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汽車銷售帝國的黃昏:龐慶華不認輸!押全部身家最後一賭

千億汽車銷售帝國的黃昏:龐慶華不認輸!押全部身家最後一賭

站在破產邊緣線上,龐大集團的創始人龐慶華選擇了再賭一把。

12月10日晚間,已經被*ST的龐大集團發佈公告說,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批准了《龐大集團重整計劃》。按照法院的公佈的評估材料,龐大集團本部賬面資產總額為302.07億元,按照市場價值法進行評估,評估價值總額為97.66億元;按照清算價值法進行評估,評估價值總額為50.17億元。但是,按照法院的最終統計,其債務合計272.8億元,龐大集團已嚴重資不抵債。

千億汽車銷售帝國的黃昏:龐慶華不認輸!押全部身家最後一賭

與破產不同,重整的目的恰恰就是避免企業走向破產清算。而為了實現重整,原控股股東龐慶華及其關聯自然人無償讓渡其所持的210624.17萬股股票(佔龐大集團總股本的32.21%)給投資人。而原董事長龐慶華則淨身出戶,與龐大再無關聯。據啟信寶數據顯示,龐大集團法人、董事長已由龐慶華變更為元維資產董事長馬驤。不過,原始股東給設下了三個受讓要求,這三個要求簡單來說就是:

重整投資人要確保龐大集團恢復持續盈利能力,並在未來三年實現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合計達到 35 億元。同時,重整投資人三年內不轉讓其所持有的龐大集團股票。如果完不成這個業績,重整投資人在 2022年7月之前向龐大集團以現金方式予以補足利潤總額的差額。

這個對賭協議暗藏玄機。按照證監會對龐慶華此前的處罰,龐慶華在三年內不得在龐慶華 3 年內不適宜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換一句話來說,在三年內其不得與公司經營粘上關係。但是,龐慶華此前的回應表示,其在集團內部仍將擔任集團黨委書記和榮譽董事長。實際上,龐慶華在做一次賭博。

千億汽車銷售帝國的黃昏:龐慶華不認輸!押全部身家最後一賭

有接近龐大集團內部的消息人士曾向媒體表示,不當董事長和高級管理人員這個決定僅適用三年,三年之內,龐慶華將不會出任董事長,且不參與經營。但是三年之後,現在還無法確定。而未來,龐大究竟會何去何從,現在也難以預料,但是龐大為何會走到今天這一步呢?在傳統的分析中,人們會把經營不善和大規模擴張作為龐大掉下的關鍵因素,但從根本上來說,並非如此。

要分析龐大的衰落,則要從其崛起開始將講述。龐大集團的歷史就是龐慶華的發展史,在河北灤縣,龐慶華是家喻戶曉的名人。在當地年輕人眼裡,只有兩種工作:一種是在龐大上班,另一種是不在龐大上班。

1971年,只讀過7年書,年僅16歲的龐慶華便已參加工作,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山上打石頭。為了謀生,在此後的四年裡,龐慶華還打過水、修過自行車、修過大車、當過理髮員、進過飯店。此後,龐慶華被調到灤縣物資局,擔任過冀東物貿董事長兼總經理,直至成立龐大集團,打造了自己的汽車經銷商帝國。企業改制後,冀東機電改名為冀東物貿,並實行全員持股,龐慶華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龐慶華身上有許多草莽之氣,他在汽車的第一彈也很有傳奇色彩。上個世紀,汽車等工業領域實行嚴格的計劃經濟,企業生產出的產品是不能賣的,而是交由國家統一分配,有需要的單位通過原國家計劃委員會調單的方式到相應的部門購買。當時龐慶華和公司員工發動身邊一切關係尋找車源。後來,龐慶華通過瀋陽生產資料公司的熟人介紹,從齊齊哈爾市國庫拿到25輛進口的日野牌164卡車的資源。

千億汽車銷售帝國的黃昏:龐慶華不認輸!押全部身家最後一賭

【時任灤縣縣長戚永和到冀東物貿調研】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的社會購買力很低,由於價格過高,這批車壓了好幾年,最後政府決定降價處理給相關單位。龐慶華以每輛4.6萬元的價格買回來,很快就銷售一空。那時貨源、渠道匱乏,靠的就是一股子敢闖敢拼的勁頭,這筆業務讓龐慶華對賣車這件事信心倍增。

後來,在龐慶華的帶領下,冀東物貿猶如一列高速行駛的列車,勢不可擋。2008年,冀東物貿正式更名為龐大汽貿集團(簡稱:龐大集團)。也是在那一年,龐大集團以538億元的營業額拔得當年中國汽車經銷商百強榜頭籌,超過第二名十幾億元。

