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之约,书向鸿笺——一纸鸾书,许我一世姻缘

鸾书是古时男女定亲的婚帖,等于古代的结婚证。

我国自周朝起开始出现婚书,传统婚书与“六礼”相对应,也被称为礼书。“六礼”是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到了宋代,朱熹在《朱子家礼》中将其精简为纳采、纳征和亲迎三礼,而鸾书则贯穿整个过程。

白头之约,书向鸿笺——一纸鸾书,许我一世姻缘

图片是家中老屋中发现祖辈珍藏的婚书,珍而重之的夹在一本手抄佛经中,可惜年代久远,无法避免的被虫蛀了

"婚赖鸾书,姻盟帝府,光彩喜增门户。"——明 无心子 《金雀记·成亲》

古时男女成婚,首要合八字。

合八字,中国旧时婚俗。媒人提亲获女方家同意后,双方互换庚帖,根据双方出生年月日时和属相推算,查其是否相生相克。

白头之约,书向鸿笺——一纸鸾书,许我一世姻缘

男方的生辰八字


白头之约,书向鸿笺——一纸鸾书,许我一世姻缘

女方的生辰八字

天为乾,地为坤,男方为乾女方为坤。

愿天长地久,结并蒂连理,许海誓山盟,与你携手白头。先人的浪漫之于才情,我等后辈只有敬仰的份了


白头之约,书向鸿笺——一纸鸾书,许我一世姻缘

这是一份完整的庚帖

男方和女方的生辰八字都写好后,媒人会拿给先生,传说若非是那种相克到见面即分生死的,先生一般是不会直接说成与不成的。

媒人挑好日子,将合封的庚帖送到先生门上,先生也不是当时就给判,而是把庚帖留下,媒人会过几日,挑一个良辰吉日,带上礼品和钱,一般肯定是吉利数字,到先生门上求贴。根据先辈的说法,媒人登门之后,礼品放在门后,是为谢礼,大多数先生都是乡里德高望重之辈,尊礼而不贪财,所以钱一般先生都是不收的,两家亲成后,新人自然还会再次来谢媒谢先生。

若两人八字相合,婚事可期,先生会根据主家家庭情况象征性的收下礼,但多少都会退回一部分,是为礼尚往来,若不合,先生也不会在明面上说什么,而是把礼无论多少全部退回,这样,媒人就全明白了。

媒人拿回两位新人的庚帖及先生的批文后,先到女方家,说“有鹊鸣于檐下”,女方家人就知道这是八字合了,自然是要留媒人在家,一番答谢。庚帖及批文就留在女方家,成亲的时候,由女方放在妆奁中,带到男方家里。

之后媒人再挑吉日到男方家,进门即说是来讨口水喝。一般媒人是男方相请,若婚事不成,媒人没有办成事,自然是不好意思主动登门的,而现在媒人主动登门讨水,有讨功之意,那肯定是好事能成,主家自然千恩万谢。


白头之约,书向鸿笺——一纸鸾书,许我一世姻缘

八字即合,之后便是纳征,商议彩礼和嫁妆之事,最后定下吉日亲了迎,世间便又成了一桩美满婚姻。

(本篇之中插图是先祖之物,名为鸾书,本还有婚书一张,鸾书合八字,婚书履乡约,是夫妇二人成婚的书面证明,先祖伉俪情深,婚书陪先祖长眠于地下,永伴身侧,唯余鸾书传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