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作文困难户”,做好这两点比找个名师强多了

每一个学期,每一个班,我总能遇到好几个写作文“下笔重千斤”的孩子。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点:谈作文色变。看他们憋出来的文字,用词不合理,语句不通顺,别说文采了,能表达清楚就已经不错。

那些“作文困难户”,做好这两点比找个名师强多了

这些孩子面对作文的畏惧心理,用“拉牛上树”来形容再恰当不过。

带着孩子找到我,家长们无一例外都很急切,无一例外带着很高的期望。他们希望孩子跟上我以后,作文水平能突飞猛进,再也不用他们操心。

可是我都一一的,及时地给他们泼了“冷水”。我是一个作文老师,学作文的规律告诉我,世界上没有一条捷径让孩子的作文一步登天,真的没有。期待一个高手老师迅速把孩子作文水平提高的想法,几乎不可能。

实话实说,对这些作文困难户,与其想方设法,费尽心机寻找名师给孩子指导作文技巧,还不如老老实实带孩子做两个基础工作。做好这两点,要比找名师有用多了。

第一点:阅读,阅读,再阅读

那些“作文困难户”,做好这两点比找个名师强多了

阅读是培养文字感的基础,也是唯一的途径。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就算作文不咋滴,但绝对不会有语句不通顺的现象。但凡作文写得好的孩子,十个有九个是爱阅读的,剩下一个是天才,如果你不是天才,那赶紧老老实实看书去。

阅读是文字感觉的积累过程。看多了,你的内心很自然就会形成一定的文字表达意识。动作怎么写,语言怎么写,生气的时候怎么写,高兴的时候怎么写。

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形成异曲同工。一个人出生下来,假如让他处于与世隔绝的环境里,没有人说话,那他绝对不会学会说话。只有从小生活在语言环境中,才有学会说话的可能。文字表达能力的形成也一样,一个从来没看过文字读本的人,很难想象他怎么懂得去组织文字。

同时,什么样的语言环境就会创造什么样的语言表达可能。“狼孩”不会说人话,但是会发出狼嚎,那是他常年生活在狼的环境,特定的环境给他创造了“狼嚎”;一个人从小在英语环境生活的人,说起英语来毫不吃力;从小生活在中国的,学汉语是什么困难事呢?同理可推,从小就处于阅读环境的人,内心已经有了文字表达的意识,学起作文来你觉得会很困难吗?

第二点:练习,练习,再练习

那些“作文困难户”,做好这两点比找个名师强多了

阅读仅仅是给写作提供了积累,为写好作文提供了可能,并非是只要阅读就能写好作文了,就好比只听还不一定会说那样。

小孩学说话,要是不开口一定是说不成句的。最典型的是学英语,要是你不肯开口,永远也只是个哑巴英语。

作文也是这样,如果没有练习,阅读得到的积累也永远停留在内心,是变不成自己的东西的。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家长抱怨,说自己的孩子书看得挺多的,可就是写得不好的原因。记住,只有练习,才能将阅读的积累转化成文字表达能力。

一个人只有不断地说话,那么他的语言能力才能越来越强。文字表达能力同样靠多练习才能熟能生巧。

那些“作文困难户”,做好这两点比找个名师强多了

我给我的学生们准备了一本类似于日记的册子,让他们一周最少要写两篇“文字”。为什么是文字而不是日记?“日记”让老师、家长要求太多了,早就给孩子内心造成了压力,条件反射的会去抵触;“文字”的要求不高,除了不能摘抄,什么都可以写,所看所想,你的烦恼你的喜悦,你的白日梦你的牢骚也行。这么低的要求,让学生消除恐惧,消除抵触心理。有家长疑惑,写成什么样的没有限制,那不是作文的要求啊。对,我们不是写作文,我们仅仅是“练习”,能下笔去写就是好事。写多了,自然而然的就能得到锻炼,文字表达顺溜了,还害怕写作文吗?

记住,要学好作文首先不能靠名师,基础的东西得先靠自己,有了不错的文字表达能力,才能领会、实践名师的作文技巧。再次提醒——阅读阅读再阅读,练习练习再练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