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疫情過後,你會「報復性消費」嗎?


待疫情過後,你會「報復性消費」嗎?

近月以來新冠疫情於意大利爆發,米蘭時裝週草率收場後,從哥本哈根時尚峰會、巴塞爾鐘錶展,到美國 CFDA 時尚大獎都已接連宣佈推遲。就潮流時尚領域言之,新冠病毒在全球範圍內肆虐不僅令國際性活動戛然而止,對於時尚商品的零售、供應鏈,以及交易規模都有著嚴重破壞。沒人知道這種情形會持續多久,最終造成的影響又將會有多麼深遠…


待疫情過後,你會「報復性消費」嗎?

Chanel’s Metièr d’Art show | Via WWD


海外各國正在逐步實施的封城或居家隔離也著實令整個時尚行業進一步動盪。不出所料,近日紛紛傳來如 Hermès 關閉法國境內所有工廠及瑞士製表廠、GUCCI 關閉其意大利工廠等眾多停工消息。在部分地區,服裝供應鏈已幾近中斷,對於全球範圍的時尚品牌來說,不僅春季出貨量懸而未決,秋季產品也很可能將會交付延遲。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相比於工廠停工可能帶來的問題,品牌應該擔心的或許更該是在疫情爆發的環境下,還有誰會想要「揮霍錢財」購買新的服飾呢?


待疫情過後,你會「報復性消費」嗎?

待疫情過後,你會「報復性消費」嗎?

轉為生產消毒洗手液的 LVMH 化妝品工廠 | Via Twitter @LVHM


逐步穩定的國內購物環境與報復性消費


相較於海外疫情爆發的態勢,在已早一步經歷了本土時裝週取消、時裝製造業停工、品牌門店關店等一系列負面影響後,中國的時尚市場似已逐漸開始恢復。比如當 Nike 宣佈關閉北美、西歐、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所有門店後,其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門店則開始營業,在中國市場中像 Nike 這樣營業模式的品牌多了起來,而潮流顧客們也開始懷著謹慎的態度重新「冒險」進入了購物中心。


不少國際品牌開始積極地將下一階段主陣地著眼於這片本就「有利可圖」的市場,大力押注在中國收復失地。對於中國潮流時尚消費復甦的期待,也使得「報復性消費」成了一個被反覆談及的話題。


待疫情過後,你會「報復性消費」嗎?

Via Jankiawaz


當下所說的「報復性消費」,是指在疫情期間購物不便,而等到疫情結束會把這期間沒吃到、玩到、買到的東西都補回來的消費心理。不少時尚行業內的專家認為在疫情穩定後,大眾對於時尚商品的需求將會反彈,人們當下不進行消費的產品將在以後購買更多。當快遞逐步恢復後電商訂單也會驟增,當很多城市的超市和餐廳又排起長龍,這似乎意味著報復性消費的煞有其事。


但僅就潮流時尚領域而言,「報復性消費」真的存在嗎?大家是真的被憋出購物慾了,還是說這只是人們的一個設想而已?在三月末的一期「NOWRE CHAT」中,我們便為大家準備了這個話題進行探討:


疫情過後,你是否有「報復性消費」的傾向?買或吃,還是繼續靜觀其變?


在收集了眾多讀者的評論,並經過人工逐條翻閱後,我們精選出了部分評論供大家參考。總體來看,讀者們的觀點可分為 3 種類別,會進行報復性消費、不會進行報復性消費,以及會在部分類別中選擇性地進行報復性消費。


想要報復性消費,補足『落下』的遺憾


待疫情過後,你會「報復性消費」嗎?

Via Twitter @HANON


「我確實有報復性消費的情況,年後入手了 Nike Air Force 1 『DNA』、New Balance 990GR2,買了一件衛衣、兩件 T 恤、一件襯衫、兩個外套,還有一些小配件。感覺自己報復性消費的原因,一是本身在飲食、娛樂方面的支出變小,有更多可支配資金用來消費衣服鞋子;二是商家的消費誘導比較豐富,淘寶多次購物節、風尚節提供滿減優惠,一些線下店鋪也重視線上營銷提供線上購買渠道。當然還有一個不受疫情影響的原因,就是確實到了春天換季的時候,各品牌都在進行春裝上新,換季添置新衣物也是常情。對潮流市場來說,疫情對零售業的打擊非常大,但大部分線上品牌在有條不紊進行著新款更迭,對於線下店鋪,積極拓展線上渠道,提升服務品質才是脫困之策。有趣的是球鞋市場,在瘋狂沖沖的熱潮之後迅速回冷,看著自己收藏夾裡的鞋子大幅跌價還是有點開心,想自穿的朋友建議這個期間抄底入手。」— @愛洗澡的螃蟹


