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记住我的脸,记住角色就好

专访李泽锋 | 不用记住我的脸,记住角色就好

在演戏这条路上,几乎所有演员都在等着那个属于自己的时刻,李泽锋也不例外。“就是一个早晚的问题,我觉得只要坚持就好。”而在等待的过程中,不同人的心态也各不相同。在这方面,李泽锋显得佛系且通透。“尽可能的云淡风轻一点吧,因为武林高手最后都是以无招胜有招。”

专访李泽锋 | 不用记住我的脸,记住角色就好


2019年被李泽锋称为“天龙八部”。这是因为他这一年都在拍戏,一共拍了八部。


2020年按照计划,他本也应该是满负荷的工作状态,但意外而至的疫情,让《亲爱的自己》剧组暂时进入休息状态,也让他突然从忙碌中抽离出来。


《亲爱的自己》是李泽锋与导演丁黑的第二次合作。上一次是年代剧《那年花开月正圆》。在《那年花开月正圆》中,由他饰演的大管家王世均收获颇多好评,也让演员李泽锋开始被更多观众认识。


剧中,一场王世均磕头流泪的戏让观众印象深刻,由于表演的太过真实,很多观众表示看上去好疼。“那是因为是真的在磕,当天晚上头上都有淤青。”


专访李泽锋 | 不用记住我的脸,记住角色就好


一般在拍戏时,导演出于对演员的保护,往往并不强求所有剧情都要“假戏真做”。但李泽锋坚信,这两种表演方式呈现出来的状态一定是不同的,观众也能看得出来。


“当演员你拿出真心来,下功夫去诠释那个角色的时候,观众是能感受到你的真情实感的。”在他看来,虽是演戏,但什么都得来真的,演员需要有这种拙劲儿。因此王世均的眼泪是真的,磕头是真的,“大鼻涕”也是真的。

专访李泽锋 | 不用记住我的脸,记住角色就好


除了演戏的时候来真的,李泽锋在拍摄前期做功课上也要来真的。每拿到一个角色,他都会去琢磨人物的背景,甚至为了捋顺人物的行为逻辑而去编写人物小传。


在最近的热播剧《鬓边不是海棠红》(以下简称《鬓边》)中,李泽锋饰演的杜七文质彬彬却又带着江湖气息,才华横溢又重情重义,不少观众都为七爷的魅力所折服。在李泽锋看来,杜七是个挺“另类”的人。“因为父亲是翰林院的,小时候的杜七接受的肯定是传统教育,而长大后选择去法国留学,他应该是想打破传统,去外面世界看看更新的东西。”正是这种特殊的成长背景,造就了杜七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文风,甚至在着装上还被他人称作北平的时尚弄潮儿。


在看剧本时,李泽锋为杜七设计了“甩头”这个细节。“为什么会突出这个点?因为我觉得杜七的造型甩发就会带来一定的喜感,会出挑。”还发微博调侃,“集齐九个杜七甩头你就可以治好颈椎病”。

专访李泽锋 | 不用记住我的脸,记住角色就好

而在《亲爱的自己》中,李泽锋饰演的雷浩文是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为了在表演上更贴近上海本地人,陕西籍的他“临时抱佛脚”,特地找上海的朋友学方言,在台词中的特殊字眼上展现出角色的特点。


除了开拍前做足功课,一场戏要演好也需要拍摄时演员的即兴发挥,这就要考验与对手演员之间的默契程度了。


李泽锋很偏好这种即兴的东西,在他看来这就像灵光一现,不可复制,而且很容易出效果。“如果是完全设计好的,就会变成程式化的东西,时间长了就觉得没劲儿。”所以当碰到《鬓边》中杜七和商细蕊这样一对特殊的角色时,他和尹正就商量着要玩儿点不一样的东西。“因为我们俩之间足够默契,所以即兴碰撞出来的火花,相信观众一定能感知到。


