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3.0:資產上鍊將助攻實體經濟未來?

如果從區塊鏈相關話題中選出一個最富爭議性的,“資產上鍊”無疑會成為熱門候選。如何通俗易懂的解釋這個名詞?它能解決目前資產流通中的哪些問題?資產上鍊行業已經發展到了什麼階段?目前行業面臨的問題有哪些?它應該被定義為“資產證券化”還是“資產數字化”?

近日,起風財經採訪到清華學生區塊鏈協會創始人、哈希未來CEO賈英昊。

“可以看做是一種‘登記制’”

資產上鍊,即把資產的信息、權益和流通映射到區塊鏈上。通俗來講,就是用區塊鏈的技術去登記資產的信息、產權以及交易方式,從而把資產與區塊鏈上的Token(通證)進行一個有效連接。

區塊鏈3.0:資產上鍊將助攻實體經濟未來?

“區塊鏈技術是一個公開透明的、可被信任的賬本,它賦予了比特幣非常好的流動性,是轉賬成本極低、到賬速度極快、交易摩擦最小、欺詐行為最少的一種金融記賬工具。由於現實中的資產流通存在登記確權等種種問題,使得人們想要過戶個房子或者專利過程都異常複雜。資產上鍊就是要利用類似於比特幣等通證的特性來解決這些問題,其核心即將鏈下資產映射到鏈上。”

賈英昊表示,資產上鍊主要是解決交易過程中存在的流轉記賬和防偽溯源的問題。他以實體資產中的不動產和數字資產中的藝術品為例進行了分析。

“而數字藝術品在流通中被造假的可能性更高。不動產的實物造假最起碼還需要些成本,但數字藝術品如3D畫作或者個性視頻等都是很容易被複制的,而其申請專利或者版權相對困難,資產上鍊卻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賈英昊解釋道,這種數字藝術品必須要以一種開放型的、標準化的、社區認可的形式實現快速的上鍊,從而得到一個快速的確權,這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種“登記制”,時間戳和簽名足以證明是誰最先上傳的。一方面可以作為司法存證的證據收集,另一方面也是圈子內部的認可,而在流轉過程中,只有把通證和商品同時進行授權,購買者才能夠進行使用。

區塊鏈3.0:資產上鍊將助攻實體經濟未來?

對於資產上鍊的意義,賈英昊認為,根據科斯定律(有效市場理論),當確認產權的成本和交易成本趨近於零的時候,資源會自動的向最優配置的方向進行移動,這個定律同樣適用於金融行業,資產上鍊讓資產流通的成本趨近於零,最優的資源配置將提升整個社會的生產效率,從而反向帶動整個生產力的提升。

“各國司法實踐落後於產業實踐”

談及資產上鍊行業存在的問題,賈英昊表示,目前的發展還處於最早期的階段,面臨三大困局:

其一,基礎設施較差。

現存的公鏈的容量和運轉速度目前都遠遠達不到資產上鍊的要求,他認為可以通過主網的完善以及跨鏈技術的提升來解決這一問題,“當需要我提升運轉速度和低手續費時,就採用EOS,需要更大程度去中心化時,就採用以太坊,取各家之長來彌補技術短板。”

其二,各國政府法律法規上的空白。

目前資產上鍊大部分是通過信託或抵押這種遵從民事法的方式去進行區塊鏈上的產權存證,但是能否得到像基本法或產權法等法律的認可尚不可知。換句話說,國家認可區塊鏈上產生的通證憑證作為產權記錄的一個重要條件,對於產業的發展是很重要的。其表示,目前各國的司法實踐遠遠落後於產業實踐。

其三,缺乏真正的優秀團隊和商業落地範例。

產品給用戶以方便或者收益,就會提升用戶的增長率和留存率,如果產品沒有解決實際問題,即便性能再好政策再支持也是用戶了了,需求驅動下行業才會進步。他認為,資產上鍊的大方向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是對於確定每類資產合適的上鍊模式是有一定難度的,優秀的設計和開發團隊是助力。

針對現在的司法制度的不完善,哈希未來將通證憑證與信託協議結合在一起,賈英昊以泰國房產的項目為例,簡述了這個舉措。

區塊鏈3.0:資產上鍊將助攻實體經濟未來?

