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筆記 第三章


《道德經》筆記 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譯:

不崇尚賢人,可以使老百姓民風更淳樸不爭執;不把難得的財貨當成貴重的寶貝,可以使老百姓不起盜搶之心;不顯示那些讓人慾求的東西,可以使老百姓心中平靜。所以聖人治理百姓,使之精神上恬淡的同時使之豐衣足食;使之性情平靜的同時使之身體強健。使百姓不動機心和慾望。使那些聰明人也不敢妄為。靜觀清修,就天下大治。


評註:

不尚賢

心理學家發現:小孩子往往會主動幫助別人。比如東西掉了,小孩子往往樂意揀起來交給主人。

後來,心理學家把小孩子分成甲乙兩組,甲組小孩每次幫人揀東西之後,都會得到一個小玩具;乙組小孩幫人揀東西之後,卻沒有什麼獎勵。

過了一段時間,如果取消甲組小孩的獎勵,甲組小孩就會不再願意無償幫助他人;而乙組的小孩卻依然出於天性樂於幫助別人。

我們並不缺乏幫助他人的天性,但如果獎賞形成了條件反射,我們卻不再願意無償幫助別人。

為了鼓勵自動加班的員工,某公司決定給他們發放額外的補助,員工們都很高興。

但如果過了一年,公司決定不再發放額外加班補助,員工們沒有想主動加班。

尚賢都是有目的,比如公司尚賢是為了讓員工努力掙錢,學校尚賢是為了讓提高學生的升學率。但這種尚賢對人真正的幸福、天性的發展並不關心,它們並不關心你的幸福和成功。

這就是尚賢的負面效應。

孔子和墨子都認為應該崇尚聰明賢能的人,選擇賢能之士來管理社會。

這聽上去很好。

中國是世界上最尚賢的國家,我們有世界上最發達的選擇賢能的制度。

當我們在漢、隋、唐已經逐漸建立起發達完備的考試選撥人才制度的時候,西方人還在熱衷於貴族政治和教皇神權。

中國嚴格意義上的科舉始於605年時的隋朝,一直到清朝末年的1905年才被廢除,歷時1300年整。

託科舉考試的福,中國平民很早有了平步青雲的機會。不重門第、憑考試產生的士大夫階層就是“賢人”階層。

看到蜂擁而來應試者,唐太宗得意的說:“天下英雄盡入彀中”,“彀”是弓,即英雄們都在我的射程之內了,都入了我的牢籠、圈套,統統就範。

這就是“尚賢”。

“賢”的標準是由大一統集權的帝王制訂的,最高級別的進士選撥也由皇帝親自評判,他們要的往往是聽話的奴才、能夠維護其統治的奴才。

孔子的提倡的忠、孝本來是一種人道主義,但後來被扭曲成了對帝王的忠、對家長制的孝。

所謂選賢,說穿了就是選奴才。

當科舉把中國大多數優秀的人才都禁錮在單一向度的儒家文獻中時,當八股取士將范進們折磨得精神失常的時候,“尚賢”實際上就是一種“傷賢”。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制度依然嚴重扭曲著中國人的精神和價值取向,雖然人人都知道,但卻難以改變。

黑格爾曾這樣以為:“在中國,事實上所有人都絕對平等的,一切差別都與行政級別的高低相聯繫。任何有才能的人,都能在政府中取得高位。中國所有的百姓都沒有自由,因為政府形式是專制主義。皇帝發佈政令,任命官吏來管理政事。”①

黑格爾不知道的是:在中國,總有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平等些,總有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自由些,總有一個階層比一般人要享受多得多的特權。

這個賢人階層實際上就是集權帝王的奴僕。

西方“尚賢”的代表當屬柏拉圖,他在《理想國》一書中提出國家最好就是由賢人來治理,他實際上主張由一個人來管理整個國家,這個人非常聰明睿智、不會犯錯誤,他的所有決斷都是英明的,他的政策都是進步的。

柏拉圖的賢人政治實際上是一種獨裁製,即由一個聰明人來決定所有人的命運。

今天看來這有些荒唐,但這一主張也的確給很多獨裁者們提供了依據。

而且,有時候一個聰明人獨裁的確比元老院的民主來得高效和正確。

老子反感“尚賢”,實際上是要反感對理性的迷信和崇拜,反感對統治當局的迷信和崇拜。

他認為應該努力去提升我們自身的意識維度,從而達到更高智慧。

老子的認知方式是難以置信的,我們會覺得他在吹牛。

但他的確是這樣認定的。

在第10章有一句很奇怪的話:“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翻譯一下就是:能像我這樣不動理智、不用智巧之心,直接達到明白四達的大智慧境界嗎?

