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十問歌裡,為什麼把“一問寒熱”放在首位?

古人十問歌裡,為什麼把“一問寒熱”放在首位?

導讀:有一些診斷和治療上很基礎的道理,因為司空見慣,我們往往沒有去思考背後的道理是什麼。就像是“十問歌”的一問寒熱,為什麼要排在診斷的第一位呢?在本文中,婁紹昆老師就通過一個病例,向我們解釋了,之所以要先辨寒熱道理。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

太陽表證第一課(節選)

作者/婁紹昆

1.一九七五年暑假,和往年一樣,我沒有回永強青山老家度假,而是與家人一起居住在狀元橋橫街小學裡。橫街小學和漁業小學只有一牆之隔,放假後的兩個學校的校園都是空蕩蕩的,我終於有充分的時間整日與來診的病人在一起了。

而平時上課期間,我只能在中午與傍晚才能為患者看病。四年來,每個暑假我都是這樣度過的。所以每當暑假來臨時,我臨床的機會就明顯地增多,這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最好機會。再加上就診者全是附近漁民、鄰村農民、兩個學校的師生等周圍的患者,所以有效無效隨時可知。

暑假中三種病最多,一是小兒發熱,二是暑病,三是腸胃炎。我運用經方的方證辨證和針灸、刺血相結合,療效很好。

2.記得一位十歲男孩,是隔壁漁業小學的學生,發熱腹痛三天三夜,在醫院診斷為“急性胃炎”,治療後緩解,但藥物一停,又發作如前,家人將其背來就診。

小孩發熱、頭痛、口苦、欲嘔、心下壓痛、煩躁、尿黃,是典型的柴陷湯證。我先行針刺“內關”,兩針下去,患兒噴吐出大量黃涎穢物,疲倦睡去,一會兒醒後,諸症悉除,僅心下稍有壓痛,給他輕量的柴陷湯一劑,隨後大安。如此診治,漸漸地在群眾中獲得了好名聲。

3.多年來,我使用解表的麻、桂類方,治癒了不孕症、中心性視網膜炎、腰突症等病證,在臨床的實踐上漸漸地入了門。

4.我診治外感發熱,不管病因是細菌還是病毒,初期表證,全都是辛溫解表。葛根湯首當其衝,如有高熱加以大椎、耳尖、少商放血,療效斐然。由此而體會到古人說的“一問寒熱”的重要性。古人在問診中把“發熱惡寒”擺在首位,曰:“一問寒熱”。這一安排是有目的,因為

表證是整體性的病變,它比局部的病變對機體的影響更為強烈。

5.譬如我診治過一個患三叉神經痛七年的婦女,患者是我的一個學生的姑母,病發時,上、下牙痛劇烈掣痛,太陽穴悸痛難忍。為了止痛,拔掉了三顆牙齒,白天隱痛還可忍耐,夜間掣痛失眠,真是痛不欲生。我診治時,知道有惡風、煩熱、無汗脈浮緊等表證,根據脈證投以麻黃湯一劑。

第二天早晨,我剛起床就有人來敲門,開門後一看,原來是這個三叉神經痛的病人,她說服了中藥一夜沒睡。我大吃一驚,說:“那頭和牙齒還痛嗎?”

“奇怪的是牙齒一點也不痛了,太陽穴也不痛了,頭部的悸動也消失了。”

“中藥是什麼時候喝的?”我問。

“晚上八點鐘服第一煎,十一點鐘服第二煎。”

“方藥是服對了,”我說,“但服藥的時間不要在晚上,可能麻黃有提神的興奮作用。”

我根據當時的脈症給她三劑四逆散,同時在太陽穴給予刺血後拔罐,並囑咐她 ,如果復發就要再來複診 。因為她是洞頭島上人,回去了以後就一直沒有消息。一年後,我向我的學生打聽他姑媽的情況,他告訴我,他姑媽的病那次治療以後再也沒有復發。

6.從這個病例中,我進一步瞭解到,在雜病中也有表證,這就是有人提出的“有表證無表邪”的病況。如果臨床上發現有表證存在,你若不去積極地辛溫解表可能就達不到療效。這就是古人反覆強調,在一般情況下都要“先表后里”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