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青花為何是“中國最美青花”呢?

永樂青花的時代特徵

永樂青花為何是“中國最美青花”呢?

胎釉:一般說來,永樂圈足矮淺,由於胎土淘煉精細,白沙底溫潤細密,有足牆內直外坡,有時偶見有小塊鐵色斑點,呈糯米粉狀,摸之細膩滑潤。永樂時期的釉面以肥厚、細膩、光滑、瑩潤、平淨為主要特徵,絕無橘皮釉紋。

青料:在用料上,永樂青花主要用“蘇麻離青”鈷料,燒造時有自然的暈散現象。青花髮色濃豔,猶如寶石藍一般的光澤。

永樂青花為何是“中國最美青花”呢?

紋飾:永樂青花圖案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紋飾疏朗秀麗、筆意自然,無論是粗筆寫意還是細筆描繪,均給人以清秀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畫面多留白地。圖畫花紋多為雙勾填色,一改前朝大筆塗抹的筆法,繪筆用小筆觸,往往出現深淺不一的顏色。圓器內外加花,並廣泛採用器心繪畫的裝飾手法。

款識:永樂青花瓷一般無款識,只有極少數有“永樂年制”的年款。

永樂青花為何是“中國最美青花”呢?

大咖點評

翟建民:永樂瓷器代表了明代瓷器的高峰期

永樂的青花存世量比較多,所以流通起來的價格就會比較明朗。和明朝早期典型的釉裡紅來比較而言的話呢,釉裡紅的器型比較少,除了常見的玉壺春瓶之外,盤、碗等器型就會很少。並且永宣是代表了明代瓷器的高峰期,所以永樂的青花價格就一直很高。

永樂青花為何是“中國最美青花”呢?

明永樂 青花一把蓮盤

馬未都:藏家以擁有永樂瓷器為榮

明早期青花是永樂定的調子。永樂青花瓷器中有一種“缺陷美”,鄭和下西洋給永樂青花瓷器帶來的絕對影響就是蘇麻離青,也叫蘇泥勃青。蘇麻離青是燒瓷器的時候往上畫的染料,通俗地說就是一種染色劑,相當於染布的染色劑。蘇麻離青燒出的特徵是藍中發黑,有錫光斑。典型蘇麻離青產生的藝術效果,濃重、暈散,古人就把這種暈散賦予了美學的特徵,認為非常美,所以蘇麻離青一下就成名了。蘇麻離青燒成後,釉面會坑坑窪窪的。它本身是一種燒造的缺陷,但被文人渲染以後,形成一種審美追求,就是缺陷美,也可以說是病態美。過去幾百年以來,永樂瓷器一直是青花瓷器的魁首,收藏者、研究者,都以擁有永樂瓷器為榮。

永樂青花為何是“中國最美青花”呢?

明永樂 青花纏枝菊花紋大碗

馮小琦:永樂青花是青花藝術創作的頂峰

(北京故宮博物院古器物部研究館員)

明代的永宣青花代表的是青花瓷器的黃金時代,是藝術創作的頂峰。永樂青花在元代技術成熟的基礎上,從造型、紋飾、胎釉、青花呈色上都給後世青花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應該講其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比較高一些。當然,清代青花瓷器在明代的基礎上又有了進一步發展,工藝製作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永樂青花為何是“中國最美青花”呢?

明永樂 青花穿蓮龍紋天球瓶

“中國最美青花”不是偶然

明代青花瓷,無論是景德鎮官窯還是各地民窯,都不乏精美之作。特別是永樂、宣德和成化燒製的青花瓷,以其胎釉精細、青色濃豔、造型多樣、裝飾豐富而著稱於世。由幹永樂、宣德兩朝年份相接,都處於青花瓷器燒製的鼎盛期,而且二者在燒製工藝上相延續,器型、釉面、紋飾都很相似,因而後人便有了“永宣不分家”的說法,明代景德鎮一躍而為全國造瓷事業的中心。如果說元代的青花瓷器曾動搖了青釉瓷器的地位,那麼從明代起景德鎮的白地青花瓷器,便開始取代青瓷。

永樂青花為何是“中國最美青花”呢?

明永樂 青花竹石芭蕉紋梅瓶

永樂一朝大興窯事,融中外之風,集古今菁華,為明代官窯瓷器之典範。其中青花尤為精絕,永宣青花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青花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峰,其官窯使用的鈷料“蘇麻離青”可謂功不可沒,加之在紋飾、造型上融合了波斯、阿拉伯藝術,使青花瓷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綻放異彩。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專家大咖認為永樂青花是“中國最美青花”。如果說明代青花是瓷器市場上備受藏家追捧的寵兒,那麼永樂青花則是她王冠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