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青鹅”二字,三朝宰相裴炎身死,解密最初的汉字密码

只因“青鹅”二字,三朝宰相裴炎身死,解密最初的汉字密码

唐朝初年有个很有名的宰相叫做裴炎,他是唐高宗的顾命大臣,受到先皇遗诏辅政,在高宗死后,却转投了武则天,帮助武则天废黜唐中宗李显,改立唐睿宗李旦,是唐朝初年地位很高的三朝宰相。

《唐史演义》有载:(武氏)于是得陇望蜀,想实验那天所言,居然欲做女皇帝了。可巧中宗枉法,裴炎进谗,乐得乘间废立,自作天子。

武则天的野心,自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这是在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在唐宫无数阴谋诡计的熏陶下,在一步步接近权力的顶峰的基础下,慢慢滋养而出的。裴炎因时顺势,时逢中宗不肖,裴炎为了不想武则天再滥害无辜,遂昧着良心进谗言,让武则天继位。然而,他如此为武则天呕心沥胆,最后却被武则天灭门,实在令人唏嘘。

只因“青鹅”二字,三朝宰相裴炎身死,解密最初的汉字密码

《唐史演义》有载:乃即收炎下狱,命左肃政大夫骞味道,侍御史鱼承晔鞫讯,炎语不少屈。或劝炎逊词求免,炎答道:“宰相下狱,还有生理么?”

不仅如此,还连累当时正在准备起事的徐敬业,导致十万大军,没有弄出一点声响,就沉入历史的尘埃之中了。

这其中的缘由,竟然只是因为“青鹅”两个汉字。

惊奇吧,那就且听我一一道来:

1.裴炎始终心怀李唐

裴炎虽然帮助武则天,把李显推下了皇位,但他内心里还是拥护李氏后人称帝的。

只是当时武则天其势力,早已不可轻易动摇,他只能保得自己,一己有用之身,在中枢之地或可再为李唐做些什么。

唐中宗被废后,武则天又立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

裴炎因定策之功,被封为永清县男。

当时,唐睿宗虽是皇帝,朝权却都掌握在武则天手中。武承嗣请求立武氏七庙,并追封先祖为王。

裴炎当时违心拥武则天继位,已经是让他昼夜难安了,此时再不为大唐做些什么,怎么对得起自己少时师长的教导,以及先帝对自己的信任栽培。遂毅然进谏道:“太后母仪天下,不应偏私于亲属。难道太后忘记吕氏败亡的教训吗?

只因“青鹅”二字,三朝宰相裴炎身死,解密最初的汉字密码

西汉刘邦去世后,太子刘惠继位,然其太过懦弱加之短命,当时的大汉被吕后主政,一时间大封吕氏子弟,迫害刘邦诸子,让朝野动荡不安,在其死后,吕氏被连根拔起寸草不生。裴炎以吕后宠幸吕氏子弟为谏,希望武则天别太过分。

武则天道:“吕后封生者为王,而我是在追尊死者,情形并不相同。”确实,吕后违背刘邦的白马之盟,非刘氏子不得为王,非有功者不得为侯,吕后却封自己娘家子弟为王。而今,我武周是新朝,虽然延续的是李姓的大唐,可是我并没有让百姓受苦,而今我只是想追封我武氏先祖,这和吕后的情形是不一样的。

裴炎心底里可是认为,一旦武氏先祖被追封,诸武封王,怕是会让李唐旧有的名声大受影响,遂坚持自己的态度。

武则天很不高兴。

没有多久,裴炎在洛阳,听到了这样一段朗朗上口的民间小调:“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

裴炎听闻,便想找人破解童谣,最终找到了骆宾王。骆宾王解道:“‘两片火’是个‘炎’字,‘绯衣’是个‘裴’字,‘小儿’是个‘子’字,‘当殿坐’表示昌隆,是个‘隆’字。这首童谣就是说你裴炎将会拥立李唐幼子成为皇帝。

裴炎大喜过望,这可是他一直以来日思夜想的,如今天意如此,当即决定与准备在扬州起兵的徐敬业合谋造反,还天下以李氏。

原来,是在扬州准备起兵的徐敬业,想拉拢裴炎为内应,特意让骆宾王编了这首童谣在洛阳散播。


只因“青鹅”二字,三朝宰相裴炎身死,解密最初的汉字密码

2.功败垂成只因“青鹅”