专访李泽锋 | 不用记住我的脸,记住角色就好


“要不是遇见商细蕊,杜七此生未必会写戏。遇见商细蕊之后,杜七此生不必再给任何人写戏本子。”在李泽锋看来,商细蕊与杜七,这一对“戏痴”和“文曲星”的组合,是相互成就、惺惺相惜的关系。


而在戏外的现实中,演员与导演、编剧的关系,在他看来也是如此。


专访李泽锋 | 不用记住我的脸,记住角色就好


李泽锋主演的另一部都市情感剧《三十而已》预计今年也将上映,在最初接到这个角色时,他与导演聊过许幻山这个人物与他本人的适配性。


“当时我就对导演说,这个角色说过的话像我说过的。导演说他通过跟我聊天也觉得,我和他脑海中的许幻山很契合,我就是他。”


“我就是这个角色”,这对一个演员来说是很重要的肯定,也是李泽锋做演员最纯粹的梦想。


专访李泽锋 | 不用记住我的脸,记住角色就好


上中学的时候,他经常会买一本叫《大众电影》的杂志,从上面看各位表演艺术家对于演戏的理解。直到有一次,他偶然在杂志里看到了一则“中央戏剧学院暑期培训班”的招生广告,那时还在上高一的他便对父亲说自己想去参加一下。当去到东棉花胡同的那一瞬间,他突然感受到冥冥之中自己与中戏注定的缘分。


自那以后,上中戏便成了他的人生梦想,甚至是执念。以至于当他在回忆压力比较大的阶段时,最先出现在脑海中的,竟然是十多年前等待中戏录取通知书的那段日子。


“那时候我天天跑去我们高中的门卫室去问大爷,我的通知书到了没有,我等了好久。其实最后才发现早到了,但是因为当时中戏的通知书比较特殊,不像其他学校都是大红本,中戏是个牛皮纸,门卫大爷以为是一封信就给放一边了。”


那一年,他在几万的竞争者中最终脱颖而出,迈入了他心心念念的中戏校门。


专访李泽锋 | 不用记住我的脸,记住角色就好


从06年出道以来,李泽锋塑造过形形色色的角色,诠释过不同的人生,但他从不给自己定位。在他看来,演员给自己定位反而是一种限制。也正因为没有给自己贴标签,他才能很好的驾驭那些不同的角色,甚至收获了“剧抛脸”的评价。


最近由他主演的《完美关系》和《鬓边》几乎无缝衔接播出,观众从雅痞精英沈英杰转换到风流才子杜七,丝毫不觉得跳戏。不少观众甚至是百度之后才发现,《一代枭雄》里的黑娃是他,《那年花开月正圆》里的大管家是他,《亲爱的,热爱的》里的队长solo也是他。


“我知道‘剧抛脸’是形容一个演员演技好、演什么像什么,我特别开心,因为这说明我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得还行。”


专访李泽锋 | 不用记住我的脸,记住角色就好


在演戏这条路上,几乎所有演员都在等着那个属于自己的时刻,李泽锋也不例外。“就是一个早晚的问题,我觉得只要坚持就好。”而在等待的过程中,每位演员的心态也各不相同。在这方面,他却显得更佛系且通透——

他笑着说:“尽可能的云淡风轻一点吧,因为武林高手最后都是以无招胜有招。”


在李泽锋看来,到自己现在这个年龄,一切其实才刚刚开始,接下来的路更重要。再努力一点,拿到好的角色,然后认真地完成,让自己的演技有更多的机会展现给大家,是他对于未来的期待。


“其实我也想表达的一个观念就是,什么时候都不迟。无论什么时候开始种树,那棵树总会开花结果的。”


采访的结尾,我问李泽锋,如果不做演员会做什么,他思虑过后给了我一个完全意想不到的答案:造型师吧,因为这是个会给人带来美的职业。

关注【影视圈VX】(ID:circlemag),有李泽锋带来的护肤tips,请大家去听听这位"非专业造型师"有什么心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