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嘲笑张伯礼院士割胆的人,请闭上你缺德的嘴!

那些嘲笑张伯礼院士割胆的人,请闭上你缺德的嘴!

如何看待张伯礼院士割胆留武汉

1月26日,大年初二,面对突如其来的瘟疫,感染人数众多,局势混乱,未来不可预期,张伯礼院士临危受命飞赴武汉,这位七旬老人,在抗疫一线连续奋战两个多月,因救治任务比较繁重,超负荷工作,2月19日凌晨,急性胆囊炎发作,怕影响抗疫,他放弃了保守治疗,接受了微创胆囊摘除手术,独自远在他乡抗疫,无家人在身边陪护,手术前还是自己签的字。术后两天,他已经投入到抗疫大战中………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张伯礼院士不顾自我安危,术后投身战斗的事情,竟然会被众多的中医黑,拿来做把柄笑话张院士,实在令人气愤不已!

我们脑补一下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刚刚动完手术的70多岁的老人,伤未痊愈,已穿着笨重的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在给人把脉看病。新闻报道中说,两小时几十个病人。防护服一穿,喝水上厕所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再加上手术的伤和数量众多的病患,这是怎样的一种工作量?

我以我平时跟诊的经历告诉大家:这种工作量和工作环境,对于一个体格健康的年轻人,我看也未必有能胜任,更何况还是一位带伤的老人。


我作为一个30出头的年轻人,平时跟着老师抄方,从早上7点45开始一直连续看到中午一两点,喝水的时间都没有,半天时间最多也只能看三十多个病人,那个时候我已经累得话都说不出来,人都快虚脱……..

中医看病可不是简单地动动嘴皮子,越是疑难杂证,越需要这些老医生亲自把脉看诊开方。常听老师说,看似闭着眼睛思考的那一刻,精神却是高度紧张,上千张方子在脑袋里打架。病人一个接着一个,只要耽搁五分钟,哪怕是去上厕所的5分钟,后面等着看病的所有病人就得全部往后推。


平时看诊尚且是这种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更何况是在那种环境下,全密闭的防护服,面对大面积感染的新冠肺患者,带着伤的张院士,术后来不及养护,就已投身战斗,这难道不应该被全民歌颂?却被无良知的人当做张院士医术不好的证据来笑话!


张院士的这种作为,是怎样的大医精神?是怎样的责任和担当?又是怎样的视生死而不顾的勇敢?


就是这样的一位医者,竟然还有人在嘲笑他割胆,嘲笑他医术不行!


我只能说嘲笑张伯礼院士的人,你已经丧失了作为一个人该有的、最基本的良知!张院士这种大敌面前的从容勇敢,不顾个人安危,你不去称颂,反而嘲笑,你还是个人吗?!


还有人揪住,张伯礼院士说大面积人群感染,病人看不上医,恐惧焦虑心态严重,而中药大锅煮,可以安慰他们的心,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


而张院士的这些话却被一些中医黑解读成中医只是安慰剂。


殊不知张院士想表达的是,感染人数众多,场面失控,不可能一一去检测,也来不及一一检测,一一辩证,一人一方。但是绝大部分患者,不管确诊还是疑似,都有几个大概的证型,根据几个大概的证型,将患者分类开药,虽然来不及一一诊治,但是这些疑似患病或者已经患病的人先吃上中药,可以大大缓解患者心理的恐惧,从而降低患者蜂拥入医院造成交叉感染,以及对医疗资源紧张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同时,几个中药汤剂是针对几个大概率的证型的患者进行治疗的,如果对证,很多没有确诊的患者能立马缓解或者未检测之前已经治愈。


实际数据也证明,在3月17日国务院召开的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公布了3月13日《光明日报》刊登的一组数据:在武汉疫情最严重的武昌区,1月28日疑似病例确诊为新冠肺炎的比例高达90%以上。2月2日,实行了隔离点集中中医药干预,到2月6日,这个确诊率就下降到30%多,到3月5日,就只有3%了。

2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医药参与后,武汉确定的11家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的定点医院,重症患者治愈率从14%提高到64%。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23日16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为中医正名。据发布会介绍: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4月1日,孙春兰在发布会上,(中医药参与后,治愈从最初的14%提升到93%)。点击链接:治愈率从初期的14%提升到93%(点击可以查看央视视频对孙春兰发言的报道,本想将视频转载下来,审核一直不成功,无奈,只好分享链接,该链接里的视频就是证据)


如果这样的数据,你还说是安慰剂,我想说,你去找一些这样的安慰剂来,达到这样的疗效,美国此时感染人数如此众多,你们的安慰剂一定帮助到很多美国人民!如果这样的数据,你依然熟视无睹,你仍然以为这是安慰剂的话,你没病我可以给你开点这样的安慰剂,麻黄石膏一起上,你可以吃吃,反正只是安慰剂而已!你敢吗?


如果你既不敢吃,又找不到这样的安慰剂,那请你闭嘴!抗疫战争不是你的嘴巴就能打赢的!


割了胆,就是中医不行吗?


