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度》:与其把想念寄托给别人,不如把期待赋予自己

时常觉得,看电影是件很私人的事。

比方说内容,和朋友坐在电影院里,大银幕上的故事悲喜无定,如果是全场哄堂大笑,那么坐在你旁边的人自然能懂你的笑点,但如果是红了眼眶,那么内心的很多情感或许并无法为外人道也。再比方说形式,其实很多时候,你只是期待一段属于你的时间和一个简单的、只属于你自己的故事,往往那天还是一个阴雨天。

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看《前度》就是在我高三寒假的一个阴雨天。故事的情节后来都忘得差不多了,印象里只留下陈伟霆那张非常帅气的脸和同样微雨绵绵又略带忧伤的气氛。再看是三年后,快上大三的时候,大概因为经历了一些事情,看电影勾起了太多回忆,所以看到电影最后那些普通人给前任的留言,眼泪一下就流下来了。

《前度》:与其把想念寄托给别人,不如把期待赋予自己

《前度》剧照

“她没留下什么,只是在我的生活留下了回忆的影子。”


“那些需要对方的时候,很遗憾,我们没有在彼此身边。”


“就算有一天你已经认不出我来,但我们在一起的日子,永远都在我的生命里,留下美好的回忆。”

关于前任的讨论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有些人就是说不清哪里好,可就是谁都替代不了。

当我们怀念前任,我们在怀念什么?

分手后,很多人都会想起对方,会好奇对方现在正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是否结识了新的约会对象,又或者希望前任一定要比自己过得糟,才能证明自己离开的是正确的。还是放不下,还是会去想,甚至有的人还因为思念而坐立不安,以牺牲了睡眠的代价来窥视对方的种种社交平台,又或者从此疯狂投身新的约会,然后说“从此,我爱上的人都像你”。

《前度》:与其把想念寄托给别人,不如把期待赋予自己

《前度》剧照

在《前度》这部电影里,陈均平和周怡是一对因为意外久别重逢的恋人,他们在一起时正是少年,陈均平是名不见经传的设计师,他们住在城郊的小房子,吵吵闹闹,嘻嘻哈哈,而现在陈均平已经成为了制作人,虽然房子大了,生活好了,可周怡还是感受到旧爱生活中,昔日熟悉的痕迹,比如和过去一样的电脑密码,煮饭时细节的习惯,依然不用玻璃的杯子,因为自己当时吵架总喜欢摔杯子......

熟悉的痕迹在眼前扑面而来,两个人陷入了对往昔深深的怀念中。

当我们怀念时,我们怀念的并不是仅仅是这个人,而是两个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可能两人相识于微时,彼此相伴度过的那段时光可能是一段最勇敢的日子,而这个人就像是那段岁月的开关,想起他,就是想起了那段日子,眼前的生活即使再疲惫倦怠,也可以随着脑海里这个人的出现,而像瞬间开了灯,暗淡散去,一切都明亮起来

怀念又在于彼此相处时,经年累月的默契实在难能可贵。会记得对方喜欢去哪家餐厅、喜欢什么口味,会知道对方最爱的商品类目又出了新款,会知道对方发哪个表情包是求安慰,哪个表情包是不开心......

这样的默契并非立刻就能就能拥有,而是经过点滴时光的积累,才能都逐一记下。这样的相处,在分别那天来临时,也带着难以突然刹车的惯性,对方已经离开了我的生活,可我的生活里总有你的印记

有段时间,单曲循环张信哲那首《永恒的印记》几十遍,“就到这里,我们把爱藏在这里,时间会把一切洗净,一生难忘曾经,那么爱你,这份爱会是永恒的印记。”

每次听到,都会垂泪。这份爱会是永恒的印记。

假如我不曾爱你,我不会失去自己

在电影里,周怡离开陈均平的这几年,又结识了几个男友。她渐渐发现自己好像处在一种“习惯性失恋”的状态。她对爱的态度过于热烈,一旦开始就会全身心的投入,用依附他人的方式去爱人。她为了男友剪短发、染头发,这样的热烈并非因为她有爱的能力,而是因为她在爱情中经常处在一种被动的,恐惧的状态中。

《前度》:与其把想念寄托给别人,不如把期待赋予自己

《前度》剧照

假如我不曾爱你,我不会失去自己,我的意志总被寂寞吞噬。因为害怕失去的孤独感,于是费尽心思将自己和他人捆绑在一起,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和他人的生活产生一些链接。总是怀疑对方的心思、信任感愈发下降,脾气也越来越暴躁,因为怕失去带来的作用力,反而把对方向反方向推远。

在亲密关系里,我们都常常对对方投入过多的牵挂和关注,这些都是正常的表现。但爱的前提是,我们首先应该是一个独立成熟的个体。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写道,"爱情不是避风港,而是一种共同的努力、成长和劳动。”对的人应该是陪你看风景的人,而不是带你看风景的人,好的爱情应该是彼此激励,彼此关爱,彼此成长的过程。

爱是一种能力,爱是一种给予,但不是满足被他人需要的成就感,而是用接纳包容理解的态度,去接受对方生命中的完美与不完美,然后心甘情愿的与对方,相爱。

不伤害彼此,放下其实没有那么难

周怡和陈均平的爱情,在这次相遇之后,几度重新燃起热情,但想起曾经分别的原因,最后两个人还是决定寻找各自的新生活。

放下是一件很难的事吗?在很多人的生活中,确实如此,任何一段关系的终结过程都暗藏着危机和发展两个方面,很多情绪,很多悬而未决,会随着关系终结这一刻的来临而被彻底激活。这种感觉不都体现在感情的终结,也体现在日常各个方面,比如工作中熬夜赶DDL,比如上学时暑假快过完了,才想起写作业,比如竞技比赛到达赛点那一刻的心情。

《前度》:与其把想念寄托给别人,不如把期待赋予自己

如何处理这一点的情绪影响着接下来故事的走向,对于一段感情来说,最核心的办法是:做决定不要过快,留下一段思考时间。

正如所有的分手前,往往都有一段时间的藕断丝连。这其实就是一段感情的冷静期和思考期。在这个时间里要深思熟虑,要和对方充分沟通,给自己解释的机会,也给对方解释的机会。不要过快做决定,更不要被情绪左右,因为一瞬间的暴躁而造成本可以避免的遗憾。

深入思考彼此的关系,还有一个好处在于,可以避免之后的无法释怀,对于很多分手后,久久无法走出的人来说,这种不释怀的状态,好像一种自我保护,用来防止自己受到其他人的伤害,于是通过上一段恋情的不释怀来逃避。而通过这样的一段冷静期,想明白自己和对方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让自己释怀这个问题,终止后续的痛苦。

《前度》:与其把想念寄托给别人,不如把期待赋予自己

对于一段已经逝去的爱,也许我们应该学会一件小事是:面对当下的现实,然后好好告别。在我们全力挽回仍无可奈何之后,放手才是真的拥有。因为任何一段关系,都像一对作用力,不是一方努力就能维系它的平衡,它的平衡需要双方的共同推拉、建设,任何一段关系都需要双方彼此依恋、彼此爱护、彼此成全。

生活中的每一段爱,都是一种让人认清自己,抵达真实自己的过程,但要学会接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细小瑕疵。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与其把想念寄托给别人,不如把期待赋予自己。

❤️


我是 ,阅读、电影爱好者,观察世相,分享观点。期待你的关注和鼓励,喜欢就给我点个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