量轉為存量,背後是兩極分化的開始,市場份額必然向著頭部品牌靠攏,自主品牌市場佔有率中,長城、長安、吉利三家品牌累計市佔率達到36.6%,三家品牌累計市場佔有率相比於2018年,同比上漲了2.9%。

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這三家是自主品牌的頭部品牌,兩極分化中自主品牌潛客,向著頭部靠攏。

只有三家國產車企能夠存活,你覺得呢


細分數據方面,吉利市佔率達到16.2%,長安市佔率達到10.6%,長城也達到了9.8%,此前數據調查顯示我們一共有105個自主品牌。

三家累計銷量就達到整個市場的36.6%,這意味著什麼不用多說,其它102家企業累計銷量,只有剩下的63.4%。

只有三家國產車企能夠存活,你覺得呢


誰能活到最後,我想這不難理解,頭部企業擁有更強的抗壓、抗風險能力,而經銷商體系也能在市場中更好的發展,這是頭部企業自身的優勢,這是客觀數據上的顯示。

我們打完比方,再用事實切入一下吧。

四大汽車集團下設的自主品牌,大概率還會繼續生存下去,一汽、東風、上汽、廣汽幾大汽車集團下設的國產品牌是集團門面,永遠不可能被市場淘汰。

只有三家國產車企能夠存活,你覺得呢


即便盈利能力差銷量表現遜色,但合資哺養自主的局面已經過去了幾十年,在未來的幾十年中大概率還會出現。

那麼很明顯,如果單單從真正市場化運營將角度分析,長安、長城、三家企業希望最大,當然四大集團內部也會有一些很好的發展,譬如說紅旗、奔騰、風神、MG等品牌,這些品牌市場依然會有,但運營難度會加大。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