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路溫暖 只因有你

中央電視臺《中國重鎮》周平樂、雷鋒雜誌社記者師志偉聯合報道:她們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是家庭的主心骨,面對疫情,縱有千般不捨、萬般牽掛,她們仍義無反顧地迅速投入戰場,一次又一次離開家奔赴高牆。而他們,是“最美逆行者”身後的堅強後盾,在住所封閉時長從15天、30天升級至40天的日子裡,咬緊牙關撐起了家庭的重擔,只為讓她們安心戰“疫”,他們就是長沙市女子看守所的“硬核”家屬們。

獨自帶3個孩子的“霸蠻”母親

“疫”路溫暖 只因有你


“我沒事,你放心!”這是楊桂菊的母親跟她視頻時說得最多的話。而這句話背後母親有多“霸得蠻”,楊桂菊心裡再清楚不過。

楊桂菊是雙警家庭,兩人上班孩子無人帶,當時已在弟弟家照顧孫女的母親毫不猶豫地包攬下來,夫妻倆也因此“棄家”租住到了弟弟樓下。一次偶然提前到家,她看到母親手裡抱著幾個月的兒子,看著兩歲的侄女,另一隻手不時舀著一些冷固的糊狀物放入自己口中,便問她吃啥,母親語氣平常地說“沒來得及做午飯,正好寶寶剩下的別浪費!”簡單一句話,扎得楊桂菊眼淚雙流。

心疼母親辛苦,年前兒子才滿兩歲,楊桂菊就立馬報了個全託早教班。卻沒想到疫情比開學來得更快,母親的負擔不減反重!家裡新添了小侄女,年近七十的她得獨自帶三個孩子,最大的三歲,小的僅六個月!“你們不用管,放心去,家裡有我。”母親的愛,總是不由分說。

上班第二天,楊桂菊跟母親視頻時她正身上掛著小的,輪流招呼著兩個大的吃飯。細心的她發現母親面色潮紅、強打精神,問她她卻連連擺手說“不用擔心,一切都好”。看到母親表情如常,桂菊按捺下疑惑。後來弟弟告訴她,她走的那天兒子哭到凌晨12點多才累到睡著,精疲力竭的母親次日起來血壓飆升、頭昏腦漲,幾次差點摔倒,她卻悶不吭聲地一直咬牙堅持,直到他們晚上回來才虛脫地癱倒在床……。原來,母親的“一切都好”裡,從來沒有她自己。

“疫”路溫暖 只因有你


甘當“家庭主夫”的模範丈夫

“疫”路溫暖 只因有你


“疫”路溫暖 只因有你


接到妻子要住所封閉管理的消息時,女警王欣的愛人趙建軍二話沒說鑽進廚房,給妻子做了幾個拿手菜細心打包。“你就放心把‘一把手’位置交給我吧!”

對於愛人,王欣心底一直藏著深深的愧疚。小女兒出生前一個月,趙建軍輾轉反側多日,艱難地作出了一個事關人生轉折的重大決定:放棄多年的工作轉行在家,將重心放在照顧家庭上。王欣得知後激烈反對,正因為清楚愛人的能力和抱負,所以這對他來說實在太過委屈了!可趙建軍異常堅定:“錢是賺不完的,但家卻是最溫暖的。現在總得有人為家作出犧牲,那就我上,你好不容易考上公務員,我不想你放棄夢想!”

妻子不在家,連續這麼多天又做家務又帶孩子,還要抽空工作,說不累是假的,最麻煩的是總有分身乏術的時候。期間小女兒要打預防針,他只能一大清早把兩個孩子都拖起來,到醫院樓上樓下排隊、掛號、交費、打針,一邊要哄著小的,一邊還得顧著眨眼就不見人的大兒子,只恨不能長出三頭六臂,又急又忙生生溼透了衣背。可他從不在妻子面前喊累,“我把家管好,把孩子帶好,她在單位才不必牽腸掛肚”。風雨同舟,相濡以沫,愛早已無言而深入骨髓。

除了成為妻子的有力後盾,有家國情懷的趙建軍還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主動減免了投資房所有租客一個月租金。“國難當頭,人人有責,也算為疫情盡一份微薄之力吧!”

“疫”路溫暖 只因有你


在磨礪中成長的警娃

“疫”路溫暖 只因有你


“疫”路溫暖 只因有你


“疫”路溫暖 只因有你


“疫”路溫暖 只因有你


這場戰“疫”,對別的孩子來說可能享受了父母長久的陪伴,而對監管女警的孩子們來說,卻是一場磨難,也是一次歷練。13歲的劉庭跟著媽媽熊吉紅在高牆裡封閉了整整40天。同樣被封閉的還有蔣百易13歲的女兒吳瀚璵和吳英5歲的兒子黃又航。對於性格乖巧的吳瀚璵和黃又航來說,只要能跟媽媽在一起,到哪都行。可對一個進入青春期,正渴望同伴和自由的少年來說,禁錮的感覺並不好受。“我不想來,可是爸爸也要上班,家裡沒人沒辦法。”劉庭重重地嘆了口氣。吃睡不習慣、床上架小桌板上課,都可以忍受,讓他最難熬的是沒有同齡人的孤獨與寂寞。沒多久,母子間因手機問題爆發了矛盾,劉庭感覺很委屈:“我也不想一直玩手機,可休息時除了手機我還能玩什麼呢,現在外面的同學都能戴口罩串串門了,我還要跟著關在這裡”。不管情不情願,封閉還得繼續。可越到後來,劉庭發現自己想回家的心情反而沒那麼急迫了。“或許是習慣了吧!也沒那麼難以忍受”。

如果說劉庭在戰“疫”中失去了自由,學會了忍耐。那1歲半的肖尋簡和6歲的宦默也就在戰“疫”中暫時失去媽媽,練習了獨立。媽媽肖赫奔赴戰場的那天,有預感的小尋簡驚慌失措地用小手死死摟住媽媽的脖子不肯鬆開,可拼盡全力也沒能留住,好遠還能聽見他撕心裂肺的哭聲。早已被媽媽打好預防針的哥哥懂事地安慰著弟弟,“別哭,媽媽很快就會回來的”。明知別離是一種痛苦,可媽媽“疫”路不能回頭,只能讓孩子學著忍受和獨立。默也似乎一夜長大,牢牢記住了媽媽“照顧好弟弟”的囑託。“尋寶,想要嗎,哥哥幫你拿”、“尋寶,抱緊點,我們的扭扭車要出發了”、“尋寶,不要喝太快,小心嗆到”……而小尋簡頭幾天看見視頻就哭著叫媽媽;慢慢接受媽媽不在的事實後,可以跟媽媽嘻笑如常,再到後來玩具已經比媽媽更有吸引力,最後習慣了媽媽的缺席,怎麼喊也不太搭理了。在長久離別中,默也學會了用稚嫩的肩膀承擔起哥哥的責任,幼小的尋簡也漸漸已經接受,“原來媽媽並不是生活的必需和唯一”。而女警們欣慰於孩子的成長時,卻也失落於他們的失去。孩子,待得勝凱旋時,媽媽定將團聚與陪伴一併歸還!

“疫”路溫暖 只因有你


時代的灰落到每一個人頭上,都是一座山。而每一個監管女警在戰“疫”路上輕裝前行的背後,都有一個扛著一座大山的家庭。她們無悔!他們,亦無悔!

“疫”路溫暖 只因有你


供稿:師志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