「也不用疫情過後,在家這段時間,我天天在閒魚搜索老款 Dunk 想買下來,買過好幾個是武漢地區發貨,結果一直無法發快遞,被迫關閉了訂單,每次這樣之後就覺得是本該花出去的錢又回來了…有種既然我已經下定決心消費就非要花出去的執拗。再加上疫情造成不能出去吃喝玩的原因,我全部的消費火力都集中在鞋子購買上了,『報復性消費』也因此一遍一遍地在我這裡上演」— @御前上等


「我覺得自己還算一個理智消費者,但你要問我這次疫情過後會不會有報復性消費?那我肯定回答你『是的,我會有』。我覺得人們平時一直保持在一種相對穩定的生活狀態裡,而重大疫情的出現打斷了這種平穩模式。日常的生活習慣長時間受到不可控的影響,那麼相對就會產生依賴感。除開某些精神層面消費沒受到太大影響(如書籍、音樂、遊戲等),衣食住行的消費在之後肯定會有一個大的消費返潮,商家需要恢復產業經濟,消費者需要補足『落下』的消費。總之,報復性消費對我來說算一箇中性的詞語,畢竟人是高等社會性動物,需要類似的活動來滿足或者調節自己的心理。」— @四維


該報復誰?更應該理性消費吧


待疫情過後,你會「報復性消費」嗎?

Via YOUTUBE @Our Changing Climate


「說來疫情期間的心理變化還挺特別的,原本以為強烈的物慾反而在被動的壓抑中開始冷靜下來,更多地開始意識到斷舍離的重要性,對於究竟什麼才是真正被需要的進行反覆思考,買質不買量,甚至還有了開始理財的念頭,這樣想來,報復性消費的傾向是完全不會存在了,但對於那些熱愛的還是保持熱情啦。」— @順其孜然


「『報復性消費』報復誰?如何報復?這兩個問題都不存在答案。這次疫情宅家期間我思考最多的問題是:在服飾上投入的花銷是否可以勻一部分用於整個生活方式的轉變。外在服飾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好存在,而不應是生活的追求。對我自己而言,最直觀的轉變就是在服飾的選擇上會從富設計感的單品轉向功能性、實用性更強的單品,也認真思考自己需要的究竟是什麼樣的風格。在這個生活節奏極其緊湊的時代,讓我們有空去思考這個問題真的太珍貴了。疫情的時間,沒有給我『報復性消費』的慾望,反而讓我打消了『報復』的念頭。認真思考生活,遠比報復性消費更重要。」— @晃晃


「在疫情之前,我一直是個月光+超前消費群體,各種非理性消費,總覺得開心就好,反正都有工作了可以慢慢償還。可這短短的兩個月把我之前所有觀點都改變了,毫無任何儲蓄金加上工資遲遲不發,使得我處處難,只能向家裡求助,還好家裡也比較大度。因此,我是絕不會報復性消費的。這兩個月拮据的經歷讓我知道了理財的重要性。即使只有 100 塊的儲蓄金也比負債求助家人、朋友要好得多。之前從未去過菜市場的我現在會做簡單的菜了,總而言之,當你知道這種生活過不下去的時候,你就會改變。」— @.


「報復性消費已經沒了,大學生不開學沒有生活費和零花錢相當於斷了源頭,花唄都欠下鉅債,應該是沒有消費了。只能報復性瘋狂看『本週心水』,看看 NOWRE 編輯部的消費感受下報復性消費就可以了,希望編輯部多衝點滿足下我。」— @高橋淑芬兒

「選擇性」報復消費,衣食住行大不同


待疫情過後,你會「報復性消費」嗎?

Via Kiplinger


「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是毋庸多言的,曾看過的經濟報告也紛紛顯示不樂觀。從產業來看,人畢竟是社會性生物,疫情結束後的短暫時間內大眾娛樂類的消費也許會呈現井噴,譬如電影院、卡拉OK 等,可以視為開年以來人們積蓄了幾個月的社交娛樂需求爆發,以及對長期隔離在家孤獨感的彌補。同時由於線上平臺、物流業的發展,日常消費倒不會有什麼太大變化,反倒由於網購的便捷性和安全性進一步在疫情中凸顯,線下實體店的生存狀況會進一步惡化。從消費人群來看,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考慮到中產階級佔據我國橄欖型收入格局的中間大部分,潛在內需還是較大的,但大多數有收入的中產在疫情中收入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報復性消費僅可能暫時集中絕對支出較少的大眾娛樂業或餐飲業,而收入的減少則可能在長期內迫使大部分人消費趨於理性。綜上,個人認為,在疫情中由於人身限制失去自由的收入本身中高的群體較容易產生由情緒導致的報復性消費傾向,但報復性消費小高潮總體不會持續較長時間,再加上全球疫情的擴散經濟增加不確定性,起碼一年內市場總體會呈現同比萎靡的狀態。希望大家都能在危機過後緩過勁來,加油!」- @念叄


