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論集萃 · 筆勢:立姿取勢,氣貫神足

”一詞在日常生活中並不陌生,平時所說的形勢、氣勢、勢力、勢不可擋、因勢利導等等,都使用了勢的概念,可見勢在人們生活中的適用範圍是極其廣泛的。

勢的含義有有力和動態兩項,這可用作筆勢的勢字的含義。筆勢不僅僅是筆力,也不能單理解為筆畫有動態。勢字和筆結合在一起,應該理解為:在筆下出現的點畫形態,應具有內含的力度,應具有動態。筆力的力,是筆下出現的筆畫形態,給人以遒、勁、厚、健的感受。而遒、勁、厚、健的筆畫形態如果是筆筆自顧自的,筆畫之間氣息不相通,便是無神的,也不能被稱之為筆勢。筆勢必須具備有力、有動態(氣息相通,有神)兩個方面,所以它的要求遠比寫出筆畫形態要高。有不少臨習的人,臨習筆力遒勁的字,筆畫形態寫得像而準,但由於缺乏動態,儘管筆畫看上去筆筆有力,但整字仍然是無勢的。主要原因在氣斷神消,力也無所依附。

書論集萃 · 筆勢:立姿取勢,氣貫神足

我國古代的先哲們。很早就認識到客觀世界中勢的存在,將其放在重要的位置匕加以研究、考察。還成功地將勢所攜帶的巨大能量引發出來,訴諸於社會各個領域的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作為造型藝術的中國書法,從它的實踐和產生理論的初始階段,就十分重視書寫過程中“勢”的營造和運用。康有為在其所著《廣藝舟雙揖》中,列舉了古代書家對勢的論述。康氏以軍事家打仗,在臨戰之前就將自己的軍隊擺在不敗的位置上和拳師在對拳時,善於利用雙方力量的總體走向為例,來比喻書法只有注重對勢的把握。才有取得成功的主動權。

書論集萃 · 筆勢:立姿取勢,氣貫神足

1

作字貴有姿,尤貴有勢。有姿則能醒人眼目,有勢則能攝人心神。否則味同嚼蠟矣。譬如美人有色無姿,則不能動人。

----清.王墨仙《書法指南》

2

夫作字之勢,飭甚為難,鋒恬來去之則,反覆還往之法,在乎精熟尋察,然後下筆。

----東晉.王羲之《筆書論十二論》

3

夫任筆成形,聚墨為勢,漫作偏欹之相,妄呈險放之姿,疏縱無舊,輕浮鮮著,風斯下矣,復何齒哉。

----明.項穆《書法雅言》

4

作字以精,氣神為主。落筆處要力量,橫勒處要波折,轉捩處要圓勁,直下處要提頓,挑趯處要挺拔,承接處要沉著,映帶處要含蓄,結局處要回顧。

---清.朱和羹《臨池心解》

5

故討論體勢,奇偶為無先。凝重多出於偶,流美多出於奇。體雖駢必有奇以振其氣勢;雖散必有偶以植其骨。

----清.包世臣《藝舟雙楫》

6

夫得射法者,箭乃端而遠,用近則中物而深入,為勢有餘矣;不得法者,箭乃掉而近,物且不中,入固不深,為勢已盡矣。

----唐.張懷灌《六體書論》

7

凡作字者,首寫一字,其氣勢便能管束到底,則此一字便是通篇之領袖矣。

----戈守智《漢溪書法通解》

8

蓋謂大字則欲如小書之詳細曲折,小字則欲具大字之體格氣勢也。

----南宋.陳棲《負暄野錄》

9

作字須有 操縱。起筆處,極意縱去;迴轉處,竭力騰挪。自然結構穩愜,所謂百丈遊絲在掌中也。

----清.朱和羹《臨池心解》

書論集萃 · 筆勢:立姿取勢,氣貫神足

筆勢與筆法

近代沈尹默先生,第一次將筆法、筆勢、筆意三者區分開來,加以淦釋。在他的《書法論叢》中,用了大量的筆墨闡述了筆法與筆勢的區別。看過沈老的文章後,可以得出這樣的印象:一、勢是點畫特殊形態寫法的單行規則;二、勢是變化的,是活的;三、勢是虛的。

筆勢是抽象而又具體的。抽象在“意”,具體在“形”。因此說,筆勢的外在表現是通過“形”來具體、生動地表現出來的。因形生勢,因勢立形,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筆法是任何一種點畫都要運用著它,即所謂“筆筆中鋒”,是必須共守的根本方法,筆勢乃是一種單行規則,是每一種點畫各自順從著各具的特殊姿勢的寫法。二者本來是有區別的。但是前人往往把“勢”也當做“法”來看待,使人認識淆亂,無所適從。

比如南齊張融,善草書,常自美其能。蕭道成(齊高帝)嘗對他說:“卿書殊有骨力,但恨無二王法。”他回答說:“非恨臣無二王法,亦恨二王無臣法。”又如米元章說:“字有八面,唯尚真楷見之,大小各自有分,智永有八面,已少鍾法,丁道護、歐、虞,筆始勻,古法亡矣。”以上所引蕭道成的話,實在是嫌張融的字有骨力,無丰神。二王法書,精研體勢,變古適今,即雄強,又嫵媚,張融在這點上,他的筆勢或者是與二王不類,並不是筆法不合。

