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長寒假即將結束,老師家長教會孩子這一點,勝過學會更多知識

超長版寒假即將結束。

昨天,上海市、河北省、廣東省相繼公佈了開學時間。截止4月9日,全國除湖北、北京外,29省市明確了開學時間。

這場因疫情帶來的超長版寒假即將結束,對於老師和家長來說,除了自我反思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考慮,一場疫情過後,應該教會學生什麼,讓他們不枉接受這場疫情的洗禮。


超長寒假即將結束,老師家長教會孩子這一點,勝過學會更多知識


《菜根譚》裡寫到:每臨大事有靜氣,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我們不妨靜下心來認真考慮,我們從這場疫情中究竟要讓孩子學會什麼。

在當今喧囂的世界裡,我們要讓孩子懂得寧靜致遠,學會慎獨,能夠自律。

首先要讓孩子能靜下來,適應這份安寧。

一場疫情徹底打亂了人們的生活節奏,整個世界彷彿一下子按下了暫停鍵,原本喧囂的世界,變得寧靜中帶了份壓抑。

世界本已難以安靜下來,熙熙攘攘的大千世界,燈紅酒綠,熱鬧中夾雜著浮躁甚至狂躁。滾滾紅塵中,不少人追名逐利,塵囂日上。生活在這樣大環境裡的孩子也一直處在一個“目不暇接”、“精神亢奮”的精神狀態中。

當一切戛然而止,我們的孩子一時無法接受,他們無所適從,百無聊賴,甚至有的孩子抑鬱了。


超長寒假即將結束,老師家長教會孩子這一點,勝過學會更多知識


此時家長要自己先靜下來,放下手機,關掉電視,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交流溝通,瞭解他們他們內心的焦慮和煩躁,適時加以疏導,必要的時候給以心理輔導。

而此時老師特別是專業心理老師,更要給孩子以專業心理輔導,排解他們內心的焦慮和煩躁,排除各種不良情緒,使他們心理上得以平衡,保持良好心理和精神狀態。

讓孩子能接受、適應這份寧靜。


超長寒假即將結束,老師家長教會孩子這一點,勝過學會更多知識


其次,在寧靜中讓孩子學會思考

作家馬德說:一個人的靈魂,只有在獨處中,才能洞見自身的澄澈與明亮,才能盛享到生命的葳蕤與蓬勃。

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學會經歷獨處的成長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才能學會思考,學會思考是孩子成長的必然過程,不會思考,沒有自己的思想的孩子永遠長不大,永遠不會成熟。

當你的孩子能靜下心來了,對於自己學習、生活中的問題有了自己的見解,有了自己的看法,而不是渾渾噩噩,隨波逐流,隨大流盲從了,就說明孩子長大了,把迷失在喧囂塵世裡的自己找回來了。


超長寒假即將結束,老師家長教會孩子這一點,勝過學會更多知識

學會自律,培養專心做事的習慣。

適應了打破常規後的寧靜的環境,學會了在寧靜中思考後,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學會自律,培養學生專心做事的習慣。

一場疫情,讓孩子在家上了兩三月的網課,在上網課的過程中,能不能自律已經成為學生成績好壞的分水嶺。

家裡信號不好,一直跑到山頂上,在皚皚白雪中一手拿手機,一手做記錄;走了近一小時的山路,才能找到一處能收到網課信號的崖壁,一學就是五六個小時;家裡不能上網,就到村部院子、鄰居家房頂上“借網”學習,堪稱現代版的“鑿壁偷光”……

這些孩子能嚴格自律,而又有多少孩子,被窩裡釘釘簽到,一邊開著網課,一邊玩著遊戲。


超長寒假即將結束,老師家長教會孩子這一點,勝過學會更多知識


能不能學會自律,無論現在還是將來,都是孩子能否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

所以在學習時讓孩子獨處,獨立思考、獨立解題、獨立完成作業;在休息室讓他發發呆,愣愣神;即便是玩耍,也讓孩子自己琢磨,自己玩得高興。

培養孩子這些習慣比讓孩子多學多少文化知識要重要得多。


超長寒假即將結束,老師家長教會孩子這一點,勝過學會更多知識


一場疫情過後,要讓孩子懂得:學會自我管理,是對自己最好的負責;學會自律,是對自己最好的善待;學會獨處,則是對自己最好的熱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