「因為一直要戴著口罩、懶得化妝,所以沒有太大購買服飾的意願。報復性消費著重體現在吃上,飯店恢復營業後都有推出各種促銷活動,比如充值多少送多少或者打幾折這種,在家吃了一個多月自己做的『料理』後,對飯店的活動都很感興趣,火鍋店、烤魚店、烤肉店的充值卡都充了值,奶茶一天一杯甚至兩杯,恩格爾係數蹭蹭往上漲。雖然平常很關注潮流,但還是民以食為天啊!」- @A-MeNg


「我覺得所謂『報復性消費』的主導不會是消費者,而是品牌商家。同樣閒了兩三個月都沒賺到錢,在沒錢的情況下,一般來說消費者不會主動去消費,除非被刺激到。但品牌商家已經開始蠢蠢欲動,打算在疫情一宣佈結束,就立刻撈一波錢。有能力的品牌商家在未來幾個月一定會開始大肆投放廣告、找媒體宣傳、找明星或網紅帶貨。因此,原本想要捂住口袋的消費者,卻因為抵擋不住這種報復性的廣告浪潮,而進行報復性消費,這是一種被迫消費的行為。自從互聯網時代到來,消費者在市場中的地位就已經從主導者跌落至被操控的奴隸了。」- @這天。


與五位潮流愛好者的交談


各位讀者有著各種各樣的觀點,並且都十分地有理有據。而為了驗證在細分的潮流類別中消費者的看法,NOWRE 又進一步找來了五位朋友,與他們詳細聊了聊對於「報復性消費」的看法。


這五位被採訪者來自各行各業,他們不是領域內的專家,卻是把潮流時尚當作愛好,與各位一樣,在潮流時尚市場中的一名普通消費者。他們的收入各不相同,有的人一直是理性消費觀念的簇擁,有的人則是名副其實的購物狂。故而,結合到這五位潮流愛好者的日常購物頻率,我們對於新季想要購置的單品、疫情期間進行線上購物等話題進行了交談,最重要的是對於他們是否會有「報復性消費」的打算進行了採訪。


待疫情過後,你會「報復性消費」嗎?

TAO 金融行業從業者


「 看到喜歡的品牌上新就會入手 」


TAO 是一位在上海工作的金融行業從業者,他平時對於 Kapital、Sasquatchfabrix.、Yohji Yamamoto 這類日本品牌十分狂熱,在新冠疫情爆發前,有著較高的購買頻率,按他的說法:「我看到自己喜歡的品牌上新並適合自己時就會入手。」


在疫情期間 TAO 仍進行著線上購物,他說:「運輸週期加長了,所以購買頻率與數量較之前是大幅下降的。對於自己喜愛的品牌,在看過 Lookbook 之後心裡就會有數,都有按部就班地購買,只是暫時無法收到罷了,比如我之前預定了 THE NORTH FACE 紫標的單品,現在只能等郵政恢復了。」


我覺得因為疫情隔離在家,加劇了消費觀念轉變。」當問他是否會進行報復性消費時,TAO 說道:「首先明確,我是不會在疫情結束後報復性消費的。我愈發覺得擁有過多衣服或鞋子,花很多時間又挑不好穿什麼,已經成為了一種『負擔』。目前購置單品,我會仔細考慮好是否真的喜歡、是否適合自己,以及單品設計語言的獨立性與可持續性。雖然疫情期間在家很無聊,但我也趁著這個機會好好整理了衣櫥,將之前『衝動消費』的產物掛在了某魚,如果再不清理的話,我的房間大概就快改名叫倉庫了…對於消費而言,我想自己的心態正在逐漸佛系。」


待疫情過後,你會「報復性消費」嗎?