裴炎于是下定了决心,和骆宾王(写咏鹅的那个)还有徐敬业密谋策划扬州叛乱,反抗武则天的统治。

骆宾王只是有文才,却无法大谋。

徐敬业虽然祖上是徐世積,也就是《隋唐英雄》里的那个牛鼻子徐茂公,曾是太宗以及高宗的得力臂膀,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可是徐敬业本人并没有继承其祖上之才。

当时徐敬业在扬州不断招兵买马,囤积粮草。终得屯兵10万,而裴炎则负责在朝内作为内应。

可惜,玩弄权术这几个老头子哪是武则天的对手。

《唐史》有载:武则天曰:卿辈有受遗老臣,倔强难制过裴炎者乎?有将门贵种,能纠合亡命过徐敬业者乎?握兵宿将,攻战必胜过程务挺者乎?此三人者,人望也,不利于朕,朕能戮之。

武则天可是一路从阴谋诡计中杀出来的,而且因为其得位不正,对于朝廷大臣多有监视,况且徐敬业其人,那可是铁杆反武党,亦被她时时监视。

她只是在等,等一个一劳永逸的机会,让天下觉得她剿灭反贼是正义之师。

只因“青鹅”二字,三朝宰相裴炎身死,解密最初的汉字密码

在叛乱开始前,武则天就收到了风声,裴炎被收监,被关押时手头的密信还未来得及发给徐敬业,直接落到了武则天手里。

武则天拆开信一看,只有简单两个字“青鹅”。思索了一会,她立马明白了含义,朝上文武百官很是不解,为啥武则天只凭“青鹅”两个字就能断定,裴炎是内奸。

武则天解释:青鹅”(鹅的繁体字为“鵝”)两字拆开,就是“十二月,我自与”的意思,意为徐敬业12月起兵,我自在内部响应他。

“青鹅”被破译后,武则天尽起大军,直奔徐敬业老巢,打了徐敬业一个措手不及,徐敬业兵败,裴炎也被抄家,轰轰烈烈的反武还李还没开始就胎死腹中,其后三朝老相裴炎也就此命殒。

尽管裴炎这个老头子本事不怎么大,可是因为他的终于李唐的信念,历代李唐诸君,对于这个老家伙,还是挺仗义,挺尊重的。

唐中宗李旦就曾说过:饰终追远,斯乃旧章;表德旌贤,有光恒策。故中书令裴炎,含弘禀粹,履信居贞,望重国华,才称人秀。

3.此事背后

只因“青鹅”二字,三朝宰相裴炎身死,解密最初的汉字密码

这事儿作为史料来说,是让我们来看到武则天当政时的混乱,当然,她的智计那绝对是千古无几的。

不仅如此,这事儿倒是给了我们后人一个很大的启发,就是汉字还可以作为传递情报的密码,尤其在对抗外敌时,本来学习汉字就够外国人受的了,而且一个字拆开后还被赋予如此多的含义,可谓保密性极强。

那么,汉字还有其他什么意义呢?它的具体作用,又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

这个就要从“六书”说起,“六书”这个名称,始见于《周礼·保氏》,而“六书”的细目,则始见于刘歆《七略》。

由此可知,用“六书”分析汉字,是从汉代古文家开端的。

西汉刘歆依据前人之说,总结了汉字的最主要的六种作用,命名为——“六书”:“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他认为此六者为造字之本。这儿的“象”是摹拟的意思,也就是汉字主要构成是摹拟事物的形状、事件、意思、声音而来,另外也是作为附录部分。

东汉许慎又重新厘定“六书”,其细目此地与刘歆稍有不同: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

这和西汉刘歆的“六书”大体一致,只是更加准备一些而已。后世所谓“六书”都采用许慎命名的细目,而次第则依据刘歆之说。

只因“青鹅”二字,三朝宰相裴炎身死,解密最初的汉字密码


且许慎还为之作了详解:

一曰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本无其事,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汉字是老祖先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它最早可追溯到仓颉造字,其后在夏时成为甲骨文,甲古文再慢慢地发展,成为了商时期的金文,及至秦始皇统一天下之时,文字终得基本定型,那时称为小篆。

而界定一个文明的最根本所在,就是文字,文明文明,口口相传肯定多有错误,唯有以特定的文字记录下来,才可以更好的继承,积累。

其后就是,一个由繁入简、由难到易的过程。

汉字从篆体,演变成隶书,再到楷书,及至行草,在近现代更是再度化为简体字。

如今,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在积累学习海外文明的同时,更应该继承我们老祖先传下来的华夏文明,如此,将汉字以及汉文化发扬光大,是当代的我们义不容辞之所在。

参考文献:《唐史演义》《汉字的演变》《唐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