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我的煙癮

按規矩,“紀念”這個詞通常是用於已經死去了的人,而我的這段小短文卻名之曰“紀念”,可見我是下定了決心,想要叫這煙癮死去了。又按規矩,死去了的有名望的人物,通常會有一篇行狀,記其生於何年、卒於何日及其生平事蹟如何,而我的煙癮卻既不足道,其間絕無動人心魄的故事,並其具體起於何時也已經不可考證,只記得大約已經有三四年了,所以這部分行狀也就可以略過了,只空空的發些議論聊以記念,也算不負彼此相伴一場。

對於很多人來說,抽菸實在已經不只是一件個人的癖好,而已經上升為一種社交文化。這是誠然的。兩個本不相識的人湊到一起,其中的一個發一根菸過去,這就像是遞了一貼投名狀。你遞了,他收了,大家相視一嘿,彼此心照不宣:都是自己人。這就進去了一個共同的圈子。遞煙是一種文化,其中濃縮了全部的社會規則在,主人給客人遞煙,少的給長的遞煙,位卑的給位尊的遞煙;不僅遞煙,有時候還要點菸,把身子微微的躬著,調好打火機的氣口,湊到合適的位置,一經點好即時撤退。雖然沒人頒為法令,但這其中卻自有某種“神聖”的儀式在,說它已經是一種文化,這是誠然的。

然而我的抽菸,卻並不是為了社交的目的。雖然具體何時開始已經不可考證,但也還記得當時是處於一段極艱難的歲月,於是就著了煙盒上那句“吸菸有害健康”的魔;是的,如今時過境遷之後再回想起來,當時所以發意想要抽菸,心裡是有一點自己沒有察覺到的自我戕害的衝動的。所以我又一向認為,煙盒上的那句“吸菸有害健康”,正像有些地方的“未成年人不得進入”其作用只是標示裡面有一些不宜於未成年人的內容一樣,這句標語也正是在召喚那些或有意或無意的想要戕害自己的人。而吸菸也正是這社會中,人們可以光明正大戕害自己的,為數不多的非法的合法活動了。所以,一經意識到有些人,有些事情需要自己保重自己的有為之身,也就到了要戒菸的時候了。

所以,今天寫這麼個短文,紀念自己的煙癮,也作告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