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的警示:值得所有人看三遍


经济危机的警示:值得所有人看三遍

2008的金融危机是如何发生的?

如果说到根本原因就是信用杠杆。

在目前的金融运作体系里,每个人在这个系统都有一个“信用值”,而这个信用值就是金融机构评估给你贷款多少的钱的重要依据,当然另外的依据就是你提供的抵押物或是担保之类的。

但是由于金融机构(比如银行)借给借款人的资金一般是时间比较长,金融机构如果想快点收回来这些资金用于其他的投资或者是再次借出。金融机构就会把这些借款打包成一种产品——抵押证券,然后再把这些抵押证券卖给其他机构或是个人合格投资人,然后第一手购买抵押证券的其他金融机构(比如说投行)再把这些抵押证券打包成新的抵押证券继续买,以此循环。

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将住房贷款打包成抵押证券,这个过程叫作“证券化”;银行将证券化的产品卖给其他机构或是投资人,实现了资金的回笼,继续拿去投资或者是房贷,这又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了一次“杠杆”。

而接手银行抵押证券的金融机构将这些产品继续打包成新的产品去卖,这个过程叫作“再证券化”,在这个过程中又是一次加杠杆的过程。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

由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发生在美国,那么我们就举一个美国的例子更容易理解。

假如美国购买一套价值300万美元的房子,这个时候购房者就需要利用自己在金融系统的“信用值”去申请贷款,在2000年初的时候,如果的你的“信用值”高的话,你可能都不用支付首付。你没听错,银行可能直接贷款给你300万元。

银行借给购房者的钱就被称为住房抵押贷款(Housing Mortgage)。

但很多的银行并不想等上20年或是30年才慢慢的收回这些资金(因为他们想继续拿去投资或是房贷),于是他们又会把这些贷款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BS,Mortgage Backed Security)的形式,卖给其它金融机构或是投资人。

继续举个例子来说明。假设银行A贷款10000万给一些人买房,于是A现在有了15000万(本金+利息)的抵押贷款资产,但是这些资产可能需要20年或是30年才能全部收回来。但A不想等那么久,于是就把它以MBS 的形式卖给另一家金融机构 B,可能以12000万的价格卖出,买卖的价格是

由当时利率和风险溢价决定(这里就不展开讲证券的定价逻辑了)。

那么对于B 来说,是以用今天的12000万换取未来20年或是30年15000万的现金流入。如果B是一个长期投资者,对于他来说也是很满意的。对于A 来说,一倒手就净赚了2000万,也是很不错的。

我们在前文有讲过A 的行为是叫“证券化”,证券化最根本的目的是把贷款人违约的风险转移。在政策情况下,若是按揭买房的人违约了,银行A就会遭受很大损失。而在证劵化的模式下,如果购房者违约了,A将不再遭受损失,这个时候遭受损失的就是接盘者B。因此A才能把15000万的东西以12000万卖给B。这里面有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在,但也是A支付给B的风险溢价。

而在2008年的时候,这些MBS都是卖给了谁,也就是B是谁?在美国MBS市场上,约50% MBS 都卖给了房利美和房地美(Fannie Mae,Freddie Mac)这两家公司,所以他们在危机来临之际是很惨的。不过两房其实不是最终的受害者。房利美和房地美在多数情况下也仅是 MBS 的分销商而已,他们会转手将这些MBS卖向全世界的主权财富基金、银行、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养老金、个人投资者等。

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完美的资金流转链条,最终全世界人们用自己的资金来支持美国人买房,这也导致了美国房价“蹭蹭”的上涨,泡沫越吹越大。

那么为什么最终这个泡沫会爆?危机会产生?

最根本的原因我们还是要追根溯源。这些靠“信用值”获取贷款的购房者是否真的能按时支付高昂的房贷?商业银行在给购房者发放贷款的时候是否真的做到详尽的尽职调查。根据美国著名的电影《大空头》的披露,很多人都无法按时支付房贷,整个市场的泡沫是依靠“击鼓传花”式涨起来的。

这样一来,只要还不起房贷的人增加,违约就会产生,最终这个看似完美的体系就会崩溃,所以2008年的金融危机如期而至。

流动性是如何作用金融危机的?

其实在市场上一直有一个观点,认为过多的流动性会导致资产泡沫。然而在危机发生的过程中,又会说是流动性危机,是流动性枯竭导致的危机放大。这两个观点分开来讲好像都是没问题,放在一起总是觉得那么别扭。

所谓流动性,也就是央行投放的基础货币量。对于普通人来说,流动性泛滥最直观的感觉就是东西越来越贵,钱越来越不“值钱”。一般来说,流动性越来越大,市场就会出现投机热。这个好理解,市场上资金泛滥,钱不值钱,但钱好赚了。资金为了寻找保值和升值,肯定会积极去投资,如果市场上的钱好赚了,投机就会盛行。

如果大家记得2014年A股牛市的启动,就很好理解。A股基本上是在连续降息降准之后出现了整体的暴涨,那个时候买股票不是看这家公司有多好,而要看概念好不好。当然,由流动性推动的投机牛市肯定不长远,被市场称为“水牛”。最终不到一年的时候就开始崩溃了,开启了“股灾”模式。这个时候市场又有人说市场缺乏流动性,对不对?当然没错,每天集体跌停,股票卖不出去,很多质押的股票爆仓,整个股票市场几乎枯竭了,最终还是国家队出手解决了这场流动性危机。但牛市就不再了,一晃又是6年过去了,按照中国A股7年一轮回的规律,2021年是不是有牛市?只能是拭目以待了。

面对危机,普通人该怎么办?

首先,我想说的时候,如果真是经济衰退,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幸免。区别的是谁受的伤更重。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充满矛盾世界。就像最近有读者在后台给我留言问我,为什么最近桥水创始人达利欧说“现金是垃圾”,之前不是说“现金为王”吗?这个话都是在不同的背景下说的,以及我们要深刻理解“现金”的意义。

“现金”是什么?钞票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存在银行里也就是存储器上的一个数字,真正的内涵是国家能力一种“符号”,国家信用和能力是保证“现金”有效性的根本。在说“现金为王”的时候,问题只是初选在金融系统,或是担心由于全球杠杆率过高而导致的金融危机,这个时候国家的信用和能力几乎没有什么伤害,现金留在手中当然是应对风险很好措施。而今天呢?完全不是这样的情况,疫情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美联储都无限QE了,什么意思?就是无限量向市场供应流动性(发钱),那你的现金还有什么用,还值钱吗?

2008年危机的过程其实在今年的全球市场已经发生了一次,疫情造成的全球金融市场暴跌,产生了极大的流动性危机,然后被美联储all in 解决了。那接下来是什么?全球需求萎缩,供应链造成前所未有的危机的破坏?这样下去就是全球经济的衰退,大家都会陷入危机之中,手中的资产会减值或是变相缩水。

当然,如果问题很快得到解决,那么全球这一轮释放这么大的流动性后,会不会导致资产价格新一轮的暴涨,这对于一部分人又是另外一种财富掠夺。

只能说,危机之中,人生艰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