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行業的動盪,微信的根基“熟人關係鏈”首當其衝

致正在社交賽道的所有公司與團隊及個人。

社交行业的动荡,微信的根基“熟人关系链”首当其冲

與微信“熟人關係鏈”的爭奪大戰,是一場饕餮盛宴!因為我將公開新的“熟人關係鏈”交互方式,同時也適應於陌生人及部分強/弱關係社交。如此一來,多方產品,都將有機會獲得部分熟人關係鏈的沉澱。

50%以上的用戶,好友總數超過了100個;且用戶的好友人數只會越來越多。而60%以上的用戶,每週實際交流的好友數低於20個。且這20個好友的交流,有40%是可有可無的交流,35%是用戶不想要的交流,25%左右才是用戶需要的交流。這還是平均值,而常規用戶一週內進行的有效社交數則大概在3-5個。

社交行业的动荡,微信的根基“熟人关系链”首当其冲

而好友越多,用戶去找人或被人找的社交成本付出也就越高,如:目標尋找、人物回憶、時間成本、精力消耗、拒絕願意與否;還有一部分好友是用戶想去聊,但不會真的去聊。(如些以前的同事、同學、朋友等)

總體而言,用戶進行了很多次社交,但大部分社交是可有可無的,且還有一部分社交是不需要的,而真正需要的社交只佔一小部分。

社交行业的动荡,微信的根基“熟人关系链”首当其冲

從流程說明圖,可以看出,用戶在每一個流程上,都有可能產生新的可能,且往往是不利於交互的負面影響。

這是因為,人的認知能力及心性、情緒等綜合因素,在與人進行關係、內容為核心交互時,會產生極其複雜的人性變化。

而現有的網絡社交歷史壽命還很短,很不完善,進化成長度不高。在很多交互信息綜合判斷、交互偏差校準上等各方面的綜合性遠比現實社交要低級。如:懷疑、對同一詞語的不同理解與表達,而在現實,情緒、肢體語言、感覺等維度,可幫助用戶進行判斷和校準。

現有的社交流程,進行的越多,負面變化也就積累越多,且每一個人用戶,一定時間內,在理論上與所有的好友在內容和關係上的交互,在總時間和總的精神動力(去社交的心)都有一個飽和值。很多人的交互是再進行對沖,而不是共贏。用戶付出與得到的比例過於失衡,也就會越社交越孤獨。

歸根結底,是微信現有的社交流程有缺陷,不能適應現有的社交用戶,導致現有的微信熟人關係鏈交互方式已不再實用。

新衍生的熟人關係鏈交互

繞開原有的社交流程,直接進行最接近理想狀態的社交。如同爬100層高樓,不再需要用戶一層一層去爬,再去看這層有沒有用戶需要的東西(社交),而是直接坐電梯,且幫助用戶優先進入想進的樓層(社交)。

繞開原有的交互流程(但不拋棄),不再分主動被動社交,明確與好友的關係定位。

具體如下:

(1)用戶勾選你想要交互的好友,可多選,長期有效。

PS:對方也會勾選,選擇好友操作,這流程原本就有,原來是一個一個進行,這裡是批量,且不用每次都去選擇。

(2)點擊按鈕“聊天”,添加狀態,判斷用戶勾選的好友是否有此狀態。

有,則安排聊天,同時取消狀態;沒有,則狀態持續存在(15分鐘)時間結束,取消狀態。

社交行业的动荡,微信的根基“熟人关系链”首当其冲

具體效果:

  • 用戶操作簡單;
  • 用戶所進行的交互,理論上都會是用戶想要的;
  • 好友有很多,沒有幾個人可聊將很難再實現;減少想聊而不去聊的好友將大大減少;
  • 不再擔心對方拒絕/不想聊的各種可能,拒絕,就說明是客觀因素/心情因素,免去很多費力解釋,不然就不會相互勾選;
  • 原來流程裡,很多影響關係的可能,所遇到的各種因素、現象影響會直接消失或被降到最低點;
  • 社交效率是原有效率的幾倍乃至幾十倍,大大減少了無用社交和不需要社交的發生率;
  • 社交壓力大大減少;
  • ……實在是太多!

和微信原有社交效率進行對比,就好比是熱武器和冷兵器的差距。

新的交互方式,把大部分用戶所需要的社交進行了實現,還降低了理想社交的遺漏率。

關係上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內容對關係的負面影響。內容影響關係升降,關係影響內容容錯,關係上的定位就會保持一個相對穩定值,那麼內容上的容錯率也就相對穩定。而實現這樣功能並不複雜,應該沒有多少產品不會去蠶食這塊“肥肉”,且不出幾個月,該功能就會淪為正常性的普及功能。

重在先機,但真正能看清楚又掌握產品設計的人並不多,且還有傳播延遲性,最後能有幾個產品獲得部分的熟人關係鏈,並不好說。且產品基礎不行,也難在短時間內沉澱好關係。

微信,察覺到的可能性不太高,畢竟我默默無聞……

對陌生人社交產品的影響

二個字“慘烈”(不過,更慘的還沒到來),提前是微信也實現這種或類似的社交方式。

  • 原來是:用戶熟悉後“加個微信吧”。
  • 現在是:既然我們是相互都想聊的陌生人,幹嘛不加個微信聊,那裡更真實、綜合環境更好。

理論上,多方產品蠶食熟人關係鏈的饕鬄盛宴,很難,變數太多,已是算不清。

我是無產品,也沒有產品要我……只好公開!

這種新社交方式,其實也就那樣,不過是現有的反面,反其道而行之罷了。當用戶厭倦了,原來的社交方式反倒又會興起,當然也會有所變化,不會保持不變,不過那也是幾年後的事了……

在“男女情感強關係”社交上,我應該是也有所小突破的。

理論上而言,“男女情感強關係社交”如果能夠順利誕生,將使現有的陌生人社交慘遭全線衰退。因為,那是男女必須性的社交產品,和熟人關係鏈一樣,是剛需。男女婚姻、情侶、戀愛的陌生人/相親社交用戶,將大量轉移到男女情感強關係社交上來。

內容上的交互方式,也有新方式(非內容分發,現時代的算法只能是輔助),不過我還沒完善完。但我不知道我還有沒有時間來公開,時日已無多!

好吧,我是一隻蝴蝶,引發那些原本就會到來的慘烈。

一個誤入社交迷宮,迷失又倔強了1200多個日夜的瘋子,將其數百萬的潦筆,匯聚濃縮成了幾點建議。

毀滅了自己本來的命運,現都已流落街頭好幾天了,源於人性上對舒適環境的依賴和對飢餓的脆弱,離開了迷宮,寫下這些可能,妄想獲得改變。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