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妃生活安逸,衣食无忧,为何必须要依照身份地位使用器皿?

后宫诸人的器物使用置身宫内,后妃生活安逸,衣食无忧,不用操心生计,不用精打细算不会捉襟见肘,不会吃了上顿没下顿。但是封建制度注定了后宫制度亦是等级森严,后妃等人虽同居后宫,但各自所用器皿的种类和数量、衣着的颜色和图纹、吃食的种类和数量,皆有规制,各等级不得僭越定制,但也不能积攒剩余送给母家使用。皇帝与皇后为乾天坤地,皇后是皇帝的内佐,故而后宫女人中,唯皇后最为尊贵,而能与皇后匹敌的就是皇太后。

后妃生活安逸,衣食无忧,为何必须要依照身份地位使用器皿?

皇帝与后妃们(剧照)

在实际生活中,皇太后所用之物种类与皇后基本相同,只不过在数量上多于皇后罢了以后宫内陈设之物来说,上至金器、玉器,下至银器、铜器、锡器、铁器、瓷器、漆器乃至灯具等,皇太后与皇后所用器皿种类完全一致,仅有数量之别,皇太后所用器皿的数量多于皇后。之所以如此安排,当有其深意,皇太后、皇后尊贵,而皇太后又高于皇后。金器:皇太后、皇后可以使用一副玉盏金台,两把金执壶,一个金方,十五个金盘,六个金碟,五个金碗,一个金茶瓯盖,一把嵌松石金匙,两把金匙,一双金镶牙箸,两张金云包角桌二使用金器是皇太后与皇后的特权,即便皇贵妃亦不能使用。

后妃生活安逸,衣食无忧,为何必须要依照身份地位使用器皿?

皇后使用的器皿

清代,皇贵妃地位尊崇,仅次于皇后,被视为“副后”,然而其与皇后的差别被大大拉开皇贵妃虽不能使用金台、金壶等金器,但既然皇贵妃地位尊贵,所用器皿不带点金又难以体现出这种尊贵,所以,皇贵妃所用包角桌和铁镊带有一点金:一张金铁云包角桌一,一把钣金铁镊。而地位次之的贵妃和妃,则使用带有一点金的锻金铁云包角桌一张,带有一点银的银银铁镊一把,自嫔而下则都不能使用带金器皿。瓷器:后妃等级之别不仅体现在金银器皿上, 清代皇帝大婚时所用金器而且体现在后所用瓷器的种类和数量上。

后妃生活安逸,衣食无忧,为何必须要依照身份地位使用器皿?

金银器皿

日常生活中,后妃等人必须依照身份地位使用瓷器,尤其是象征名分地位的“位分瓷器”,其中包括碗、盘、碟、盅。位分瓷器严格体现后妃尊卑之别,其色彩体现了后妃的等级地位。如皇太后、皇后使用里外均为明黄色瓷器,皇贵妃使用白里外黄瓷器,贵妃与妃使用黄地绿龙瓷器,嫔使用蓝地黄龙瓷器(此处黄色已是暗黄色,俗称香色),贵人则使用绿地紫龙瓷器,常在使用五彩红龙瓷器,而答应,作为地位最低的嫔妾,连“位分瓷器"都没有,只能使用各色瓷器而已。当然,皇官之中,凡事皆有规矩,即使是使用各色瓷器,也并非是旁无限制。

后妃生活安逸,衣食无忧,为何必须要依照身份地位使用器皿?

绿地紫龙瓷器

后妃根据地位可以使用数量不等的各色细瓷器,地位越高,数量越多。如皇太后所用各色瓷盘、瓷碗、瓷碟、瓷盅二百七十件,皇后所用二百五十件,皇贵妃一百二十五件,贵妃九十五件,妃七十件,嫔五十四件,贵人四十二件,常在三十三件,答应二十八件。对于位以上后妃来说,她们应该算是锦衣玉食,而对地位更低的贵人、常在、答应,尤其对答应而言,她们虽亦身处后宫,尊贵程度却大打折扣,就连太监也会小瞧她们,不把她们放在眼里。见了答应,太监不会像见皇后等人那么恭敬,在太监眼里,小小的答应,皇帝心血来潮随便赐的名号,哪有什么地位可言。

后妃生活安逸,衣食无忧,为何必须要依照身份地位使用器皿?

瓷碟

也许正因为太监对答应的态度如此恶劣,乾隆帝才明确规定:虽然答应地位低微,但毕竟是内宫宫眷,太监见了也必须行跪拜礼,以示尊敬。深宫之内,答应的生活真非外界所想像的那般锦衣玉食,与当时的百姓相比,她们虽衣食无忧,不致忍受饥馁寒冷之苦,但她们的吃食种类简单,数量较少,她们没有资格使用蟒缎、闪缎、织金缎等的缎匹,所穿的衣服用料单一。而且她们还得处处提防小宫女偷拿她们的东西,哪怕是一条丝线,她们都是那么在意。一条细细的丝线,虽不起眼,那也是她们厚着脸皮,低声下气地从后妃姐姐们那儿拿来的。

后妃生活安逸,衣食无忧,为何必须要依照身份地位使用器皿?

乾隆帝画像

道光十九年(1839年)八月初一日,咸福宫琳贵人位下新添一名宫女大妞,大妞长得手大脚大,可能在家做惯了粗活,反倒不会做细活。十月初十日,大妞在收拾饭碗时,手一滑,饭碗随之落地,应声而碎。负责教导大妞的姑姑闻声即来查看,看到满地狼藉,不禁怒气冲天,抬手就给了大妞一顿耳光。大妞挨了打,心存畏惧,既紧张又害怕,但又忙中出错,不小心把花针给弄坏了。虽然是大妞不小心犯的错,但姑姑却认为大妞是蓄意报复,并决意把大妞退回。这不能不说明主子对所用饭碗的在意程度,原因就在于碗的数量较少,所以较为珍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