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牌螺蛳粉可下肚?让60岁老车企出圈的秘诀,原来是知识产权

​“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在疫情肆虐的2月,五菱汽车的一句自宣文案让人倍感提气。虽然经常被人戏称“五菱车神”,但当灾难来临时,这个60年的车企敢于站出来,神速着手生产口罩,值得肯定。如今,五菱又有一个神操作——五菱螺蛳粉可能要横空出世了,频频“出圈”的底气哪来的?


五菱牌螺蛳粉可下肚?让60岁老车企出圈的秘诀,原来是知识产权

万博士(您身边的知识产权专家):


每一个公司在初创时都有一颗成为“百年企业”的野心。固然,着眼市场和利润是立身之本,但专利、商标、版权等组成的知识产权同样是一笔无价的财富,不仅值得重视,及时进行保护,从五菱等老企业的身上更能看出,长时、有效的积累还会形成一种“底蕴”,让企业面对转型少走弯路,面对纠纷底气十足。


为什么是螺蛳粉?


自家买的螺蛳粉迟迟不发货,上热搜;螺蛳粉终于到货了,上热搜;吃螺蛳粉炫耀发图,上热搜;讲自己和螺蛳粉的故事,上热搜……为啥这个产自广西柳州的特色小吃,会这么红?没人说的清,反正2019年螺蛳粉产业产值就已经达到60亿元,淘宝销量一骑绝尘。


那这么说,网上爆出五菱牌的螺蛳粉算蹭热点吗?算也不算,或许有人不知道五菱汽车其实就是在柳州生产的!所以带带家乡土特产,应该也是情有可原。不过,显然这不是此文目的,重点是为什么五菱可以这样跨界?


首先,他们的知识产权布局非常OK。商标,是商业主体在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上使用的,能够将其商品或服务与其他市场主体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区别开来的标志。要生产一样产品,商标必不可少。通过检索其商标信息发现,五菱对其商标几乎进行了全类注册,目的是为了保持品牌的纯洁性,以防止出现“搭车蹭牌”现象。这样的做法,在知名企业、大品牌中尤为常见。而“五菱”的食品商标,早在2008年7月9日就申请注册了,而且就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原本是防御商标,借着时势顺理成章变成“出圈”产品,之前大热的五菱口罩同样是这样的道理。并非他们能未卜先知,这都是知识产权布局的功劳。

五菱牌螺蛳粉可下肚?让60岁老车企出圈的秘诀,原来是知识产权

厚积薄发,知识产权同理


创立60年的五菱,从船用大型柴油到转产拖拉机,再到缝纫机、织布机,再到生产汽车寻求出路,最后以全部整车业务与上汽集团、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实现了 “三方合作”,成立了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依托三方技术、资源、资金等优势,五菱走上“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发展道路。一路走来,五菱也积累了足够多的知识产权。


据查,五菱名下的专利信息达5000+,含1358件发明专利、396件授权专利、2808件实用新型专利以及625件外观设计专利。同时,其注册的商标量达1439件,而最早的一件商标申请可追溯到1986年。可以看出,五菱不仅累积了数量,更增长了经验,这对一家企业而言是不可多得的财富。


五菱牌螺蛳粉可下肚?让60岁老车企出圈的秘诀,原来是知识产权

虽然2019年五菱销量同比下降,但拥有较好的知识产权意识的确会让企业少走一些弯路。如何积累,如何做到厚积薄发?


1、加大自身投入,以保护核心技术研发成果为目标进行知识产权布局。一方面通过分析评议自查已有知识产权组合的疏漏,另一方面可以以企业自身优势核心技术为出发点,围绕技术的基本方案、该技术在产品中的主要应用方式等建立核心专利保护圈;再针对技术的重要改进方向、主要应用扩展领域以及关键配套支撑技术提前建立外围知识产权屏障。


2、以对抗竞争对手为目标进行相应布局。可以围绕竞争对手的核心专利、商标、版权等,从不同的实现方案、效果、成本、应用等角度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扩展,设计大量的外围知识产权;其次,再围绕竞争对手技术特点、产品方案的产业化实现或产品的升级设置的改进性、支撑性的知识产权。


3、以获得市场准入或参与行业竞争为目标进行知识产权布局。企业应重点关注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潜在的市场需求,跟踪技术领先者和产业主导者的研发动向,从中发掘未来行业核心技术或可能会被提议纳入标准的技术。


五菱牌螺蛳粉可下肚?让60岁老车企出圈的秘诀,原来是知识产权

如有知识产权保护相关问题,欢迎咨询泉州市万博知识产权有限公司,万博士将提供最完善的知产发展策略,为您的企业保驾护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