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遗憾,我的部门里没有斜杠青年

“你会招聘一个斜杠青年吗?”老王问我。

“不,我不会,一个不专注于本职的人,不是我需要的。”

“我会,我现在可喜欢用斜杠青年了,爱死他们了。”

老王向我介绍了他部门里的两个小年轻。

A妹,部门里的行政文员,业余时间做瑜伽教练。入职后,她自己主动提出教同事们课间操,每天上下午各组织大家跳15分钟,每个月换一次动作,很受员工欢迎。这不仅有助于健康,更活跃了部门里的气氛,勾心斗角之类的事情基本上也没有了。不少同事和家属,都加入了她的瑜伽班,听说生意也是越来越好。

“有她在,我基本不用操心内部团建的事情。”老王说这句话的时候显得很轻松。

B君,部门里的业务员,每天要去拜访各个行业的客户。兼职是他自己做自媒体,把与客户交流后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初步建议,然后发在自己的公众号上。“这是在给我做免费引流”,老王说,“有些客户本来无意购买我们的服务,但看了文章后,觉得我们很专业,也很有诚意,发现我们的产品很实用,拉回了不少客户。”

真遗憾,我的部门里没有斜杠青年

一、大部分斜杠都是主业与副业的完美融合

跟我一样,很多领导都不愿意自己的员工在外面兼职。认为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多少会影响到主业的业绩。

我部门里原先有个员工做微商,每天都在关注自己的销量,时不时去张罗进货、出货,还经常向同事推销产品。刚开始还好,慢慢的就受不了了,大家对她意见都很大,最后就把她辞退了。

其实主业与副业之间并不是完全的对立关系,真正的斜杠青年,是把两者粘合在一起,形成促进关系。

“分隔符|”是完全隔开了左右双方,而“斜杠符/”是可以实现两端连接的。无数斜杠的连接造就了无数的可能。

当前的斜杠青年主要分为三种。

一是从核心能力出发。

这种斜杠方式,是在主业上不断锤炼出核心能力,只有把主业做得更精更强,打出更大的品牌,才能促进副业的发展。同时,更好的副业也能反哺主业,形成良性循环,老王手下的B君就是其中之一。

二是从兴趣爱好出发。

这种斜杠方式,虽然是纯个人行为,但都可以转换到人际关系上,优化在单位里的工作氛围,不仅不会消弱主业的发展,反而能在轻松的工作节奏中得到舒缓和充电。A妹就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

三是从价值需求出发。

当然,也有一些斜杠青年主副业之间毫无关联,他们直接奔着钱、安全感之类自我价值去,觉得做件事能赚到钱,就投身其中。这种情况,容易在时间精力上产生冲突。如果这个矛盾不能解决,终不是长久之计,我身边前几年兼职送外卖、跑专车的人,都纷纷回归了本职。

找到一个点,把主业和副业串联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斜杠之道。

真遗憾,我的部门里没有斜杠青年

二、“我喜欢他们对待自己的态度”

“你最看中斜杠青年的哪一点?”我问老王。

“能认真对待自己。”老王深有感触,“他们更会管理时间、更自律、更有决心,也能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人生需要留白,但白有很多种。

有人选择了纯白,他们用剩余的时间精力去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让时间白白流掉;

有人选择了灰白,夜不归宿、彻夜游戏、不务正业、喝酒纵欲,不断放纵和挥霍自己的时间。

斜杠人选择的银白,通过不断地自我打磨,在纯净中放出光芒。

利用时间的方式,就是自我塑造的方式。斜杠青年能够自己决定自己,努力活出自己,拥有自主的独立人格。

他们能为自己负责。能主动去选择自己的生活,并通过选择去寻找生命的意义感。当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时,他们会去探索其他可能性,而不是怨天尤人;当喜欢自己的工作时,他们也会从其他的角度进行持续耕耘,而没有陶醉在舒适区中。

他们更会管理自己。珍惜自己的每一点时间和第一分精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充实和完整。他们有一种死磕的精神,愿意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像工匠一样慢慢打磨,来拼接自己的人生地图。

