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时代,反欺诈将面临哪些挑战(一)?

互联网金融时代,反欺诈将面临哪些挑战(一)?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大数据已经被广泛应用起来,可以说拥有数据,就拥有了核心资源,而对于金融行业来说数据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重中之重的。大数据反欺诈已成为互金企业风控的一大利器,它借助反欺诈技术进行信息关联、行为预测,最终阻断欺诈。

有机遇就有挑战,对于互联网金融业务来说,其小额、低成本、低门槛,以及虚拟化的特点,影响了互金的业务形态,同时对互金的风控与反欺诈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互联网金融时代,反欺诈将面临哪些挑战(一)?

结合京东金融发布的《数字金融反欺诈白皮书》总结出一些挑战?

一、数字金融欺诈逐渐表现出专业化、产业化、隐蔽化、场景化的特征。

1、欺诈专业化

数字金融欺诈已经从相对简单的盗号、盗刷发展到当前可以利用尖端技术,如大数据。它的营销方式从遍地开花转变为精确,并增加了更为复杂多样的方式,如传销、兼职赚钱、网上购物退款、财务管理、虚拟货币等。各种欺诈手段结合数字金融、区块链等新词的引入,使得数字金融欺诈更加混乱、难以识别,受害者难以防范。

互联网金融时代,反欺诈将面临哪些挑战(一)?

2、欺诈产业化

与传统诈骗相比,数字金融诈骗通常是有组织的、大规模的、分工明确、合作密切,协同犯罪,形成了完整的犯罪产业链。这条链主要包括开发生产、批发零售、欺诈、洗钱等四个环节。

互联网金融时代,反欺诈将面临哪些挑战(一)?

3、欺诈隐蔽化

互联网等技术的虚拟特性导致欺诈更为隐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异地犯罪,金融诈骗逐渐呈现出流动化趋势,数字金融诈骗不受空间限制,甚至同一诈骗团伙的犯罪分子也来自全国各地;
  • 小额多发,由于数字金融的普遍性和客户服务的下沉,单笔诈骗造成的损失大多在万元以下;
  • 取证困难,数字金融诈骗往往存在窃取号码和身份的问题。仅用传统方法很难获得证据。
互联网金融时代,反欺诈将面临哪些挑战(一)?

4、欺诈场景化

大多数数字金融服务依赖于特定的场景,相应的金融诈骗也呈现出场景化的特征。以网上购物场景为例,数字金融机构可以在网上购物场景的基础上开展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退运险等金融服务。如果买卖双方串通、捏造交易行为,可能会在同一现场发生各种欺诈行为。商家和卖家可以获得虚假交易量和更高的授信额度。购买者可能通过虚假的购买行为从消费金融中获得现金。此外,双方还可以通过退货来骗取运费险。

反欺诈之战不是某一种技术或方法的单打独斗,而是一场集数据、技术和机制于一体的综合防御战。

互联网金融时代,反欺诈将面临哪些挑战(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