2011年4月28日,龐大集團在上交所成功上市,成為國內首家通過IPO方式登陸A股市場的汽車經銷商集團,市值曾一度超過630億元。經過40年的拼搏與奮鬥,那個曾在山上打石頭的小鎮青年也登上了自己的人生巔峰。2011年胡潤中國富豪排行榜中,龐慶華家族以100億元的財富位列第109位。此時的龐大,可謂是風光無兩。

千億汽車銷售帝國的黃昏:龐慶華不認輸!押全部身家最後一賭

但上市之後,龐大有點飄了。龐慶華後來對媒體說,上市後的一段時間內確實“很衝動。”按照龐慶華當時的設想,他要在全國20個城市建立20個汽車文化產業園,形成集群的規模優勢。同時,還要在全國擴充店面,保持領先。按照每個汽車園規劃20億投資估算,建完這些汽車園就要耗資400億。

說幹就幹是老龐的一貫作風。其實在2010年開始,龐大就在大規模擴張,而後上市成功使得龐大集團加快了擴張速度,2011年龐大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是在年內新增400家左右4S店。這一年,龐大在近乎瘋狂的拿地建店中度過,而從上市募集的資金淨額為60.4億元,在兩個月內就花掉了近55億,半年後已經開始發債募資。

而大規模擴張帶來的是資金緊繃。從2011年上市以來,龐大集團的資產負債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最高的時候接近90%。從2011年至2018年,公司上市8年間僅有2011年、2016年扣非淨利潤盈利,分別為5.17億元和1.95億元。在上市以來的8年,龐大集團扣非淨利潤累計虧損76.18億元。

過快擴張是其中一個因素,當時龐大面臨著對手的廣匯的追趕,雙方都想和對手拉開距離。當時廣匯也大規模擴張,顯然擴張本身不是問題所在。數據顯示,2012年,廣匯汽車新增4S店115家,其中新建24家,收購包括四川申蓉汽車、山東鴻發汽車在內的網絡91家,另完成遷建、改建4S店44家。但是,其業績則大幅度下滑,廣匯汽車2012年淨利潤為9.84億元,同比2011年16.20億元的淨利潤下滑40%。

千億汽車銷售帝國的黃昏:龐慶華不認輸!押全部身家最後一賭

【龐大上市以來股價月K線圖】

實際上,在大擴張的前兩年,廣匯的業績表現是比龐大更差的。那麼,為什麼龐大在此後一一落千丈了呢?

2014年,廣匯汽車即可美羅藥業上市,在上市之前,廣匯汽車先進行了內部管理的改革。比如其採用的 ERP經銷商管理系統,將財務、業務、資金和人力資源全部都在一個平臺上面,實現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實時的集成和準確化。這意味著,以前隔天才能看到每個店的數據,現在一打開就能看到,實時更新。

但此時,龐大的管理還是在以前那種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上。而且,對龐慶華的團隊來說,其中最大的一個問題是“老鄉”太多。在龐大集團中,充斥著大量來自河北唐山,灤縣的人,這些人與龐慶華都有著“親戚關係”,龐家的七大姑八大姨的兒子,侄兒,侄女,甚至是某個哥們介紹過來的朋友子女,都被龐慶華接納。

而從外聘請的職業經理卻相繼離開。其中比較典型的是負責龐大斯巴魯的李金勇。龐大斯巴魯曾經是龐大重要的利潤來源,斯巴魯曾經一度年銷量接近10萬輛,進入主流陣營之中,但現在斯巴魯已經越來越沒落了。這與日本企業方面不願意投入資源有一定關係,但是也和在中國的代理商逐步式微有關。


千億汽車銷售帝國的黃昏:龐慶華不認輸!押全部身家最後一賭

在2014年前後,龐大一直在尋找新的利潤點,試圖擺脫新車銷售這一單一渠道。一方面,龐大對斯巴魯的代理更進一步,而且試圖將這個模式複製到雙龍品牌上,但最終失敗。另外,龐大開始多方面的業務投資,合資北汽新能源建立合資銷售公司,建立線上養車品牌。除此之外,龐大還試圖切入網約車市場。這些業務都對資金需求量非常巨大,再加上龐大的汽車銷售也是資金密集型業務,這導致龐大的資金鍊危機在進一步加劇。

從2017年開始,這種模式的弊端就暴露出來了,業績低迷。2017年,龐大曾轉讓5家奔馳4S店,而這5家店淨利潤就佔龐大去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比例50%。當時龐大的經銷商數量已經過千,但剩餘4S店盈利能力吃驚得低。龐大經銷商店的管理到底有多差,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了。由於資金吃緊,2017年至2018年兩年的時間裡銀行對龐大集團抽貸240億元,資金鍊維持不下去了。

從2018年開始,龐大集團的危機一環接著一環的出現。最終成為了今天這個結局。龐大倒下,借用《六國論》中一句話,滅秦者非六國也,秦也。現在的問題是,未來,龐大集團能否重新站起?而龐慶華這最後的賭博,究竟是輸還是贏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