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防騙手冊請收好,教您戳穿騙子的各式“花招”!

隨著企業復工復產、學校上網絡課,詐騙分子瞅準這波“時機”又炮製出新的詐騙“花樣”——網絡貸款詐騙、冒充客服退款、冒充老師收繳費用……各種電信詐騙可謂五花八門!


針對少年兒童——


A 冒充老師收繳費用騙局

騙子假借學校工作人員身份,通過電話謊稱“延遲開學需提前繳納費用”“您的孩子已感染新冠肺炎住院”等要求其家長向指定賬戶匯錢,以此騙取受害人錢財。

【防範】防騙手冊請收好,教您戳穿騙子的各式“花招”!

案例:

2月4日,某幼兒園班級群中,收到冒充“班主任”的微信暱稱發佈的消息:因疫情影響,現開始收取學費,要求統一掃描群內二維碼付款的通知。很多家長看是班主任要求,趕緊掃碼匯款。群裡真正的班主任發現後,這才趕緊制止家長們付款。

B 多倍返還紅包騙局

網課期間,中小學生與手機接觸機會大增。孩子們涉世不深,面對於網絡誘惑很容易“中招”。

案例:

2月10日,警方接到報警,11歲的許同學,被自己的QQ好友拉進了一個群,群主稱自己生日要給群友發福利,只要發紅包都十倍返還。許同學給對方轉賬200元,對方卻以許同學是未成年人不能參加這個活動為由要幫其退款,但需要轉賬驗證。許同學掃描對方發來的二維碼,分多次共支付4萬多元。

除此之外,還需警惕遊戲幣、遊戲裝備交易騙局,很多人低價購買遊戲幣、遊戲裝備,付款後被拉黑……

【防範】防騙手冊請收好,教您戳穿騙子的各式“花招”!

提醒:

孩子使用電子產品,家長需嚴格監管,涉及學校繳費事項及時與校方或老師聯繫。


針對復工人員——


A 網絡貸款騙局

網絡辦理小額貸款,無抵押,無須徵信,當天放款,這樣的“好事”隱藏著詐騙風險。網絡貸款詐騙案件,已成為當前電信網絡詐騙中發案量大且最具有欺騙性的一類。

【防範】防騙手冊請收好,教您戳穿騙子的各式“花招”!

案例:

近日,家住市洋河新區的張某通過手機應用商店下載APP貸款軟件“我來數科”想申請貸款,註冊登錄後該APP,客服(暱稱:我來數科客服-李冉冉)以需要註冊驗證為由,騙取了張某手機驗證碼,後轉走張某銀行卡上的4200元,共計損失4200元。

B “購買防疫物資”騙局

瞄準一些復工企業的需求,騙子通過社交軟件、二手交易網站等渠道發佈虛假信息,聲稱可出售醫用口罩、護目鏡、酒精等防護用品,收到錢後直接開溜。

案例:

2020年2月3日,家住泗洪縣青陽街道的許先生準備購買5000個口罩捐給居委會及醫護人員,在網上找貨源時,有陌生人加他微信並稱有口罩。許某當即向對方支付了一半定金,隨後便被對方拉黑,許先生立即向泗洪警方報警。2月14日下午,泗洪警方成功將藏匿於廣東省韶關市新豐縣的犯罪嫌疑人廖某抓獲歸案。

【防範】防騙手冊請收好,教您戳穿騙子的各式“花招”!

提醒:

陌生的鏈接、APP不點擊不下載,更不要填寫銀行卡號、密碼等身份信息,不向任何人洩露驗證碼,需要申請貸款時,儘量通過銀行等國家正規金融機構申請貸款。要牢記,所有正規的公司都不會在放貸之前提前收取任何費用。


針對老年人——


A “獻愛心”騙局

詐騙分子通過網絡、通訊工具等多種方式,以紅十字會或醫院的名義,向用戶發送防控疫情“獻愛心”的虛假信息。

【防範】防騙手冊請收好,教您戳穿騙子的各式“花招”!

案例:

1月27日,熱心公益的林先生通過微信找到一個叫“武漢市慈善會”的公眾號,跟公眾號後臺聯繫後,對方發來二維碼讓林先生掃碼轉賬捐款,林先生給對方轉去500元愛心捐款,隨後發現該公眾號註銷。

B “特效藥”騙局

騙子群發短信,聲稱有抵抗新冠肺炎的良方,並在短信中放入釣魚網站的鏈接,誘導用戶點擊查看或購買。

案例:

市民張先生收到一條短信,稱點擊鏈接就可得到增強抵抗力的方法和中草藥的秘方,張先生點擊了鏈接,根據提示輸入了自己的詳細資料,結果銀行卡內餘額全部被轉走。

【防範】防騙手冊請收好,教您戳穿騙子的各式“花招”!

提醒:

應通過正規的官方渠道捐獻愛心,對網絡發佈捐贈消息的個人和機構要注意進行身份核實。應到正規醫院、藥店購買藥品,不要輕信網上的一些誇大性的藥品藥效宣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