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时健为什么不去种油茶树?

点击上方“粮食帝国”关注我们 ↑

茶油绝对是个好东西。

茶油含油酸79%,超过橄榄油的71%,是油酸含量最高的食用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认为:“油酸在橄榄油和茶油中含量丰富,有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的作用。”地中海地区居民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率远低于其他欧美国家,被许多研究者归因于多食高油酸橄榄油的缘故。

茶油中还含有橄榄油所没有的特定生理活性物质茶多酚和山茶甙,能改善心脑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和空腹血糖、抑止甘油三脂的升高,并抑制癌细胞。茶油的分子结构比橄榄油要细,食用不油腻。茶油还可以润滑皮肤,在防晒霜、精油等化妆品都是不错的原料。此外,茶油碘价低,故贮藏稳定,不易酸败变质。茶油独有帮助产妇产后修复的功效,民间素有“坐月子、吃茶油”的说法。

油茶是中国特有的油料树种,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油茶生长在中国南方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区的天然无污染的高山及丘陵地带,湖南、江西、广西、广东、湖北和福建等南方省份是茶油的主要产区。

褚时健说过:“茶油是好项目,我也研究过。”我们知道,他老人家后来种冰糖橙去了,并以褚橙之名闻于天下。褚老为什么不去种油茶树呢?

褚时健为什么不去种油茶树?

我们来算一笔帐,看看油茶项目和冰糖橙项目,哪个更容易赚钱。

油茶籽的收购价格在每斤1.5~2元,冰糖橙由于品种差异,收购价格高低悬殊,但平均来说与油茶籽接近。事实上,只要是树果,收购价格一般都差不太大。因为树果多半都是种在山上,土地成本相近。而且也都没有办法机械化,主要依赖人工作业,人工成本占大头。树果也都要经过三四年的培育才能挂果,在七八年后达到丰产。所以,相似的成本,决定了各种树果相近的收购价格。树果的零售价格差异,主要是仓储物流成本和供求关系导致的。

油茶籽和冰糖橙的重要差异在于产量。即使是高产油茶林,一亩油茶树只能收获油茶果2400斤左右,而一亩进入盛果期的冰糖橙平均却能收获橙子5000斤。油茶树不须浇水,也不用杀虫,每年维护成本大约仅有300元/亩。冰糖橙的维护成本要高一些,每年需500元/亩。将上述数据一算,一亩高产油茶林的产值不到4000元,而冰糖橙的产值却能达到8000元。后者是前者的2倍。

一亩油茶林的产值不到4000元,其中农民的人工成本差不多要占到一半,这个是无法下降的硬成本。如果再低,农民不如去种田。目前中国农民种田的收益在每亩1500元左右。

这就意味着扣除人工成本后,投资一亩油茶林的净收益仅2000元左右,略高于农民种田的收益。而在同样的人工成本前提下,冰糖橙的净收益就能达到6000元,是油茶的3倍。如果是高产(亩产7000斤)或优质品种(如褚橙),冰糖橙种植的净收益还要更高。不仅是冰糖橙,其它水果,如苹果,种植收益也都是几倍于油茶树。

与冰糖橙相比,茶果还有一大劣势,那就是利用率极低。除了果皮和果核,冰糖橙大部分均可食用,而6斤鲜茶果才产1斤干茶果,4斤干茶果才能榨1斤茶油,利用率仅有4%。一亩高产油茶林,2400斤鲜茶果仅能产100斤油。也就是说,每斤茶油的成本是30多元,换算成吨就是6万多元。这是茶油的原料成本。再加上生产成本,压榨茶油的合理供货价格,至少要到每吨7万元。

褚时健为什么不去种油茶树?

由于油茶果的产量低,农民不用心去种油茶树就成了一个理性的选择。同样是高体力的劳动作业,农民如果选择种橙或其它果树,可以获得几倍于油茶树的收益。于是,农民倾向于让油茶树处于野生状态,自生自灭。反正油茶树不受虫害侵袭,整个生长过程无需施用农药,它还适应性强,耐贫脊,抗干旱,无需打理。唯一需要投入的,仅仅是采摘成本。即便一亩油茶林仅能产几公斤的茶油,对农民来说都是有得赚的。

农民不愿意做的事情,让企业去试试?

由于油茶可利用荒山种植,不占用耕地,其营养价值又高,对于提高我国食用油自给率、减少进口依赖,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扶持茶油产业,2009年,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等三部委下发《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提出的我国茶油产业总体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力争使我国油茶种植总规模达到7018万亩,通过更新、嫁接和新造油茶林,使茶油年亩产达到40公斤以上,全国茶油总产量达到250万吨。

此前,我国的油茶种植面积大约为4500万亩,出产茶油26万吨,平均亩产不到6公斤。受政策影响,国家每年给出大量补贴扶持油茶产业的发展。那几年,许多资金涌入这个行当,使得中国油茶种植面积开始快速增长。

2017年,中国油茶种植面积达到6550万亩,茶油供应量翻了一倍,达到64万吨。即使如此,茶油的产量还是仅仅达到2020年目标的1/4。茶油的亩产水平,仅仅提升到了每亩10公斤左右,这说明油茶的栽培,仍以粗放式管理为主。

通过10年的努力,茶油的供应量翻了一倍,原料成本却不降反升。2012年,茶油的原料价格长期保持在5万元/吨。近年来,压榨茶油和浸出茶油的散油价格每吨分别在每吨7万元和4万元。茶油的成本居高不下,零售价格却没有提高。2010年,小包装茶油的平均零售价格为每吨11.77万元,而2017年为11.91万元/吨,基本没什么变化。这说明茶油产业的效益还是很低。

为什么企业来种油茶,效果仍然差强人意?