KRIS 潮流行業市場策劃


「 每週都會購入一件潮流類單品 」


與 TAO 有著類似想法的另一位朋友,是在潮流行業內從事市場策劃工作的 KRIS。新冠疫情爆發前,他基本每週都會購入一件潮流類單品。KRIS 同樣認為疫情改變了自己的消費觀念,他說:「疫情結束後我不會報復性消費,這次疫情給我帶來了很多思考,不再侷限於喜歡就買,會考慮各種各樣的因素,也就有了更理性的消費行為。

疫情也讓我對未來產生了更多清晰規劃,不再僅著眼於當下,這一切都使得我的消費觀念慢慢發生著轉變。」故而,KRIS 並沒有在疫情爆發期間進行任何線上購物,而說起以後想購入的單品時,KRIS 說:「最近有在關注 Nike Air Force 1 Low x Supreme 白色款,但感覺現在價格偏高,作為定番款後面也會陸續發售,所以計劃等價格下來一些的時候入手自穿。此外,按照現在情況,很多春夏服飾買來也不一定會穿幾次,我想我不會像疫情前那樣衝動消費了。」


待疫情過後,你會「報復性消費」嗎?

Atlas Content Strategist


「 理性消費,十分感興趣才會入手 」


Atlas 是在外企就職的一位 Content Strategist,平時有著相對理性消費觀念的他,表示只有看到十分感興趣的單品才會入手。本就習慣於在線上進行潮流類單品的購買,所以除了物流變得緩慢了,Atlas 認為在購物頻率上並沒有受到很大影響。「一月底的時候我在 Acne Studio 天貓店購置了一件毛衣,發貨速度受到疫情影響足足等了近一個月,當然這都可以理解。我曾打算從熟悉的代購那裡訂一件 visvim 2020 春夏系列的水滴襯衫,但是擔心國際快遞受影響,畢竟無法接受長時間不確定的等待,最後也就放棄了。」


談及是否會進行報復性消費,Atlas 繼續說道:「疫情過後,我應該會報復性地連吃幾頓烤肉…但是在購置衣物方面,不會有明顯的報復性消費。可能我本來就比較龜毛,在進行潮流類消費前一般會考慮很多問題,像這件衣服我會穿幾次,和我現有的衣服搭不搭等等,以後我應該也會繼續這樣理性消費。其次,疫情讓我有時間重新審視自己已經購買到的單品,如果我能在自己的衣櫥裡發現新大陸,自然也就沒什麼報復性消費的必要了吧。」


待疫情過後,你會「報復性消費」嗎?

小林制浪 公關行業


「 折扣季時會大采購」


小林制浪是參與本次訪談唯一的一位女性朋友,平時喜愛潮流時尚的她每當接近夏天或聖誕跨年季時總會購買很多服飾。當我問到是否有在疫情期間進行潮流單品線上購物,小林制浪說:「完全沒有呢,主要是因為購物焦點的轉移,『保命』和居家類用品幾乎佔據了我的消費主視線。話說為抗疫而下單的明黃色護目鏡,戴起來竟然非常酷,可以算是新年期間我唯一入手的『潮品』了。」而說起報復性消費,小林制浪說:「

我想不僅不會報復性消費,可能還會被消費反手報復呢…畢竟截至今天,投資失利的小林我已經連續兩週『日虧一包』了…」


待疫情過後,你會「報復性消費」嗎?

Lewis 學生


「 逛得多、買得少 」


相較於其他採訪對象, Lewis 心態卻很是樂觀,作為一位澳洲留學生他在假期時早早回到國內,卻在二月份因疫情封鎖邊境而無法回澳洲上學,於是索性申請了網課,安心待在了國內。Lewis 說:「我平時很喜歡逛鞋店和買手店, 不過自己還沒有經濟獨立,所以算是逛得多買得少那類吧。回國期間我也沒有進行任何潮流單品的購買,畢竟現在不太出門,並沒有購買新品的需求。」對於報復性消費 Lewis 則表示:「等疫情穩定了,我肯定會到餐廳裡『報復性』地吃各類美食,至於潮流單品…即使這一季沒買到,在下一季也總會發現很多喜歡的單品不是嗎,我覺得根本沒必要報復性地去買什麼。


待疫情過後,你會「報復性消費」嗎?


僅從我們與五位被採訪者的詳細討論中可以發現,對於潮流時尚類商品而言,它似乎不像是一頓烤肉,一頓火鍋那樣簡單,或能帶來最本能的慰藉。作為非生存必需品,消費者或許很難在相對貴价的產品類別中出現大規模報復性消費,此類細分市場或將難以迅速反彈。


同時,很多人仍然擔心著受到病毒感染的可能性,但從讀者們的留言中不難發現,大家對於未來的消費市場及疫情過後的生活持有相對積極的態度。然而有很大一部分人群除了正常生活開銷仍不願花太多錢在其它方面,甚至正在為工作安全和可能會出現的經濟困難而感到擔憂。在大災難後,人們的普遍情緒仍在試圖從恐慌狀態恢復到平靜,人們所更需要的也似乎是冷靜與療傷。顯然,在中國消費者的心中,這仍是一個十分脆弱的時期。


待疫情過後,你會「報復性消費」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