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超級工廠馬上開張,外來的特斯拉為何更像“親兒子”

隨著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特斯拉上海工廠量產臨近,很多消費者都“盼望著、盼望著它的腳步”。

上海超級工廠馬上開張,外來的特斯拉為何更像“親兒子”

近幾日,人們又聽到不少關於這個品牌的新聞:

——特斯拉推出的“智能召喚”(Smart Summon)功能,該功能意外獲得萬千輪椅人士叫好。

——特斯拉推出可以根據雨量雪量大小自動調節擺速的“神經網絡雨刷”,用攝像頭採集數據,未來可計算出天氣對行車的影響。

而國內跟風而起的“造車新勢力”呢?新聞多是虧損、燒錢、上市、融資…都是“資本的故事”,鮮有技術突破的驚喜。

上海超級工廠馬上開張,外來的特斯拉為何更像“親兒子”

這麼看來,特斯拉這個“外來的和尚”受到中國政府的超級待遇,而蔚來、小鵬 、威馬等一幫“親兒子”也無話可說了吧。

說到這個超級待遇,具體是什麼呢?

2018年,新能源車方面,外資股權比例限制取消,外資在中國設廠不用找內資合作了,可以獨資設廠;

二是可以低價獲得大片建廠用地和銀行授信,因此特斯拉來中國後,見證了驚掉下巴的落地速度:簽約3個月拿到地、審批飛快,開始建廠8個月,第一臺車就造成了。

上海超級工廠馬上開張,外來的特斯拉為何更像“親兒子”

某網友對此拍手稱快:“主要是中國新能源汽車不爭氣 ,拿了多少補貼啊也做不好,甚至有些企業根本就是奔著騙補貼去的,結果政府投了這麼多錢,國內有新能源汽車起來的嗎?實際沒有(別和我提什麼蔚來,你硬要提我只能呵呵…)。親兒子不爭氣 ,投外來的企業,實際也沒多少錢、低價的土地和銀行授信而已。總比國內某廠商強,給了地囤積起來炒房賺錢”。

而對中國政府來說,這個“超級待遇”也給出了雙贏。在政治方面,特斯拉在中國的成功將會成為中國開放形象最有力的廣告。事實勝於雄辯,當一家最具知名度的科技企業在中國政府和市場的支持下獲得成功,所有所謂“中美脫鉤輪”、中國走回頭路的說法將不攻自滅。在市場方面,放進特斯拉這條“鯰魚”,可以充分激發其他競爭主體,起到激活市場的作用。

上海超級工廠馬上開張,外來的特斯拉為何更像“親兒子”

而且就在10月16日,在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進一步明確了對外資汽車行業的利好政策,具體有:

——讓外資新能源汽車企業享受和內資同等的市場準入待遇。

——修訂《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允許外資在華投資的整車企業間轉讓積分。

——支持外資企業自主選擇借用外債模式。

——鼓勵外資資本金依法用於境內股權投資。

——對外資項目,合併規劃選址和用地預審,合併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和用地批准。

為了保護環境、減少對石油的依賴、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中國政府在汽車領域對外開放的決心可見一斑。

特斯拉是趕上了好時候,但綠燈絕不是隻為它一家開,相信未來將有更多國外優秀的新能源汽車企業進入中國,寶馬奔馳等老牌汽車企業也會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權重。

而在政策紅利豐水期結束之後,中國的造車新勢力們是否能挺過乾旱期?

上海超級工廠馬上開張,外來的特斯拉為何更像“親兒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