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懂劉姥姥,讀懂已是中年人

劉姥姥是大觀園圈子外的人物。但她卻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少不更事時讀《紅樓夢》,覺得劉姥姥可笑又粗鄙。然而時隔多年,再讀《紅樓夢》,不由對劉姥姥生出了一些敬意。

劉姥姥是個積年的寡婦,只有一個女兒早已出嫁。

她女婿的祖父曾經做過一個小小的京官,曾與王夫人的父親,鳳姐(王熙鳳)的外祖父認識,就認了親。到她女婿這一代,家業敗落,搬回鄉下住了。兩口子忙活,叫了岳母劉姥姥來看孩子。劉姥姥也一心一意幫他們把生活過好。


年少不懂劉姥姥,讀懂已是中年人


01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日子不好過,總歸要尋找更好的去路,說不定前路就是柳暗花明。

日子越過越艱難,女婿邊喝酒邊發洩情緒。女兒不敢接話。劉姥姥心裡清楚,女婿是先前的生活太好了,現在困難了,不去想辦法還要埋怨。她看不過,說:“村莊人,哪一個不是老老誠誠的,守著多大碗兒吃多大的飯……沒錢了就瞎生氣,成什麼男子漢大丈夫。”

由奢入儉難,要麼接受現實,本分地過日子。男子漢,過得了好日子,也過得了窮生活。要麼想辦法改變生活。

“天子腳下,長安城中,遍地都是錢,只可惜沒人會去拿。”生財要看到機會。有人看到繁華,有人看到機遇。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年事已高的劉姥姥,有想法,也有闖勁!

夢想是一定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遍地都是錢,條條大路通羅馬,適合自己走向羅馬的是那條道?劉姥姥想到的道路是王夫人,女婿家一轉八千里的親戚。王夫人上了年紀,更加憐貧恤老,願意舍米舍錢。

去天子腳下搭起賈府這條人脈,誰去呢?

女婿去?他是男人,又是這樣的性情,不妥。

女兒去?她是年輕媳婦,抹不開面子,不行。

還是自己去,反正一副老臉,有好處更好,若沒有收穫,見見世面也行。

不勞而獲,就要承受受辱的準備。劉姥姥把女兒兩口子護在身後。

幾經轉折,終於見到了賈府的紅人——鳳姐,王夫人託付的管事人。她向鳳姐拜安。

若不是生活所迫,七十多歲的劉姥姥怎會跑到與自己格格不入的鐘鼎世家去向正青春年少的鳳姐請安?

為了搭上親戚的關係,劉姥姥不得不腆著老臉。

回家之際,想開口討要東西,她還沒說話就紅了臉,說話粗鄙如劉姥姥,在尊嚴和財物面前難以取捨。

劉姥姥一進大觀園,就帶回來二十兩銀子,相當於一家農戶的一年花費。


0

年少不懂劉姥姥,讀懂已是中年人

2

二進大觀園,劉姥姥是帶著誠心來感謝的。

生活一旦好轉,劉姥姥就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表達對賈府贈銀的感謝之情。

劉姥姥扛著棗子倭瓜和野菜來謝恩。家裡的第一茬瓜果蔬菜捨不得賣,給賈府天天山珍海味吃膩了的姑娘們嚐鮮。

原本送完農家菜果的劉姥姥轉身回家,但在賈府有心人的挽留下,劉姥姥留住賈府。

劉姥姥雖是村野人,卻也有些見識,再加上年紀大了,經歷的事多,極力說些村中的所見所聞或編撰故事來讓大家助興。

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的人想要融在一起玩樂?

劉姥姥做得到嗎?她能做到嗎?

事實上做到了,劉姥姥鼓著嘴:“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一頭老母豬,不回頭。”逗得一個個合不攏嘴。

劉姥姥也知道,姑娘們只當窺見了不同於自己生活的笑料罷了。

可以斥責女婿這個一家之主的她只能這麼做,畢竟拿人的手短。

成年人的生活,沒有歲月靜好,必定有人負重前行。


年少不懂劉姥姥,讀懂已是中年人


03

如果說前兩次去賈府,劉姥姥讓人可笑可嘆的話,三進大觀園就令人可敬了。

烈火烹油的賈府終究樹倒猢猻散。

聽說賈府的變化,劉姥姥正在田裡打豆子,她連豆子都拿不起,在地裡哭了一場。

抄家後的賈府,人心渙散。人人避之不及,唯有劉姥姥來賈府探望。

病重的鳳姐把自己唯一的女兒巧姐託付給劉姥姥。

鳳姐只能拜託在大觀園姑娘們眼裡粗鄙可笑的劉姥姥。

畢竟,劉姥姥他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又添置了幾畝地,在當地已經是過得好的人家了。

而所謂的親戚如鳳姐的親兄弟,在她屍骨未寒時,逼問巧姐她母親留下的私房錢。


正是:勢敗休雲貴,

家亡莫論親。

偶因濟劉氏,

巧得遇恩人。

劉姥姥終不負所托,把巧姐救出火坑。生活雖不是很富裕,但平靜安寧。誰又能說巧姐做個尋常人家的孩子不比帶著面具生活的千金小姐強呢?


年少不懂劉姥姥,讀懂已是中年人


三進賈府,先是求財,再到感恩,終為救贖。

為生活逼迫積極尋找門路,受人恩惠,終不忘恩情,危難時期伸出援手,她雖世故粗俗,卻也不忘善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