類似的話還有很多,比如:

16: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47章: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48章: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

人類的智力似乎從來就是理性的進步,老子卻說我們可以通過別的途徑、一種非理性的途徑去認識事物,不但如此,老子還反覆描述那種更高層次的存在體驗。

歷史上除了老子之外,宣稱直接體驗到更高層次存在的,還有釋迦牟尼、耶穌等,各種宗教文獻也時有記載一些“得道”的,我們不能輕信這些看起來荒誕無稽的記載,但既然有這麼多人去實證體驗了,我們也不妨繼續考察。


評註:

弱其志

“弱其志”,就是使人心態淡泊些,心理平靜些。

志:是指人的性情、情感、心理,並非現代所謂志向、理想。古人說“詩言志”,是指《詩經》中的古詩都是表達人們的心中情感、心性的。

孔子說“詩無邪”,是指《詩經》中的古詩在表達人們的情感、情慾、憂思種種心事時,質樸直拙,沒有什麼顧忌,所抒發的都是真情實感,沒有文縐縐的虛偽。詩是人們情感心事的爆發,它是直覺式、非理性的,做詩不需要想太多,它是情感、語言、思緒的突然降臨,想來想去才做出詩,大抵已經沒了詩味。

如果老在詩裡談論理想、志向,那種詩恐怕沒有人願意讀。

=======

常使民無知無慾

知,知識、知道。也可通“智”,聰明。

“知識就是力量”,在這個知識經濟的社會中,“知識”簡直就是一切的關鍵;在這今天強調智商的社會,說某人“不聰明”,是一種侮辱;說某人沒知識沒文化,是一種挑釁。

人人都想變成聰明和有知識一些。

但老子卻說不要太過看重知識、聰明。

因為從第一章開始,老子已經說了,他的修練和體驗,來自於“無”的境界。

老子在全書中類似的言論還有很多。

比如關於“去知”的:

第10章: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第18章:智慧出,有大偽。

第19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第20章:絕學無憂。

第56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第65章: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知治國,國之賊;不以知治國,國之福。

這些話給老子帶來了一些不好的名聲:倡導愚民政策、消極、反對進步。

但是,不要忘了,老子還有很多關於“求知”的言語:

第16章: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

第32章:知止可以不殆。

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

第44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第46章: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第55章: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第70章: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第71章: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第72章: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老子真正反對我們迷信舊有的理智,因為這理智本身是有局陷的。

老子對那些宣揚僅僅靠聰明才智、某種理論治國的人十分反感,他稱為“以知治國,國之賊也”。

老子認為知識、學問、理論無法代替真理,他的“真理”是通過無為靜觀修行的方法直接體驗到的,這才是我們超越日常認知能力的辦法。

在老子看來,如果一個國家的統治者告訴他的人民,只要用聰明、智巧、或者某種知識或理論,就能解決問題,這要麼是出於愚蠢,要麼別有用心。在這樣的國家,人民往往生活在貧窮和專治之中。

明智的統治者會告訴人民,這世界上還有更高的真理、還有絕對真理(神),人的智慧與之相比是有限的,我們的科學與之相比是極其有限的,應該清醒的的認識到我們的無知,要保持敬畏之心,要對情緒、慾望、感官等主觀意識有所節制。

這樣一來,人民自然上有底線、有信仰,統治者努力去保持人民衣食豐足、筯骨強健就可以了。

這就是老子所謂“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明智的統治者允許人民自由的用各種方式判斷和尋找真理,愚蠢的統治者會宣佈某種自己掌握著真理。

他們之所以需要不斷強調自身對真理的掌握,之所以拼命的樹立各種各樣的賢人榜樣,就是因為他們不承認有超越他們理解的更高存在,這種自以為是反而導致其自身權力結構極不穩定,它不得不持續說謊自圓其說。

