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能每次都不收你姐钱”“她是我亲姐姐,我不能要她的钱”

“你怎么能每次都不收你姐钱”“她是我亲姐姐,我不能要她的钱”

01

在所有的情感关系中,血脉亲情是最不可割舍也是无法割舍的。我们可以没有朋友,却不能没有亲人,这就是本质上的区别。因为我们身上流淌着跟父母和兄弟姐妹一样的血液。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即使是结婚后,有了自己的小家,也不会对父母和兄弟姐妹不管不顾。关系很好的,会多走动。关系一般的,也不会断了联系。

可如果把“大家”的位置放在自己“小家”的前面,肯定会导致婚姻失衡。有许多婚姻关系的破裂,就是因为没有把握好帮扶亲人的尺度。那些“扶弟魔”、“宠妹魔”就硬生生地亲手把一段本来幸福的婚姻推向了绝境。

“你怎么能每次都不收你姐钱”“她是我亲姐姐,我不能要她的钱”

02

伍敏和老公在自家住的小区门口开了一家便利店,由于他家价格公道,而且伍敏待客热情,还有送货上门的服务,所以生意一直不错。他们一家老小的开销和房贷全可都指望着这家店了。

务敏的大姑姐就住在隔壁小区,在他们没开店之前,两家人除了过年过节有来往之外,平时几乎没有走动。

可自从他们开店之后,大姑姐来得可勤快了,今天在店里拿一包盐,明天就拿一壶油,后天则提走一箱牛奶。

周末的时候,大姑姐还会带着孩子来,看到店里有什么好吃的、想吃的零食,通通都扫进袋子里拿走。

她每次都会走到弟弟面前,叫他给算账。可他都摆摆手说:“不要不要,都是小东西,值不了几个钱。”大姑姐就“很难为情”地把钱包揣进兜里。

当然,吴敏对这些事是不知道的。大姑姐很会掐时间,都是趁着她去接孩子或者回家做饭的时间过来。若是偶然遇到伍敏在店里,她就在店门口张望一下,打个招呼走了。

“你怎么能每次都不收你姐钱”“她是我亲姐姐,我不能要她的钱”

那是个下雨天,店里一个顾客都没有,老公也回家休息去了,伍敏闲着无聊,盯着监控发呆。她突然想到,自打开店以来,都没有看过监控录像,也不知道店里究竟有没丢过东西,既然这么无聊,不如就看看吧。这一看,她才发现了端倪。

原来真的有“老鼠”!而且还是“大老鼠”!

伍敏很生气。老公到店以后,她就直接把录像开给他看,气愤地问他:“要不是我看了监控,还不知道要蒙在鼓里多久?你怎么能每次都不收你姐的钱呢?我们家的商品都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不用钱买的吗?”

老公一脸不悦,理直气壮地说:“她是我亲姐,我怎么能要她的钱呢?再说了,这些东西才值几个钱啊?你也好意思跟她计较?”

老公一点认错的态度都没有,可把吴敏气坏了。她拿出一张纸丢到他面前:“你自己看看!我粗略算了下,光是这个月,她就从店里拿走了1000多块钱东西。这是小钱吗?我们自己都快揭不开锅盖了,你还要养你姐姐?”

伍敏说的都是事实,每个月除去房贷、房租和日常开销,再给孩子报个兴趣班,手里的钱就所剩无几了。她这么生气不是没有道理的。

“你怎么能每次都不收你姐钱”“她是我亲姐姐,我不能要她的钱”

尽管伍敏把话说得这么清楚了,他还是很倔,回道:“不管你怎么说,她都是我姐,我就是不能要她的钱。”

他这句话就很明白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永远都不会要姐姐的钱。伍敏对他彻底失望了,不过她什么也没有说,开始跟老公冷战,并背着老公看完了最近三个月的监控录像。

她把大姑姐从店里拿走的每一件商品的名称和价格记录下来,最后一结算,竟然有5000多块钱那么多。

伍敏把商品明细全部拍成照片,发给了大姑姐,让她还钱。谁料大姑姐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跑到他们夫妻面前去讨个说法,还理直气壮地说,是她弟弟不要她的钱,现在再让弟媳妇来跟她讨债,这算是什么事?

大姑姐把伍敏的老公也顺带着骂了,可即使如此,他仍然和他姐姐站在统一战线上,斥责伍敏无事生非,挑拨离间。

伍敏绝望地对老公说:“行,既然我已经无事生非了,也不怕再无事生非多一次,我要和你离婚!你和你姐过吧!”

“你怎么能每次都不收你姐钱”“她是我亲姐姐,我不能要她的钱”

03

伍敏的老公和大姑姐两人都是拎不清的:一个看重亲情,无私奉献;一个却无视亲情,贪小便宜。就是所谓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结果,把好好的一段婚姻给整没了。

伍敏的老公不明白“斗米恩,升米仇”的道理,他给的越多,姐姐就会接受得越坦然,理所当然地觉得,弟弟是开店的,送给姐姐一点东西算什么呢?

正如伍敏跟她要账,她就感到委屈一样,认为那是她该得的,你不给就是你的错了,因此怀恨在心。

一包盐、一壶油的确是小钱,但是小数怕长计啊!不算不知道,一算就吓一跳!长此以往,伍敏的损失得有多大!既然老公不清醒,就只好离婚了。

而且,在这件事背后,伍敏应该是想到了更长远的事,只怕以后要是有大事发生,老公会为了维护亲情,置自己的利益于不顾。那还不如趁早离开,及时止损。

所以,要帮扶血脉至亲,一定要有一个度,前提是不能损害伴侣和孩子的利益,不能为了帮亲人而让伴侣和孩子过苦日子。不然,到最后,自食其果的那个人就是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