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鹏丨要做共享经济,你得明白“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按语:创建1万家智知集商业演讲俱乐部,培养1万名智师,是智鹏十年人生战略的B点,我们一起去实现。

智鹏丨要做共享经济,你得明白“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最近可以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共享度假小院的消息见诸报端,这是一种结合市场刚需打造的城市家庭归园田居、享受共享度假生活方式的第二居所。看来共享经济仍然是未来市场资源整合的重头戏。

共享经济时代,让每个人开始触摸到生活的便利。过去笔者一直以为共享经济的参与者都是过剩资源、中间平台和终端消费者。一些新商业平台的举措,让共享经济这一新经济模式在表现形态上有了新的延伸,参与者成了公司、企业群体,制造商和应用服务商变成了一个新的组织化的“屌丝”群体。

这突破了共享经济鼻祖罗宾·蔡斯提出的共享经济三个理论基础的范畴,即所谓的“过剩产能+共享平台+人人参与”,进化出共享平台+全新产能+企业“屌丝”参与的新结构。

那么共享经济的理论基石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共享平台创造了一个“我为人人”的中间媒介,把过剩资源的拥有者,无论这个资源是房屋、车辆,还是其他的东西,分享给需要这些资源的消费者。平台为消费者创造了价值,消费者获得了低于市场价格的实惠。平台同时为过剩资源的拥有者创造了价值,为闲置资源找到了顾客。平台在获得大数据的同时,获得了佣金收入,于是就成了“人人为我”。

云计算、大数据、宽带网络与智能移动终端的聚合,催生了Uber、滴滴、共享单车、Airbnb等一批让人耳熟能详的新经济业态。像滴滴目前感觉还是共享经济的一种,但更多的自营专车开始上路,已经变成混合共享经济,不再单纯。

智鹏丨要做共享经济,你得明白“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共享单车平台最初立足私人自行车的共享,结果根本无法满足整个市场迅速发展的需要,所以现在共享单车,说是共享却没有第三方“过剩资源”的参与。共享平台和单车资源都是公司的,只解决了自有资源的合理分配的问题,挤压的是私人购车行为。所以这虽然为新经济,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享经济。

我认为,只要共享平台背离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一共享经济的理论基石,就会背离共享经济的初衷,而变成贪婪的攫取者,最终会自掘坟墓,自取其辱,自我毁灭。就算这些所谓的共享平台活着,也只是披着共享经济的外衣,最终是披着羊皮的狼。

在我的经历中,无论是滴滴专车还是易到专车,都大量出现了专车驾驶员到达预定位置后,要求取消预订的行为,因为他们不愿意交平台费。而订车者因为可以少支付费用,哪怕是十块钱,也愿意接受这样的条件,于是,平台的使用双方都出现了背叛行为。打车平台在高峰期数倍的加价行为,也背离了共享经济的基石,可以说人神共愤。特别是打车平台取得了垄断地位后,资本贪婪的本性就显露无疑。

而共享经济真正的福利在于你不需要拥有一辆车一套房的所有权,但是你在世界上大多数的地区随时随地的有房住、有车开,付出的却是微小的代价。如果共享的代价是使用成本的上升,这还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吗?

共享经济存在的意义,也在于重新定义资源的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因为共享经济的参与者在本地是资源的所有者、经营者,但在异地他又会变成资源的使用者,这样才能通过“我为人人”,实现“人人为我”。这是不是共产主义的另外一种实现方式呢?

所以真正的共享经济是使新的价值得以创造,“我为人人”是一种付出,“人人为我”变成了巨大的回报,所以越付出就会越拥有。当我的付出可以获得全世界价值的时候,过多的占有就变得不再重要了。人性的贪婪因为共享而得到收敛。

智鹏丨要做共享经济,你得明白“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我隐约感到,共产主义这一模糊的概念会因为共享经济时代的来临,而变得清晰起来。想要在共享经济里面寻找到价值创新的创业者,就要非常认真的观察哪个领域的资源配置不合理,但又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过剩资源。

这些资源无论是在政府,还是公司手里,还是在私人手里,你只要能建一个平台化的运营模式,让人人都可以通过共享的模式,让这些过剩资源发挥出自身的价值,从而推动该领域的资源使用优化。谁在创造出新的社会财富的同时,创造出新的社会价值,谁就可能开创一个全新的伟大的企业。

2017年百度公司开放无人驾驶技术,尝试构建无人驾驶共享平台。目的是让汽车制造商和应用服务商通过免费平台构建自己的自动驾驶系统,创造新的产能与市场需求,使终端产品成本大大降低,使无人驾驶的交通工具可以迅速普及,最终消费者又成为百度平台的粉丝。最终能否成功尚待观察。其思路没有问题,先有百度公司“我为人人”,才有平台使用者“人人为我”。

相信未来二十年三十年,在更多的领域,无论是生产制造、教育、交通运输、媒体、远程医疗等无数领域,都可以实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新经济模式。

所以我相信共产主义终将会实现。


想深度了解智知集商学院及线上线下俱乐部的合作模式请私信智鹏老师。

↓↓加入智鹏创业智慧圈子,每日分享干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