米元章所說的“智永有八面,已少鍾法”,這個“法”字,也是指筆勢而言。智永是傳鍾、王筆法的人,豈有不合筆法之理,自然是體勢不同罷了,這是極其顯明易曉的事情。筆勢是在筆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不過因時代和人的性情而有肥瘦、長短、曲直、方圓、平側、巧拙、和峻等各式各樣的不同,不象筆法那樣一致而不可變易。因此必須把“法”和“勢”二者區分開來理會,然後對於前人論書的言語,才能弄清楚他們講的是什麼,不致於迷惑而無所適從。

書論集萃 · 筆勢:立姿取勢,氣貫神足

10

姿之於字,寧失之拙,勿傷於巧;寧失之醜,勿傷於媚。

----清.王墨仙《書法指南》

11

作字之勢,在乎精思熟察,然後下筆。

----東晉.王羲之《筆勢論》

12

平者,穩重也。側者,取勢也。

----清.馮武《書法正傳》

13

遲以取妍,速以取勁,先必能速,然後為遲。若素不能素,而專事遲,則無神氣;若專事速,又多失勢。

----宋.姜夔《續書譜》

14

古人書有定法,隨字形大小為勢。

----清.包世臣《藝舟雙楫》

15

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及其連者,氣候通其隔行。

----唐.張懷灌《書斷》

16

形不變而勢所趨背各有情態。勢者,以一為主,而七面之勢傾向之也。

----元.陳繹曾《翰林要訣》

17

奇即連於正之內,正即列於其之中。正而無奇,雖莊嚴沉實,恆樸厚而少文。奇而弗正,雖雄爽飛妍,多厲而乏雅。

---明.項穆《書法雅言》

18

凡落筆結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勢遞相映帶,無使勢背。

----東漢.蔡邕《九勢》

書論集萃 · 筆勢:立姿取勢,氣貫神足

筆勢與永字八法

用筆之法既明,就要講結字。結字不外八種點畫的佈置。前人說明“八法”的文字甚多,不是過於簡略,就是繁蕪難曉,現在且採取兩篇,以明要義。〔禁經〕雲: 八法起於隸字之始,自崔、張、鍾、王傳授所用,該於萬字,墨道之最不可不明也。隋僧智永發其旨趣,授於虞秘監世南,自茲傳授遂廣彰焉。李陽冰雲,昔逸少攻書多載,十五年偏攻永字,以其備八法之勢,能通一切字也。八法者,永字八畫是矣。

一.點為策。

二.橫為勒。

三.豎為努。

四.挑為趯。

五.提為策。

六.撇為掠。

七.短撇為啄。

八.捺為磔。

“側”不得平其筆,當側筆就右之;“勒”不得臥其筆,中高兩頭下,以筆心壓之;

“努”不宜直其筆,直則無力,立筆左偃而下,最須有力,鬚髮勢而卷筆,若折骨而爭力;

“趯”須蹲鋒得勢而出,出則暗收,又云,前畫卷則斂心而出之;

“策”須斫筆背發而仰收,則背斫仰策也,兩頭高,中以筆心舉之;

“掠”者拂掠須訊,其鋒左出而欲利,又云,微曲而下,筆心至卷處;

“啄”者如禽之啄物也,立筆下罨,須疾為勝,又云,臥筆疾罨右出;

“磔”者不徐不疾,戰行,欲卷,復駐而去之,又云,立筆戰行,翻筆轉下而出筆磔之。

點者,字之眉目,全籍顧盼精神,有向有背,隨字異形;

橫、直畫者,字之體骨,欲其堅正勻淨,有起有止,所貴長短合宜,結束堅實;

撇、捺者,字之手足,伸縮異度,變化多端,要如魚翼、鳥翅,有翩翩自得之狀;

挑、豎鉤者,字之步履,欲其沈(音沉)著,或長,或短,或向下,或向右,或向左,或輕出而稍斜,或隨衄(頓)而峻發,各隨字之用處;

轉、折者,方圓之法,真多用折,草多用轉。 折欲少駐,駐則有力;轉不欲滯,滯則不遒。然而真以轉而後遒,草以折而後勁,不可不知也。

懸針者,筆欲極正,自上而下,端若引繩;若垂而復縮,謂之垂露。故翟伯壽問於米老曰:“書法當如何?”米老曰“無垂不縮,無往不收。”此必至精至熟,然後能之。古人遺墨,得其一點一畫,皆昭然絕異者,以其用筆精妙故也。大令以來,用筆多尖,一字之間,長短相補,斜正相往,肥瘦相混,求妍媚於成體之後,至於今尤甚焉。 《藝苑菁華》載有後漢蔡邕《九勢》一篇,雖不能明其必出於伯喈之手,但是足與前說相參證。

