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後一週操作策略

實質性利空,下週儘量不要操作

1/5、建議一:判斷是情緒性利空,還是實質性利空

原計劃本週繼續發盈利模式系列的第五篇“價值中樞”的下篇,寫了一半,忽然意識到不合時宜,因為那是常規行情下的高拋低吸操作,而下週幾乎肯定是振幅極大的“極端行情”,很可能會誤導大家。

所以我臨時把本週的文章改成更有現實意義的“極端行情下的五個操作原則”,適用於任何突發重大利空事件時的操作。

第一個原則:遇到任何突發利空,首先要判斷,這是“情緒性利空”,還是“實質性利空”?

年後一週操作策略


以本次“黑天鵝”為例,如果疫情是死的人多,但傳染性不強,很快就結束了,那就是“情緒性利空”,因為並不影響絕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業績,自然股價跌多了還會回來。

但現在疫情雖然死亡率不高,但傳染性很強,意味著防控拖得時間很長,那就是實質性利空了。因為無論是停產還是銷售不暢,都會影響上市公司業績,不但影響服務業,還影響了更為重要的製造業。

以消費電子產業鏈為例,這是去年下半年漲得最好的板塊之一,本輪行情的邏輯是:投資者預期5G換機潮將引發的產業鏈相關公司的業績增長,因為業績釋放時間是今年的一季度、最遲半年報,所以股價就先上去了。

但現在,由於電子工業密集的廣東、浙江、湖北都是疫區,無法按時復工,復工後也不知道能不招到工人,但成本費用卻一點兒都不會省,一季報肯定受影響了;國外原本該發過來的訂單,很可能擔心供應鏈的安全,轉移到其他國家,導致半年報能不能恢復也不知道。

本輪行情的幾個主線——半導體、TWS、LED、5G產業鏈、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都是訂單驅動的製造業,上漲邏輯都是“業績恢復預期”,而不是像去年一季度那樣的“題材股垃圾股超跌反彈的炒作”。這個邏輯一旦受傷,股價大概率是先下來,再看看半年報能不能恢復。

我常說,過馬路遇上汽車沒事,過馬路摔跤也沒事,但過馬路遇上汽車無巧不巧又摔一跤,那就危險了。

所以,這次是明顯的實質性利空,其影響最早要等五月份,即一季報利空落地。

2/5、建議二:下週儘量少操作,千萬不要被盤面的上竄下跳所影響

上面說的這些問題,想必機構在開盤前都想明白了,所以會一次性體現在下週的盤面上。

市場內現在有三類力量:國內機構、散戶、外資。

國內機構:倉位節前不管是公募還是私募都偏高,所以存在減倉的動機,但因為是突發性利空,等於是被悶殺了,所以跌多了,就會有自救行動。

外資:因為影響經濟了,按外資的脾氣,很可能是先出來,哪怕之後沒事了,追高進來。它們只在乎確定性,不在乎這幾個點。

散戶:資金量最大,但無法引領方向,只會通過追漲殺跌加大行情的震幅。

當然,這並不代表下週股價會一瀉千里,因為市場還會預期政府會出臺很多政策,還會放水,還有,別忘了還會有國家維穩的力量,甚至有可能出限制做空的政策。

更重要的是,A股是一個博弈心理很強的市場,一旦跌深了,產業政策和放水預期會帶來“題材股的表演”,甚至有可能會出現“先空間換時間,再時間換空間”,即暴跌之後出現一輪反彈,再慢慢陰跌創新低。

當然,這只是可能性之一,下週的行情,任何一種走勢都不要意外,所以才叫極端行情。機構早就做了幾套方案,跌停開盤怎麼辦,低開高走怎麼辦?高開低走怎麼辦?而遊資的博弈就是見招拆招:有人進來就逃,有人想逃就先逃,有人先逃了就反手做多,有人做多再逃。

所以整體上,股指一定是上竄下跳,這種情況下,一無技術,二無信息的普通散戶,最好的方法就是“臥倒不動裝死”。

第一,不要預測走勢,如果你預測低開高走搶反彈,結果小反彈後直接崩盤把你悶殺,你的心態就崩潰了;

第二,不要根據盤面來決定操作,下週是一個多方博弈的混亂市場,相當於幾夥人打群架,你賺的都是別人虧的,而且總體上是下跌的,你憑什麼覺得自己能佔到便宜而不是被人砍死?

唯一需要做操作的情況,是你的倉位太高,讓你產生了極度恐慌。

3/5、建議三:確保你的倉位不會讓你的心態變壞

極端行情中,最容易出現的就是因為倉位太高太低導致心態過於緊張,引發的“情緒性買賣”。而且,大部分人都會因為重倉而拼命看多,因為輕倉而拼命看空,一旦發現自己錯了,心態更壞,更容易追漲殺跌。

所以調整倉位的操作,就好像開車看到緊急情況先減速一樣,不是為了賺錢或減虧(大概率也賺不到錢,也避免不了虧損),而是為了讓你輕裝上陣,有個好心態,也讓你更客觀,減少情緒性買賣。