這也是老子所謂“以知治國,國之賊也”。(參見65章)

佛經中也有類似說法:消除主體的感官、思想、智識,才達到超越意識的境界。(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③


與孔子比較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子曰:“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論語•述而第七》)

樊遲問怎麼叫明智。孔子說:做一個百姓應該做的,敬畏鬼神而遠遠避開,這就是明智了。

樊遲又問怎麼叫做仁。孔子說:急人之難而把得失擺在後面。這就是仁義了。


評註:孔子並不是無神論者,相反,他相當敬畏鬼神。他認為鬼神是無所不在的,這種鬼神其實是天道的化身。他所說的“敬鬼神而遠之”並不是反對鬼神而遠離,而是出於恭敬而遠遠避開。敬畏鬼神也就是敬畏絕對真理的存在。

這就是所謂“聖人以神道設教”。比如:

孔子說:大禹,我無話可話。他飲食簡單而孝敬鬼神;衣著粗劣而注重祭祀禮服的華美;

他宮室低陋而盡力治水。大禹,真讓我無話可話啊。(註解,《論語·泰伯第八》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

孔子說:鬼神之德,達到了極致吧。視而不能見,聽而不能聞,萬物都離不開,使天下人齋戒沐浴,穿戴華麗的衣冠,以進行祭祀。鬼神無所不在,始終在天上,在人們左右。《詩經》說:神靈來去莫測,豈可棄而不敬,鬼神雖不可看見,但又明顯存在,實在不可以掩蓋啊。(註解,語出《中庸》,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掩如此夫。”)

先急人之難,而後才考慮得失收穫,這說明了孔子以仁義為先,利益得失為後的思想。在孔子看來,“仁義”是一種先驗的東西,它是未受到理性汙染矇蔽的“本心”,是老天賦予我們的天性,是超越理性、超越功利是非的。


評註: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真正的科學家對真理充滿敬畏。

小聰明的人往往對真理缺乏敬畏,容易執念於某種學說或理論。

小聰明容易導致為所欲為,以為自己可以獨善其身,卻對這世界的渾然一體視而不見。

小聰明的統治者眼裡根本沒有真理,他們誤以為某種理論或學說就是真理,他們要麼在某種理論指導下胡作非為,要麼借某種理論愚弄大眾而謀一己之私。


評註:

為無為,則無不治

中國古代政治有“無為而治”的傳統。

漢朝文景之治就是典型。

在現代民主社會,通過民主和法制,政治決策往往能擺脫了個人的影響;最高統治者如果常常宣揚“大有為”,往往就是“人治”而不是“法治”。這樣的統治者很可能給人民帶來災難。這種“人治”型的統治者正是民主和法制要避免的。減少人治,通過民主和法制維持國家機器的運轉,這就可以看作是一種“無為而無不為”,領袖個人可以無為,但國家機器卻可以脫離任何個人而安全運轉,這就是一種“無為無不為”。

哈耶克認為自由社會的制度是一種自發的過程,從沒有人有意去設計整個社會制度。因此,這種制度的形成是千萬人互相競爭、互相作用的結果,所以這種自發形成的制度包含了所有人所知道的互不相同的信息,而競爭過程也使人無法壟斷制度設計和形成機制,因而無法利用這種壟斷來損人利己,所以信息的合成過程會將信息傳遞中的歪曲降到最小。

現代社會不能把希望寄託在領導和政府的“有為”上,反而要寄望領導和政府維護一個民主、公平、自由的制度上。

不過,老子的“為無為” 還有所特指,就是要放開具體事務,清靜修行,提升自身智慧層次。

只有這樣,才能從精神上達成聖人之治。

上古時代,政治領袖往往也是宗教領袖,政教合一。領袖信奉自我修行,人民自然信奉。

在一個正常的社會中,人民重視道德和信仰自律,人人尊重道德,有所敬畏和信仰,而這道德和信仰的來源,有堅實的體驗作為基礎。

在一個不正常的社會中,人民沒有信仰,精神上無所適從,依靠暴力和謊言統治,社會失去道德底線,沒有敬畏,不擇手段。

註解

① 《歷史哲學》,黑格爾著,北京出版社,P51。

②參見《老子》71章: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③《般若多羅密多心經》:“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