書論集萃 · 筆勢:立姿取勢,氣貫神足

19

寫字要有氣。氣須從熟得來,有氣則自有勢。大小長短,高下欹整,隨筆所至,自然貫注,成一片段。卻著不得絲毫擺佈,熟後自知。

----清.梁同書《頻羅庵論書》

20

放縱宜存氣力,勢筆取勢。

----東晉.王羲之《筆書論十二章》

21

疾若驚蛇之失道,遲若淥水之徘徊。緩則鴉行,急則鵲厲,抽如雉啄,點如兔擲。

----蕭衍《草書訣》

22

夫書勢法,猶若登陣,變通正在腕前,文武貴於筆下,出沒須有起伏,開瞌籍乎陰陽。

----清.馮武《書法正傳》

23

觀其筆勢生熟,姿態端妍,概可變矣。

----明.項穆《書法雅言》

24

簡緣雲:八體之中有疾有澀。宜疾則疾,不疾則失勢;宜澀則澀,不澀則病生。疾徐在心,形體在字,得心應手,妙出筆端。

----清.馮武《書法正傳》

25

須是字外有筆,大力迴旋,空際盤繞,如遊絲,如飛龍,突然一落,去來無跡,斯能於字外出力,而向背往來,不可端倪矣。

----清.王澍《論書剩語》

26

氣韻生動與煙潤不同。世人妄指煙潤遂為生動,何相謬之甚也!蓋氣者,有筆氣,有伯氣,有色氣,俱謂之氣;而又有氣勢,有氣度有氣機,此間即謂之氣韻,而生動處又非韻之可代矣

27

當其下筆風雨快,筆所未到氣已吞。

----宋.蘇軾

書論集萃 · 筆勢:立姿取勢,氣貫神足

筋連絡布、氣通血流

要講筆勢,是避不開筋連絡布、氣通血流這一要求的。對於初學者,只提筆筆貫氣的要求。能做到筆筆貫氣,隨著用筆的越來越馴熟,便應明確提出“筋連絡布、氣通血流”的要求,使筆畫與筆畫、字與字之間都有緊密的聯繫。楷的聯繫是氣(這裡所說的楷指所有楷化的書體),行、草的聯繫是形和氣。

凡是筆筆貫氣(或形連)而流暢、自然的,那麼通行通篇便屬筋連絡布、氣通血流的作品。在書法藝術語裡,通常叫“行氣”。這裡“行”有兩個讀音,一是行路的行,動詞,表示氣息流通;現在上海有另一讀音,讀行列的行音,叫“行氣”,指行間的氣息流通,兩個都可通。

筋連絡布,氣通血流,有行氣的作品,點畫是具有動態的,在靜中見動(如楷)或在動中見動,意指在潺潺的流水中,也偶爾可見急流或旋流,為行書、草書。靜中見動的,如“容 ”字、如“塗”字都有跡可尋。再如“雲”中的兩點,如“儀”字的上兩點,“禾”字的上橫和戈鉤的三筆,只要稍為琢磨一番,便可看出動態。

作為“筆勢”,這只是一個方面,它只是動態的一面,還沒有說明富含內力的一面。

一支綿軟的毛筆,即使是最強的硬毫,比起硬筆,它還是軟的,如何表現力呢?如果不懂得運筆的道理,即使最硬的物體用來寫字,也表現不了力,懂得運筆的道理,便是最軟的筆,也能表現出力。沒有內力的筆畫,即使最具動態,也如蛛絲在風中飄曳、炊煙在空間散淡。

書論集萃 · 筆勢:立姿取勢,氣貫神足

28

以正為奇,故無奇不法;以收為縱,故無縱不擒;以虛為實,故斷處皆連;以背為向,故連處皆斷。學至解得連處皆斷,正正奇奇,無妙不臻矣。

29

能用拙,乃得巧;能用柔,乃得剛。

----清.王澍《論書剩語》

30

北朝人書,落筆峻而結體壯和,行墨澀而取勢排宕,萬毫齊力故能峻,五指齊力故能澀。

----清.包世臣《藝舟雙楫》

31

六法中原以氣韻為先,然有氣則有韻,無氣則板呆矣。氣韻由筆墨而生,或取圓渾而雄壯者,或取順快而流暢者,用筆不痴不弱,是得筆之氣也。用墨要濃淡相異,乾溼得當,不滯不枯,使之氣欲吐,是得墨之氣也。不得此法,淡雅則枯澀,老健則重濁,細巧則怯弱矣,此皆不得,氣韻之病也。

----清.唐岱《繪事發微》

32

大山之裡麓多直出,然步之,則措足皆曲,若積土為峰巒,雖略具欺起伏之狀,而其氣皆直。曲直之說至顯,而以為愚人不知,則其理正道於書。

----清.包世臣《藝舟雙楫》

33

夫斫戈之法,落竿峨峨,如長松之椅溪谷,似欲倒也,復似百鈞之弩初張。處其戈意,妙理難窮。放似弓張箭發,收似虎鬥龍躍,直如臨谷之勁松,曲類懸鉤之釣水。

----東晉.王羲之《筆書論十二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