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回家》叛逆孩子遇上外婆的愛,引出3點父母對孩子愛的反思

羅曼·羅蘭曾說過:愛是生命的火焰,沒有了它,一切變成黑夜。

韓國電影《愛·回家》獲得了豆瓣9.1分的高評價,影片講了一個樸實無華的故事:七歲的相宇自小在首爾長大,喜歡看電視、玩機器人、打遊戲、溜冰,和所有的城裡孩子一樣習慣吃漢堡包和肯德基炸雞。

然而美好的生活隨著相宇媽媽的失業戛然而止,迫於生計,媽媽將相宇送去位於深山老林的外婆家,那是一個相宇完全陌生的世界。

外婆臉皺得像核桃一樣,背近乎馱成了九十度,還不會說話,家徒四壁,食用水都靠肩挑。外婆只有一雙鞋,村裡連適用於遊戲機的電池都沒得賣。

正是在這樣陌生而貧瘠的世界裡,相宇得到了最飽滿的愛,也得到了快速成長,完成了叛逆期的自我成長,由無知走向懂事,走向成熟。這個過程中,外婆與相宇愛的交織,啟迪中國父母對孩子愛的反思。

《愛·回家》叛逆孩子遇上外婆的愛,引出3點父母對孩子愛的反思

一、不要急於阻止孩子犯錯,讓孩子在犯錯中成長

相宇和媽媽在一起時,總是頂撞媽媽然後捱罵捱打;相宇踹碎外婆反覆擦乾淨的陶罐,扔掉外婆唯一的鞋子,外婆卻沒有對他產生反感更沒有流露一絲絲責備的意思,只是用手勢在胸口划著圓圈——表示歉意。

相宇在電影前半截極盡所能地顯示自己對外婆的嫌棄和不尊重,這些行為落在中國的父母眼裡,簡直是不孝至極,非得一頓棍棒教育不可,否則孩子更要上房揭瓦了。

然而影片中相宇沒有受到任何懲罰,甚至外婆都沒有讓他意識到他自己錯了。

但是,相宇並沒有像人們以為的那樣無法無天起來,而是在電影后半截他在儘自己所能表達對外婆的愛意。

這啟迪中國父母,不要急於阻止孩子犯錯,給孩子自己反省的空間,讓孩子在犯錯中成長,孩子會為自己的錯誤而發自肺腑地內疚,這要比父母的教導來得更深刻,孩子為此做出的補救行為要比父母教導的來得更有意義。

《愛·回家》叛逆孩子遇上外婆的愛,引出3點父母對孩子愛的反思

二、不要急於給孩子貼標籤,給孩子成長的空間

外婆辛辛苦苦買來雞燉給相宇吃,相宇卻因為不是肯德基的炸雞而推翻飯碗;外婆進城為相宇買新鞋子,相宇卻不滿意,踢掉新鞋子;

回程中,相宇自己坐車返回,讓外婆步行幾十裡山路返回。中國人信奉: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相宇的種種行為在中國父母眼中,活生生一副不孝子的作為,可以預見相宇的人生簡直無望透頂。

外婆對此沒有火冒三丈,也沒有對外孫失望,她所表達的還是無盡的歉意,沒有滿足孩子的願望而忐忑愧疚。

電影后半截裡,相宇為外婆做早餐、留巧克力餅給外婆吃、主動幫外婆穿針、主動接過外婆手裡的布包,跟電影前半截裡的他判若兩人。

2014年王豔帶8歲的兒子球球上真人秀節目,球球的一言一行處處透露著對王豔的嫌棄,還罵媽媽是“豬頭”,說不是媽媽會打自己而是自己會打媽媽。吃瓜觀眾一片譁然,“坑媽神技”是觀眾給球球的標籤。

19年王豔在《王牌對王牌》中曬兒子的十歲送給自己的親筆字,現場連線兒子,被懂事的兒子感動得泣不成聲。

相宇和球球的例子告訴我們,孩子都會有犯錯的時候,不要急於給犯錯的孩子貼標籤,給孩子時間和空間去成長,孩子會給我們一個驚喜的。

《愛·回家》叛逆孩子遇上外婆的愛,引出3點父母對孩子愛的反思

三、不要急於給孩子指路,讓孩子自己摸索屬於自己的路

蘇霍姆林斯基說:“不能總是牽著他的手走,而還是要讓他獨立行走,使他對自己負責,形成自己的生活態度。”

《愛·回家》裡,外婆自始至終對相宇的一切行為是無條件包容,有些觀眾可能會認為那是因為外婆不會講話,所以無法表達自己對相宇不良行為的反感更無法糾正相宇的不良行為。

其實不然,言語固然是人們表達內心的重要途徑,表情和目光卻更誠實地反映出一個人的內心所思所感和所要表達的。

外婆看相宇的眼光從來都是慈祥的,像核桃一樣皺巴巴的臉上也是始終如一的和藹可親。從來不因相宇向她唯一的一雙鞋子裡撒尿,致使她赤腳吃力地擔水而皺眉,更沒有因相宇偷了她的銀簪子而輕看相宇,卻為相宇的晚歸而擔心。

外婆絲毫沒有譴責過相宇的不當行為,更沒有糾正過相宇,指導相宇該做正確的事。但是相宇自己學會了愛外婆,還教外婆識字寫信,表達對外婆的愛意。

《愛·回家》叛逆孩子遇上外婆的愛,引出3點父母對孩子愛的反思

《小歡喜》裡,宋倩離婚後,把全部心血放在女兒身上,辭去工作,隨時給英子指路。隨時防止英子偏離軌道,從日常小事到高考志願,都在她的嚴格管控之中,一切行為的目的都指向她為英子規劃好的道路。結果呢?英子最想做的卻是逃離她

相宇最後對外婆表達愛意和歉意,而英子最後想要逃離宋倩,逃離用盡一切愛自己的母親,這些都告訴中國的父母,不要急於給孩子指路,讓孩子自己摸索屬於自己的路。

要做到以上三點並不容易,每個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毋庸置疑的。

魯迅說:“父母對於子女,應該健全的產生,盡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很多父母就是做不到最後一點的“解放”。相宇奶奶給相宇的就是完全的解放。她的愛成包容了相宇的叛逆,也成為相宇成長的沃土,使得相宇轉叛逆為懂事;轉脆弱為堅強;轉不近人情為情深意重。

《愛·回家》叛逆孩子遇上外婆的愛,引出3點父母對孩子愛的反思

庭院裡練不出千里馬,花盆裡育不出萬年松。願中國的父母們能像相宇的外婆一樣給孩子完全的解放,放手讓孩子自己成長。

不要急於阻止孩子犯錯,孩子在犯錯中總結出的經驗會受用終生,不要剝奪了孩子犯錯的機會從而錯過一個經常反省的孩子。

不要急於給孩子貼標籤,留點時間和空間給孩子成長,否則你的標籤只會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攔路虎、絆腳石,絲毫無益於孩子向正確的方向行進,父母不要因隨意給出標籤從而錯過一個有錯即改的孩子。

更不要急於給孩子指路,你過多的指路只會培養出一個唯唯諾諾沒有主見的“巨嬰”,或者將一個有主見的孩子推上逃離父母的道路。

最後,願我們的孩子像相宇一樣成長,成長成他自己欣賞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