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音妙響《大克鼎》,叢文俊先生解析臨習方法

叢文俊|大克鼎

逸音妙響《大克鼎》,叢文俊先生解析臨習方法

逸音妙響《大克鼎》,叢文俊先生解析臨習方法

大克鼎銘文拓片

克鼎,亦名膳夫克鼎,又名大克鼎者,乃相對於小克鼎為言。清光緒年間出土於陝西扶風法門寺村,同出者尚有小克鼎七件、克鍾六件、克盨二件、克鎛一件,西周中期孝王時器,今藏上海市博物館。銘文二十八行,計二百九十字。銘文前段內容為克自美乃祖師華父功業,勤事於王,出納王命,多蒙賞賜;後段敘述孝王在宗周穆王廟,命尹氏冊命膳夫克,賜予各種品物、土田、奴隸等,克則因之為乃祖宗廟作器。

大克鼎出土較早,也曾引發學者、書家的廣泛關注,但至今百餘年間表現平平,這是為何?據筆者觀察,先有大盂鼎、毛公鼎、散盤、虢季子白盤眾美陳之於前,更有牆盤,逨盤、逨鼎、多友鼎、鍾、秦公鍾、中山王三器等多器爭妍於後,加之殘泐較重,不便於學,故爾聲名寂寥。實際上,此鼎文字頗具個性,極耐品味。觀其書,須心閒意淡,復以清茶為佐,乃能見其妙處,正如佳茗的口齒留香,回味甘醇。所以,學大克鼎書法需要仔細研讀數十百遍,入其微,造其隱,於無聲處賞味高山流水、逸音妙響,而後臨之,自有所得。

逸音妙響《大克鼎》,叢文俊先生解析臨習方法

通臨《大克鼎》

逸音妙響《大克鼎》,叢文俊先生解析臨習方法

逸音妙響《大克鼎》,叢文俊先生解析臨習方法

通臨《大克鼎》局部

大克鼎銘文界欄清晰,行列整飭,一望而知其為宗周氣象、王室作器的典範,而其沉靜爾雅之高風遠韻,在其他作品中很難看到,筆者通臨此銘,即著眼於此。換言之,在臨貼之前,首先要搞清楚,你從帖中看到了什麼?以何種心態、以及相應的技法達到目的?其道理正如一個高明的演員對戲中角色的認知把握,之後神意與角色息息相通,用演技不著痕跡地把它傳達給觀眾,這才是好的演藝之道。如果讀大克鼎,臨大克鼎,都能做到這一點,即成功在望了。

逸音妙響《大克鼎》,叢文俊先生解析臨習方法

通臨《大克鼎》局部

逸音妙響《大克鼎》,叢文俊先生解析臨習方法

通臨《大克鼎》局部

此前,人們對大克鼎的評說都是基於形勢道出比較直觀的審美所得,語焉不詳,也不深刻,致使這件佳作長期受到冷落。更有甚者,舊評西周四大重器之大盂鼎、散盤、毛公鼎以字數多於大克鼎而名負海內,或有可說,但虢季子白盤字書不及其半,也能忝列其中,實在令人不解。若論書法,充其量也是各有千秋,何以會厚彼薄此?而世人竟聞聲景從,貴耳賤目,不禁令人唏噓。

逸音妙響《大克鼎》,叢文俊先生解析臨習方法

通臨《大克鼎》局部

逸音妙響《大克鼎》,叢文俊先生解析臨習方法

臨大克鼎用筆有二要。一曰收,筆須中含內斂,柔中寓剛,既重筋骨,又不可以筋骨爭勝;圓而能方,方而實圓,因形得勢,任其自然;其筆若長若短,長不枝蔓,短謂有餘,偉岸標舉,全無勁險怒張之意。二曰徐,徐者非緩非澀,非沉非浮,適之中庸者乃佳。若一味誇矜筆勢,強求筋力,即難免與之神情不牟。若能從容紆徐,筆下則不乏流美,流美而能有節,始得其三昧。此外,此銘殘壞頗多,若要為之補足以成完璧,須反覆揣摩,預為擬度,待十分穩妥之後,則臨習乃能一以貫之。至於篇中字形正欹不一,乃拓本既成後狀若穹窿,剪開展平也無法復其原貌,裱褙所造成的參差變化可以忽略不計,均以端莊正大視之臨之即可。

逸音妙響《大克鼎》,叢文俊先生解析臨習方法

通臨《大克鼎》局部

臨大克鼎字形宜小不宜大,大則疏失,難得其精神意氣;小則致力精微,明其細節,由生轉熟,不憚其煩,循循漸入,自得佳境。筆者曾見前賢選臨大克鼎局部成幅,既殊形勢,亦不得其神意,縱能馳騁筆勢,鍛鍊筋骨,終與原作相去甚遠,給人以恃才而輕忽之的印象,難臻上乘。若初學者依法臨習,則其害非淺,學古不成,何以出新。昔人論詩,有“工夫在詩外”之說,論書法也是此理,惟有志於學者始能解之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