他们的生命力比较其他人更旺盛,也因此更成熟。他们也比其他人尝试更多的可能性,让人生更多元,既能更深入地理解世界,又能真诚地看待自己。因此,他们的自我更和谐,与他们的世界关系也更和谐。

当一个年轻人,不去拼家庭背景、拼财力和人脉,而是完全凭借自身的实力和才华,不断努力去实现自己新的可能性,这样的人,无论如何都应该值得尊重。

真遗憾,我的部门里没有斜杠青年

三、斜杠是一种趋势,组织必须不断更新管理理念

“你不怕他们辞职吗?”我问老王。

“不怕。”

A妹在原单位不被认可,干得不开心才到我这里来。我给了她足够的尊重和平台,她现在与同事关系非常融洽,我有核心留住她。

如果她要离职去开瑜伽馆,我也想好了,我会投资她,以她做事的认真劲,我相信她会成功。从这个方面说,我还有点期待她辞职。

B君公众号的素材,全都来源于本职工作,离开这份工作,他之前的投入就付之东流。而且他的业务量一直是最大的,拿的奖金也很丰厚,高出同行一大截,正常情况下不会走。

老王越分析越自信。

对组织来讲,随着斜杠青年的不断增加,意味着组织需要不断转变管理理念,来适应员工的多元发展变化。

老王至少已经实现了两个转变,比我强多了。

一是从“组织承诺”转变为“职业承诺”。

组织承诺,是个人对所属组织的目标和价值观的认同和信任,以及由此带来的积极情感体验。

组织承诺,强调的是员工对单位的忠诚,当员工向组织递交了这份承诺,就意味着将在这个单位中付出自己的一切。以前,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对一个人来说太重要了,于是打工者们纷纷献上自己对单位的忠诚。

但形势早已发生了变化,企业的平均寿命越来越短,员工的需求也不断多元化,再把员工的命运与企业绑定在一起,已经不现实了。因此,组织就要去追求员工对职业的承诺。

职业承诺,是一个人与其所从事的职业之间的一种心理联系,是个人内心与自己所从事职业签署的“心理合同”。

职业承诺,脱离了组织对个人的束缚,员工只需要选择一条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赛道,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忠诚,然后把未来寄托在它身上。

老王对B君的管理,充分展现了这一点,你可以不对单位忠诚,但只要你忠诚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我就能保证你获得足够的收益,我也有办法让你在这个组织下生存下去。

组织只是一个平台,无论如何斜杠,只要你还在这个赛道上奔驰,只要能保证你对整个职业的认同和情感依赖,双方同样都会获益。

二是从“组织发展”转变为“员工发展”。

传统管理思想中,老板或者领导总希望员工

围着组织转,服从组织安排,听从组织命令,为组织作奉献。

斜杠青年的出现,意味着员工对组织的依附性不断在降低,员工不需要再受限于单一组织。在这种情况下,组织要想留住优秀员工,就必须反过来,围着员工转。

因此,就要“把员工当成资产”,给予足够的尊重和资源,让这份资产不断增值,而不能把员工当成工具。

当有一天优秀员工准备离开,就像你的孩子长大了,你正确的方法不是牢牢栓住他,而是继续投资他的成长。

老王的方法就很好,A妹如果离开,没有足够的资本自己去创业,老王的资金注入,以及自己在本地的人脉基础,可以给她强大的支撑,实现双方的共同获益。

把员工培养出来,就像让孩子成家立业,不是你的损失,而是你的繁衍。

真遗憾,我的部门里没有斜杠青年

当坚守变得不再值钱,当年轻一代展开无边界人生,当时代打造出来的斜杠青年蜂拥而至,一个单位、一个组织也必须敞开双臂去迎接他们,拥抱他们,把重心从组织转到他们个人身上,提供更多的成长可能,一起把蛋糕做大,从而让双方共赢。

我开始羡慕老王,也准备去茫茫人海中寻找适合我部门的优秀斜杠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