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悄悄漲價了


春天來了,堂食開放了,海底撈卻悄悄漲價了。

隨著復工復產的進行,許多餐飲企業也隨之開門迎客,不過不少網友發現,許多餐飲企業的價格好像比平時高出不少,海底撈就在其中之列。

本來就不便宜 這下更貴了...

01

受疫情及成本影響,

海底復工後漲價約6%

海底撈悄悄漲價了

據《新京報》消息,有網友在微博發佈消息稱,海底撈恢復堂食之後漲價了,記者也從門店側面證實了這一消息。

4月5日晚間,海底撈相關負責人回應,漲價是受疫情及成本上漲影響,但整體菜品價格調整控制在6%,各城市實行差異化定價。

這價漲的,還真不少。

海底撈悄悄漲價了

△一位北京顧客曬出的菜單

一位北京的食客在微博曬出菜單,“人均220+,血旺半份從16漲到23元,八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自助調料10塊錢一位;米飯7塊錢一碗;小酥肉50塊錢一盤。”

海底撈悄悄漲價了

網友紛紛評論:

@吃鳳梨的可愛菠蘿:本來就不便宜 這下更貴了...

@東邊一樹96905:漲的太少,不符合我身份,不吃

@你是二次猿嗎i:菜在漲價 而我們沒有工資

海底撈悄悄漲價了

@賣不出衣服的小哥哥:漲價是他的權利,吃不吃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每日甜份:這麼多人失業的大環境下,漲價是你的權利,少去個人的自由。

@還是羅老師:我覺得菜品分量縮水了!

@攝計美學:沒關係的,門口賣油條的都3元一根,10元3根了

海底撈悄悄漲價了

02

疫情下暫停營業

今年營收不太確定性

3月25日晚間,海底撈發佈2019年業績報告稱,公司全年實現收入265.56億元,同比增長了56.5%,淨利潤23.47億元,同比增長42.3%。實現了營收、淨利雙增長。

根據2019年年報,海底撈過去一年新開308家餐廳,截至2019年12月30日,其全球共有門店768家,其中716家位於中國大陸,以及52家位於香港、澳門、中國臺灣及海外。同時,由於租約到期和其他商業原因,海底撈也關閉了6家餐廳。

海底撈悄悄漲價了

雖然2019年營利、淨利雙增長,但是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營收、淨利都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2019年財報顯示,海底撈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2.22億元,同比下滑46.05%。不過在2月中旬,海底撈獲得了中信銀行北京分行和百信銀行的信貸資金21億元,首筆資金8.1億元在2月19日到賬,一定程度緩解了資金緊張。

在疫情發生之後,海底撈一直處於停業狀態。中信建投的分析報告指出,如果海底撈關店15天,預計營收損失約50.4億元,淨利潤減少5.8億元;關店30天,預計營收損失約61.02億元,淨利潤減少7.96億元。

沉寂了20天后,海底撈外送在北京、上海、西安、深圳的部分門店恢復營業,提供“無接觸配送”服務;而堂食服務的恢復,則在關店46天后,不過僅是中國內地15個城市85家門店率先恢復。截止至3月21日,海底撈在國內559家門店恢復正常營業。

海底撈悄悄漲價了

03

會有其他餐飲企業效仿嗎?

事實上,除了海底撈之外,同為明星企業的西貝莜麵村近日也被眼尖的網友發現漲價了,甚至比海底撈漲幅更大。“本來以為海底撈漲價漲得有點多,轉眼看了下西貝的外賣菜單,土豆條燉牛肉80了,酸菜封缸肉80多,海底撈和西貝比真的是毛毛雨”。

顯然,海底撈、西貝們正摩拳擦掌,要把疫情下的損失賺回來——既然客流量減少了,那就提高客單價。

中國烹飪協會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今年春節期間93%的餐飲企業選擇關閉門店,損失慘重。相比去年春節78%的餐飲企業營業收入損失達100%以上;9%的企業營收損失達九成以上。“只要疫情沒有完全得到控制,防疫工作還要繼續,餐飲消費不能完全放開,就會有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遇到這類問題,參與漲價的企業也很有可能會越來越多。”餐飲業內人士判斷。

然而,就在海底撈宣佈漲價的時候,麥當勞推出了一款週一會員半價桶,原價81元,售價39元。

海底撈悄悄漲價了

4月6日,消費者蜂擁而至,搶到麥當勞小程序崩盤。網友們感慨,在這特殊時期,物美價廉才是王道。

最後,沒想到,疫情之下,餐飲業的“報復性消費”還沒來,“報復性漲價”先到了。而相對於報復性消費,網友紛紛感嘆,還是讓“報復性存錢”來的更猛烈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