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山新作:《麻雀詩意圖》組圖

舒山先生近日做了一組《麻雀詩意圖》,與諸君共賞。

舒山新作:《麻雀詩意圖》組圖

誰言翼短不博天

釋文:誰言翼短不博天,且看白鴿送信箋。志小哪知鴻鵠意,一生註定寄屋簷。

一:自古麻雀遭鄙夷被嘲諷“胸無大志”

在禽鳥家族中,麻雀極為普通。它身材瘦小,其貌不揚,既沒有孔雀、錦雞那樣斑斕炫目的羽毛,也沒有畫眉、八哥那樣婉轉動聽的歌喉。跟丹頂鶴、雄鷹等高大上的鳥類相比,就更不值一提了。

自古以來,人們常以鄙夷的眼光看待麻雀,用嘲諷的語氣評論麻雀,如“燕雀安知鴻鵠之志”“萬雀不及一鳳凰”等。

據《戰國策》記載,楚大臣莊辛曾以黃雀不知隨時有危險為例,諷刺楚襄王不思進取。莊辛說:“(黃雀)俯噣白粒,仰棲茂樹,鼓翅奮翼,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也。不知乎公子王孫,左挾彈,右攝丸,將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類為招。。”

《呂氏春秋》也有一則寓言:“燕雀處一屋之下,子母相哺,呴呴然其相樂也,自以為安也。灶突決,火上,棟宇將焚,燕雀顏色不變,不知禍將及也。”麻雀身上貼滿了“胸無大志”“貪圖安逸”“目光短淺”等標籤。

舒山新作:《麻雀詩意圖》組圖

因羨春光覓遠方

釋文:因羨春光覓遠方,才停一樹又奔忙。風寒翎羽聲聲亂,破草屋簷飲寒霜。

二:麻雀象徵著"加官進爵"的意思

古代爵雀相通,隨著語言和語音的變遷,這種文化記憶有時會被人們淡忘。如現在的普通話,“雀”與“爵”雖發音相近,但不完全相同。而在粵語中,其發音則完全相同,故嶺南地區仍延續了這種文化。

如廣州陳家祠後進大廳的龕罩臺座雕,有一“榴開雀聚”圖,以石榴喻多子,以雀喻爵,寓意多子多孫,官居高爵。在北海老街的建築上,仍可清晰見到“鹿雀聚會”壁畫,圖中,一隻梅花鹿正回頭望著枝頭上的雀鳥,寓意“爵祿雙全”。

舒山新作:《麻雀詩意圖》組圖

寒雀喧喧凍不飛

釋文:寒雀喧喧凍不飛,繞樹空啅末開枝。多情好與風流伴,不到雙雙燕語時。

三:有時候也象徵著“自由”和”勤奮”的意思

麻雀可以到處飛到處叫,可以用來象徵著自由。尤其是麻雀與蟲子的組合,把麻雀善除蟲害的一面形象地展現出來,使人們對麻雀更加喜愛。也有人把麻雀象徵為“勤奮”。

舒山新作:《麻雀詩意圖》組圖

青帝回與雲飄緲

釋文:青帝回與雲飄緲,鮮鮮金雀來飛繞。

四:還有祥瑞的意思

《陳留耆舊傳》載:“圉人魏尚,高帝(漢高祖)時為太史,有罪系詔獄。有萬頭雀,集獄棘樹上,拊翼而鳴。尚佔曰:‘雀者爵命之祥,其鳴即復也,我其復官也。’有頃,詔還故官。”《異苑》載:“陳留魏肇之,初生,有雀飛入其手,佔者以為卦爵之祥。”

舒山新作:《麻雀詩意圖》組圖

麻雀詩意圖

五:麻雀與繪畫

唐宋以後,花鳥畫成為傳統繪畫一大分支,麻雀的形象又頻繁出現在繪畫上。比較著名的作品有《山鷓棘雀圖》《寒雀圖》《竹雀圖》《竹雀雙兔圖》等。近現代畫家任伯年、丁寶書、徐悲鴻等都非常擅長畫麻雀。

鳥離不開樹,故無論是繪畫作品或其他藝術品,麻雀的形象總是以各種樹為伴,如梅、松、竹、柳、芭蕉等。如梅樹與麻雀的組合,意為“梅雀爭春”,竹子與麻雀的組合寓意“節節上升”“加官晉爵”等。

尤其是麻雀與蟲子的組合,把麻雀善除蟲害的一面形象地展現出來,使人們對麻雀更加喜愛。如丁寶書的《野雀秋蟲圖》就生動地再現了這一幕,畫中兩隻野雀居高臨下,一隻立於枝上,一隻俯衝欲啄。下面一隻小蟲子只顧埋頭啃葉子,不知道自己危在旦夕。

舒山新作:《麻雀詩意圖》組圖

舒山先生

舒山(1942.12.1),生於河南省寶豐縣書香世家。姓葉名建民,字逢春,號中原農夫,筆名舒山。 前半生,遊於藝,浪跡天涯,食大地冷暖,品人間酸甜,吸自然靈秀,化筆墨樂章,38歲成家; 後半生,研於藝,晝夜探索,懂前賢之道,通大師風範,揚民族文化,建書畫奇勳,70歲移居北京。

舒山在國畫方面提出這樣的觀點:“以諸子精華為基,拜自然萬象為師。化前賢筆墨奧妙,於無為處而為之。”值得一提是:葉先生說的“無為”,既不是老子所說的的“無為而治”,也不是今人說的“無所而不為”,而是有所指的,“在無為處而為之”。既要在通曉中國繪畫歷史的基礎上,善於發現前人的長處,總結前人的經驗,把前人的精妙之處學到手,為己所用。同時,也要有敏銳的眼光發現前人在畫史中留下的空白。用葉先生自己的話說是:“拾遺補缺”。這個“缺”就是“空白”。先生要用畢生精力,加以補之。“補缺”就是建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