我是半路学医的,没有学中医之前,我一直以为,中医大夫的生活很惬意,把把脉,喝喝茶,平时打打太极、八段锦,打坐、站桩、练功,研究下养生食疗……


一直以为所有的中医大夫们的生活是多么怡然自得。入了这个行,让我看到中医大夫们真实的生活后,我目瞪口呆,离我想象的、羡慕的生活相差十万八千里,而且越是出名的人,越谈不上生活质量,除了工作还是工作……


为什么会这样?我一直不理解,直到我接触越来越多的中医人,我终于明白了。


我是2019年6月跟师广东省名中医曾庆明教授的,从老师身上,我看到的是名中医的生活,忙得跟什么似的。


每天除了看几十个病人,他还要写书,病案整理,诊后问题答疑,被邀请到各医院、学校做学术讲座,交流临床经验(每一场学术报告的PPT,老师可能都要改上十几二十遍,去年冬天连续几个月,差不多每周一到二次的学术报告的频率,每次都是刚在某地做完学术报告,接着马上赶着回医院看诊。


我还只是跟诊,帮着录制学术报告视频,都已经累得快虚脱。跟诊还是几个徒弟轮流分工,老师这个六十多岁老人的这种工作节奏,没有几个年轻人吃得消。


记得去年冬天,2019年12月到2020年1月,有一周,老师动了个手术,还在发烧中,他大概也就休息了两三天。马上投入看诊,同时一周内周二到湛江学术交流,辗转到北京处理方剂编码的事,周四已经到江西中医药大学做学术报告,周五晚上回深圳,周六日又开始看诊……他的那种强度,对自己身体的那种透支,徒弟们看到都很心痛,但是他的工作节奏就是如此。


他经常上午从7点多工作到中午一点,匆匆到外面吃个快餐,有时候快餐都来不及吃,又到下午看诊时间了。记得有一次我跟诊,那天病人多了一点,中午来不及吃饭,老师拿出病人给他的两个桃子,然后塞一个给我,小刘,要不中午就吃桃子吧,这就是我看到的名医的生活。


经常一早起来,看到老师凌晨两三点的工作留言。是老师不会养生吗?当然不是,老师的太极打得很好,可是,他有时间打吗?老师六十多了,看起来精神状态非常好,以前还以为老师的身体是铁打的,后来才知道,由于常年的高负荷的工作,老师也一样面临严重的亚健康问题。


大家都劝他不要这么拼了,可是像他们这些人,一旦上紧了发条就停不下来。


当你正准备运动时,病人的微信发来,很急,要不要回?当你正准备睡觉,病人的电话打来,要不要处理?当你的工作行程被提前安排了,临时生病了,要不要执行?


我以为中医界就老师是这样不懂得照顾自己的人,后来接触了越来越多的医生,我才发现,这种情况在中医界真的太普遍。


去年参加了广东省名中医李赛美教授组织的讲座,她的病案聊天记录发在PPT上,稍稍留心下,发现是凌晨几点,跟她的弟子交流了下,原来这些大咖都是一样,越是出名的人,越没有自己的时间。


这是名中医李赛美教授弟子的朋友圈截屏。这种超负荷工作,在中医界是这么普遍。

那些嘲笑张伯礼院士割胆的人,请闭上你缺德的嘴!


再看看这次奋战在新冠肺一线的,我们师门的师兄们,他们白天守在一线,夜晚还在讨论临床经验。有一个师兄之前在急诊科,急诊科的压力非常大,大概四十出头,已经是满头白发。难道仅仅凭一个他自己满头白发,就说他医术不行吗?难道仅仅因为张伯礼院士自己胆被摘了,就否定张伯礼院士的医术,就该被揪着嘲笑吗?

那些嘲笑张伯礼院士割胆的人,请闭上你缺德的嘴!

那些嘲笑张伯礼院士割胆的人,请闭上你缺德的嘴!

终于明白古人说的,“医者不自医”,是怎么一回事。他们也想按照他们自己告诉病人的方法去做,回去不要操劳,好好休息,每天站桩打坐,多做点食疗方,早点睡觉,多运动.......


可是,我见到的这些医生根本身不由己。


不要说这些伟大的医生们,我这个还不是医生的学徒,现在就经常有很多患者来咨询,有时候正准备睡眠,患者来微信或者电话,看起来很焦虑,很着急,这个时候,不得不去安抚下患者的情绪,告诉他们我所知道的一些解决办法。


我这个学徒的生活都这样,更何况他们那些真正的中医大夫们?


中医人都知道,治病是治病的人,而不是治人的病,如果人自身不改变,靠医生是没用的。上工治未病,养病大于治病,养神养气大于吃药。可现实是,告诉患者这样做,轮到医生自己时,他们有这个条件做得到吗?


当今医生资源匮乏,一个医生当几个医生在用,尤其是中医,等到出名时已经是七老八十,那个时候精力体力已经大不如年轻人,而恰恰这个时候是他们事业的巅峰。当你准备休息时,患者一个接一个地说,能不能帮忙加一个号,人家人都已经来了,好不容易挨到你休息,你加还是不加?


医生不顾辛劳地工作,没日没夜,能有一个好身体吗?这些名中医如此,那张伯礼院士能例外吗?


若不是他们,谁来为我们撑起的这片无雨的晴空?!若不是他们的自我牺牲,能换来中国这场漂亮的抗疫人民战争吗?


那些嘲笑张伯礼院士的人,请封住你们这缺德的嘴!这次疫情在武汉,上次非典在广州,说不定哪天就在你的城市。


记住!你还需要这样一批舍身忘己的天使来守护你的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