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斥資2435億,助日企轉移出華!中企將啟動全面“備胎”計劃?

眾所周知,疫情在全球加速蔓延,截至4月9日,全球已有211個國家和地區出現確診病例,累計確診病例數多達150萬例。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疫情造成的貿易和物流受阻,也給全球的供應鏈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許多國家也紛紛做出了反應。

日前,日本擬斥巨資將生產線從中國搬到國內和其他地區,此前美國也多次揚言要美企將生產線從亞洲搬回。作為全球第一大製造國,中國與全球供應鏈合作緊密,也不可避免受到了一定影響。抓住全球供應鏈的難題,中國企業或迎來一次重大崛起契機。

日本斥資2435億,助日企轉移出華!中企將啟動全面“備胎”計劃?

打開APP,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現代製造業的發展依賴複雜而完整的供應鏈,一旦某個生產環節或者零部件短缺,就可能造成整條生產線停擺,這一困境如今生動體現在當下。目前,疫情造成環環相扣的全球產業鏈出現了多個“斷點”,尤其是像產業鏈長、全球化程度高的汽車產業。

由於海外零部件供應不上,再加上全球貿易停滯,日本包括豐田、本田等在內的8家車企均宣佈暫停汽車生產;同時,日本汽車企業還關閉了位於歐洲、北美的許多工廠。而這只是冰山一角。截至目前,全球有20多個國家、上百個汽車整車工廠停業。

日本斥資2435億,助日企轉移出華!中企將啟動全面“備胎”計劃?

對於廣泛將生產線轉移至全球的日本而言,這次疫情帶來的衝擊尤其大。據日本財務省所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2月,日本出口出現同比15連降。另外,日本自華進口額大幅下滑,同比大降近五成。

基於此,日本也在盤算將在華生產線轉移至國內,避免今後受到意外情況影響。據美媒報道,日本計劃從經濟刺激計劃中撥出2435億日元來調整生產線,其中2200億日元,用於幫助日企將生產線搬回國內;另外235億日元用來資助日企將生產線搬到更多地區,比如東南亞和非洲。

不過,並非所有的企業都會搬。日本綜合研究所的經濟學家關辰一表示,考慮搬遷的主要是出口型企業,那些著重於中國市場的企業則不太會行動。

日本斥資2435億,助日企轉移出華!中企將啟動全面“備胎”計劃?

不僅是日本,此前美國也有類似的想法。在醫療防疫物資出現短缺後,美國多次喊話美企將工廠從亞洲最大經濟體遷回國內,美國的經濟顧問甚至直言,要為美國企業搬回所花費的一切成本買單。不過,受產業“空心化”以及勞動力成本高昂等因素影響,美國想實施這一項計劃並不簡單。

相比之下,儘管中國的供應鏈也受到國外疫情的影響,但中國卻有很大的調整空間。目前,我國是全球第一大製造國,擁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體系,在聯合國公佈的500餘種的主要工業品中,中國約有220種的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在疫情發生之後,國家迅速出臺了各種有利於恢復生產的措施。

具體來說,央行等五部門要求對暫時遇到困難的小微企業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國家加大對受疫情影響企業的創業提供更多的貸款支持力度;幫助產業鏈複雜的重點企業實現復工,比如僅富士康協同復產,調動了近20個省份資源,推動60多家配套企業恢復生產。

日本斥資2435億,助日企轉移出華!中企將啟動全面“備胎”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全球疫情還可能會推動中國企業全國啟動“備胎”計劃。據報道,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表示,中國(企業)要想穩定供應鏈,必須全面啟動“備胎”計劃。在無法獲得必備的產品和服務之下,中國企業將會不斷培育自己的配套體系,比如培育上下游產供銷、培育技術等,而這些“備胎”將有很大機遇轉化為“正胎”。

也就是說,這將對中國做強做大供應鏈提供重要契機。因此這次疫情除了挑戰,也包含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