“我們將房子的產權放在一個信託公司的非特定對象的信託協議當中,轉移給未來持有通證憑證的人,通證在鏈上的轉移像錢包的資產流通一樣是暢通無阻的,在兌換環節是由之前的一個成熟的法律框架信託協議去實現的,這也就巧妙的規避了每次都要進行一個鏈上和鏈下認證的問題。”

賈英昊表示,整體來看,境外的一些小國在立法進度上是超過大國的。俗話說,“船小好掉頭”。“目前在香港、老撾和柬埔寨,已經針對資產上鍊形成了完整閉環的司法體系。我們在老撾拿到了當地的國家交易資產牌照,從最高立法上就保護了資產上鍊的行為。”

但從未來來看,他認為天下趨勢浩浩湯湯不可動搖,大國的監管態度一定會進行轉變。“如果這個技術真的能提高生產效率,造福於各方利益相關者,那它最終一定會被各國接納。”

“從互聯網法院和最高法院近期的幾起案例可以看出中國司法態度的轉變。其一,儘管法院沒有承認TOKEN(通證)的貨幣屬性,但卻承認了它的商品屬性。其二,最高法院公開承認了區塊鏈作為合同存證的司法作用。儘管中國的法律還沒有形成完整閉環的司法體系,但是也同樣有讓人欣喜的司法進步。”

“資產上鍊不是狹隘的‘資產證券化’”

“資產上鍊”一詞隨著區塊鏈逐漸步入大眾視野開始流行,究竟應該被定義為“資產證券化”還是“資產數字化”是其比較大的一個爭議點,業界對此眾說紛紜。

談及此,賈英昊認為資產上鍊並不是狹隘的資產證券化。

首先,從表現形式上來看,證券化是一種中心化審計登記發行的一種行為,而資產上鍊一定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佈式的、開放型的、協議型的這麼一種行為,它是普惠的,某些權利機構或者個人無法實施壟斷。

其次,從最終效果上來看,證券化只是把一種商品當作一個股權產品去進行分割買賣,就像上市公司分割股權出售給眾多散戶,這中間會存在很多問題,如代理人成本、標價不合理、頻繁變動割韭菜等等。而資產上鍊的核心作用則是確權和流通,它致力於從產權根兒上去進行產權保護。除此以外,其增加流通的方式不只有分叉一種,也包括智能合約自動交換、智能抵押、可信流轉等。

區塊鏈3.0:資產上鍊將助攻實體經濟未來?

談及國內資產上鍊行業的發展情況時,賈英昊表示,從全球範圍來看,中國的資產上鍊商業已經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績,比較靠前的團隊包括哈希、比原等。但對比國外的話,中國如果想要在資產上鍊這個浪潮中撥得頭籌還需要繼續加大投入,因為國外團隊因為資本的助推發展相對更加迅猛。同時他還表示,未來三到五年的時間裡資產上鍊行業會有一個大爆發,從各國對STO的重視程度上就可以看出來。

“區塊鏈3.0是資產上鍊”

“我認為3.0就是資產上鍊。”賈英昊篤定的說到。“1.0是電子現金,2.0進行了智能合約的開發,3.0不會只停留在區塊鏈小範圍的自嗨,必定要深入到實際的實體經濟當中,最首當其衝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鏈上和鏈下如何進行信息、權益以及可編程交易屬性的流通。”

儘管他如此自信,但未來究竟如何還有待於時間的檢驗。而資產上鍊究竟能不能得到大國的認可,何時得到認可,也都尚需靜待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