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只是婚姻的一种礼节,并不是婚姻的终点,我们应抵制天价彩礼

说到婚姻,大家最先想到的无疑就是彩礼,从70年代的手表、缝纫机和自行车到80年代的冰箱、彩电和洗衣机再到现在的车子、房子和电脑。从三大件更新换代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后,每一个10年,婚姻彩礼都在变化。变化的背后直接导致了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已经无法承担婚姻带来的社会压力,房贷车贷和天价彩礼,这所有的一切我们似乎只能无助的转嫁到已经为我们操劳了一生的父母身上。

最近从网上找到一则新闻,一个小伙跟女朋友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因为自己和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拿不出结婚所需的彩礼10万块钱,在电话里就威胁父母,拿不出钱,他就要自杀。是的,最后他还真的在宿舍了喝药自杀了,幸亏及时送到医院,才抢救过来。

彩礼只是婚姻的一种礼节,并不是婚姻的终点,我们应抵制天价彩礼

在电话里他曾跟父母说:没钱我就喝农药。这是TM多么混账的一句话,其实父母已经为他的婚事茶饭不思,只是父母没有想到这个自己养育二十多年的孩子,竟然真的因此而选择了自杀。为什么把爱都给了别人,却把恨留给了自己和父母。

彩礼应该是两家人联姻的一种礼节,为什么现在却逐渐演变成一种社会的恶疾,而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父母希望为孩子找一个物质条件好一些的家庭,这是没有错的,但是能不能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一下,他们是不是想要这些,中国式家长总是自以为是,自欺欺人。

彩礼只是婚姻的一种礼节,并不是婚姻的终点,我们应抵制天价彩礼

那个因为10万彩礼就自杀的男人,这段感情你是谈的有多么的卑微,是什么让你选择抛弃养育你二十年的父母,选择走上这样一条不归路,你对父母说出:没钱我就喝农药,你的内心不会痛嘛。我不禁想问:娶妻生子到底是孩子的事情还是父母的事情,在父母有能力的时候,帮你固然没有问题。在父母没有能力的时候,为什么还说的那么义正言辞,甚至还用威胁的语气来跟父母对话。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其实父母身上也有很多的问题,个人能力不足更应该教会孩子自立自强,我们有一些家长,个人能力有限,曾经吃过很多苦,就想把力所能及的一切白白的送给孩子,殊不知,最后自食其果,在你的能力满足不了他欲望的那一天,你会怎么办?那时你费尽心机在孩子心里塑造的人设是不是会一瞬间崩塌,你把孩子教育的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孝顺,最后你还会说一句话,这孩子白养了。就这么把锅最后又甩回去,父母是不是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问题。

彩礼只是婚姻的一种礼节,并不是婚姻的终点,我们应抵制天价彩礼

古人有一句话:自作孽,不可活,请原谅我用这个词语,但是我实在是气不过来。

别让彩礼捆绑了婚姻,也别让对方捆绑了你自己,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国家已经三令五申的说杜绝天价彩礼,甚至已经把它放在《中国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明文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最后希望有情人能终成眷属,在经历过一些事情以后即将步入婚姻的时候,切不可因为彩礼的事情搞得两家人不欢而散,希望更多的父母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也许我们真的应该多给他们一些时间。您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