褚时健为什么不去种油茶树?

对于企业来说,一定要清楚这一点:任何无法机械化的农产品,企业去种植的成本,一定会大大高于农民去种植的成本。

企业需承担的高成本包括:

第一,产品品质更差。企业要种地,只能雇佣农民来操作。对农民来说,打工的种植质量怎么可能比得上自家田地的种植质量?打工仔不如老板用心,这是全天下都共通的道理。

第二,更高的土地获取成本。中国的土地都是国有的,农民只有土地的经营权,没有所有权,不能买卖土地。企业要获得成片的土地,就必须和农民一户一户地谈判和签约,这个过程类似于房地产商搞拆迁,其沟通成本之高可想而知。

第三,更高的管理监督成本。仅仅偷窃一项,成本就居高不下。如果是农民自己种的农产品,大家乡里乡亲、知根知底,谁也不好意思去偷。至于城里来的大老板,那就不一样了,不偷白不偷。即使被抓到了,城里人还能把咱乡下人咱的了?

所以,即使企业能得到国家给予的农业补贴,这点补贴也是杯水车薪,远远抵销不了企业在油茶树种植上的投入。对于企业来说,要去自己种油茶树,一定是一个不理性的选择。

有一个细节不容忽视。在2017年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中,“木本食用油料的种植及开发、生产”被列在《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的第一条。不好做的东西就鼓励外商来做,只是还没听说有外商下水了的。

即便企业辛辛苦苦地把油茶树种好,收获了油茶果,榨出了茶油,这时才会真正面临最要命的大问题:茶油不好卖。

褚时健为什么不去种油茶树?

虽说茶油的营养价值高过橄榄油,但尴尬的市场现实却是,茶油被称为“东方橄榄油”,而不是橄榄油被称为“西方山茶油”。这意味着茶油的市场影响力远远不如橄榄油。

目前,全世界橄榄油的年产量在300万吨上下波动,而茶油仅60多万吨,后者只相当于前者的1/5。而且茶油的商品化率很低,主要是农民自产自销。精炼茶油只有20万吨左右,小包装茶油才2万吨,而中国每年需进口约4万吨的橄榄油,并且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橄榄油的销售遍及全球,而茶油不要说走出国门,连在国内市场都进展维艰,北部中国几乎没有消费茶油的习惯。橄榄油的用途不仅仅在食用,更是化妆品美容领域的基础用油,而拥有更好疗效的茶油却尚居限在食用领域之内。世界上最大的橄榄油公司销量在20万吨/年,而中国最大的茶油企业规模也不过几千吨/年。

橄榄油胜过茶油,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原料成本低。橄榄油的原料成本一般在每吨4万元左右,大概只有茶油的一半,这还是加了进口环节10%的关税和13%的增值税的结果。

那么,问题又来了,同样是木本油料,橄榄油的成本为什么比茶油低这么多呢?要知道,橄榄油的主产国,如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都是南欧发达国家,这意味着橄榄油的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并不低。

关键还是在于亩产差距。

油橄榄高效品种,每亩可种30棵,3年试挂果,5年产果,每棵可产果40~60斤,平均以50斤计算,每亩可产鲜果1500斤。7年后达到丰产期,亩产鲜果可达3000斤。亩产水平虽然与油茶果相近,但橄榄油是由新鲜的油橄榄果实直接冷榨而成,出油率高达18.2~23.5%,远远高于油茶果的4%。出油率平均以20%计算,每亩橄榄林所产的橄榄可榨油600斤,是茶油的6倍!因为亩产水平相差太大,茶油的成本怎么也要大大高过橄榄油。

笔者曾经在西班牙安达卢西亚旅游,在某段需要乘坐大巴的行程中,车窗外尽是连绵不绝的橄榄树。车开了几个小时,都还看不到橄榄林的尽头。很显然,橄榄油的收益可以承担得了在原地或缓坡上种植的土地成本。平地上的一切作业都可实现机械化,这又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也适合企业化运作。

有意思的是,中国油茶树的种植差强人意,油橄榄的种植却方兴未艾。作为中国橄榄油原料油橄榄的主产地,甘肃省陇南市的橄榄油产量多年蝉联全国第一位。为了扶持橄榄油产业不断发展,陇南市也不断扩大油橄榄种植面积,2013年,陇南市油橄榄种植总面积为35万亩,产初榨橄榄油仅为1800吨。几年后,到2016年,陇南油橄榄种植面积已达55万亩,鲜果产量达3万吨,初榨油产量亦达4800吨。

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本土的橄榄油产量达5600吨。

茶油不仅要死拼进口橄榄油的竞争,还很可能要面对国产橄榄油的冲击。

褚时健为什么不去种油茶树?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褚时健为什么要去种冰糖橙,不去种油茶树。褚时健二次创业时已74岁,他已没有时间承受失败,必须慎重权衡和选择一个成功可能性较高的行当。事实证明他选择对了。2014年,褚橙的销售额达到1.2亿元,净利润为4000万元左右,净利润率高达30%。而湖南某油茶树种植项目,投入2个多亿,如今每年利润才1千多万,赚的钱仅相当于银行贷款利息,要想收回本钱那是遥遥无期。

如果诸时健当年选择去种油茶树而不是冰糖橙,即便“褚油”名头再响,估计现在也和大多数种植油茶树的企业一样,苦苦在生死线上挣扎。

【参考文献】

《茶油的背后》,黄铁鹰等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18年5月版。

【更多分享】更多有料、有趣的干货文章,以及更多直接交流,可订阅“粮食帝国”头条号、公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