調整倉位的操作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如果你現在的倉位在你的歷史最高倉位附近,如果下週前三個交易日盤中出現大反彈(注意有兩個條件),可以將倉位降一點下來,到一個能讓你能睡得著覺的程度。

第二,如果你加了槓桿有爆倉的風險,而且家裡所有的錢都押上去了,那建議在週一開盤以跌停價掛單,爭取把倉位降一點下來。

再強調一遍,降低倉位的操作不是為了賺錢或減虧,而是讓你擁有一個心態。萬一減倉之後大反彈(前面說了,極端行情任何走勢都可能),別來罵我,更別心態崩潰去追漲,那就變成了兩邊打臉,畢竟疫情影響至少一兩個月。

當然,如果你覺得自己心態好得心如止水,也可以忽略這個建議。

4/5、建議四:下週不是買股票的最好時機,特別要回避“疫情概念股”

在下週的行情中,容易讓人手癢的機會有兩種:

一個是“疫情概念股”,這是A股特有的主題炒作,對於彈性大的垃圾股,這是標準的遊資收割散戶的遊戲,一般投資者參與這種博弈,沒有任何勝算。

比較有迷惑性的是,很多人買入是覺得某些行業的公司會因為受益而業績大漲,我提醒大家,傾巢之下,安有完卵,市場秩序被破壞,那些看上去受益的公司,可能業績並不會真的增長。

比如口罩概念,大企業面臨原材料人工運費上漲的問題,還有萬一疫情恢復好於預期,就會變成庫存,所以大部分錢都讓機制靈活缺乏監管的小作坊、中間商賺了;再比如醫藥概念,疫情衝擊正常的就醫秩序,很多人不願到醫院,大部分細分行業都談不上受益。

就算是真受益的少數行業,比如遊戲股,如果之前沒有持有,也是逢高賣出而不是買入的時候。

為什麼呢?以前講估值的時候我說過,一家公司的合理市值等於未來自由現金流的貼現,如果商業模式不改變,命根子還是捏在騰訊一類的平臺手裡,那麼未來自由現金流就不會大幅增長,現在的合理市值也就不會增長,短期業績的暴增,只會帶來合理PE的下降。考慮到遊戲股從去年年底啟動,市場風險偏好降低,介入的資金會在業績增長中提前兌現,最終股價可能還是坐了一波過山車。

另一個更容易讓價值投資者手癢的機會是我之前說過的白馬股的“黃金坑”機會。

原則上,價值投資者不擇時,好股票只要遇到合適的價格都可以買,但這是對於經驗豐富、心態極好的投資者而言的,一般散戶並不建議在極端行情中買股票,除非你的倉位特別低。

而且現在大部分白馬股價格並不低,就算一個跌停,也談不上什麼好賠率,沒有必要急著介入。

5/5、建議五:遠離交易,精研個股

在停止操作不折騰的同時,下週進入研究公司的最佳時期。

一般而言,牛市的氛圍中不適合研究公司,因為牛市的定價效率很高,公司剛研究了一半,發現很有價值,股價已經上去了,你是追還是不追?還有時候,研究後認為公司有問題,結果錯過了一支翻倍股,其實並不是你研究的問題,而是市場找不到合理估值的股票,只好買有毛病的公司。但你幾次下來,你就會懷疑自己的研究能力,所以牛市不適合研究公司。

最適合做研究的反而是下週。因為等過了下週的極端行情,市場的振幅減小了,就進入價值投資者的黃金操作期,市場會進入對好公司視而不見,對利好反應遲鈍的階段,研究出初步結果後,你有充足的時間觀察走勢,分批建倉。

當然,好公司在走勢上可能同樣嚇人,特別是一些在高位的股票,常常會走出技術派最害怕的那種“長陰破位”,讓很多經驗豐富的投資者不敢下手。而這,正是考驗你的價投信仰是否堅定的好時候。

那研究什麼方向呢,我是沿著三條線看的:

第一、前期行情的主線,且投資邏輯通暢的“半導體、TWS、LED、5G產業鏈、雲計算、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其中業績受疫情影響不大的公司;

第二、疫情可能會加速某些競爭格局不好的行業的產能出清,其龍頭股會受益;

第三、受疫情嚴重影響但長期邏輯不變的白馬消費股,很可能出現“黃金坑”

後兩條都是用逆向思維考慮疫情的影響,因為資本市場有資源配置的先導作用,投資者也喜歡提前反應預期。

當然,從交易的角度,還是要提醒大家,不要讓寶貴的倉位消耗得太快,在有安全邊際的地方分批買。還要觀察是否抗跌,底部通常是一個區間而不是一兩根K線,而且一輪下跌之後,也有可能出現垃圾股反彈,白馬股補跌,價值投資者一定要有踏不準節奏的心理準備。

最後劃個重點:

1、實質性利空,下週儘量不要操作,倉重要伺機減倉

2、下週結束之後,注意三類股票的建倉機會和抗跌情況

這個假期,我又把近一兩個月因為股價過高而忽略的好公司的研究資料仔細看了一遍,就等節後“好價格”出現了。大家呢?千萬別告訴我,都在刷新聞。

最後給大家看個可能是真實的段子

年後一週操作策略


真慘,希望中國的中小企業能挺過這一關。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及應對之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