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飛《千字文飛花令.冬》

023 冬(dōng)


1

冬去冰須泮,春來草自生。唐 馮道《天道》

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唐 李世民《除夜》

冬有靈湯溢,夏無炎暑侵。唐 李中《廬山》

冬氛戀虯箭,春色候雞鳴。唐 杜審言《除夜有懷》

冬行雖幽墨,冰雪工琢鏤。唐 韓愈《南山詩》

冬有靈湯溢,夏無炎暑侵。唐 李中

冬氛戀虯箭,春色候雞鳴。唐 杜審言《除夜有懷》

冬宵寒且永,夜漏宮中發。唐 王維《冬夜書懷》

冬行雖幽墨,冰雪工琢鏤。唐 韓愈《南山詩》

冬日晴且暖,林塘思淨居。宋 梅堯臣《依韻和酬韓仲文昆季聯句見謝》

冬夜苦難曉,短景復易夕。宋 陳傅良《再和前韻》

冬晚霜露重,城遙鞍馬勞。宋 蘇轍《次韻王臨太博馬上》

冬暖因恆霽,宵遊及望舒。明 皇甫汸《仲冬對月數宴答子約》

冬青樹上掛凌霄,歲晏花凋樹不凋。唐 顧況《行路難》

冬寒不嚴地恆洩,陽氣發亂無全功。唐 韓愈《杏花》

冬至至後日初長,遠在劍南思洛陽。唐 杜甫《至後》

冬青樹上掛凌霄,歲晏花凋樹不凋。唐 顧況《行路難》

冬寒不嚴地恆洩,陽氣發亂無全功。唐 韓愈《杏花》

冬至冰霜俱怨別,春來花鳥若為情。唐 崔日用《餞唐永昌》

冬裘夏葛相催促,垂老光陰速似飛。唐 白居易《閒居春盡》

冬深差喜病根除,藥裹猶親酒盞疎。宋 胡仲弓《和劉後村雜興》

冬來酒戶微增舊,萬事應須付一尊。宋 陸游《幽居》

冬深柏子和香掃,準備生辰作好香。宋 陳輔《上荊公生辰》

冬日有情還可愛,忽開雲霧見林丘。宋 王之道《冬日出郊》

冬月行部至廉州,思制一裘且復休。明 顧夢圭《裘葛行》

鼕鼕鼓遠三行夜,隱隱平湖四接天。宋 陳師道《宿柴城》

冬寒夏熱最嘆當,寒則如刀熱如炙。明 唐寅《一年歌》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來見。漢 佚名《豔歌行》

春至苔為葉,冬來雪作花。唐 王泠然《古木臥平沙》

秋懷久寥落,冬計又如何。唐 白居易《冬初酒熟》

凍飛幸不遠,冬令反心懲。唐 孟郊《秋懷》

春歌叢臺上,冬獵青丘旁。唐 杜甫《壯遊》

表裡俱穠紫,冬春獨擅青。宋 喻良能《紫笑》

陰陽更用事,冬暖豈所宜。宋 王安石《天下不用車》

輿梁久費支,冬涉猶病骻。宋 王洋《寄題安福鳳林橋》

春風前赤壁,冬日下青峰。宋 張埴《下青峰》

邊庭節物與華異,冬霰秋霜春不歇。隋 盧思道《從軍行》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唐 杜甫《小至》

秋月皛皛泛澄瀾,冬景青青步纖草。唐 張說《同趙侍御乾湖作》

寄語農家莫遊惰,冬閒正要飽鉏犁。宋 陸游《喜晴》

旱作顛風日日吹,冬來渾似麥秋時。宋 曹勳《題潮州黃崗驛》

暑天倦臥星穿透,冬晝閒吟雪壓摧。宋 張鎡《竹軒詩興》

多稼亭邊有所思,冬來捻卻幾行髭。宋 范成大《冬至晚起枕上有懷晉陵楊使君》

夜航憂雪到桑麻,冬暖春寒感物畢。宋 釋行海《仲春夜客航值雪》


2

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慄。漢 佚名《孟冬寒氣至》

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霜。漢 佚名《別詩四首》

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開。唐 杜審言《旅寓安南》

途冬沙風緊,旌旗颯凋傷。唐 李白《出自薊北門行》

嚴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唐 呂溫《孟冬蒲津關河亭作》

途冬沙風緊,旌旗颯凋傷。唐 李白《出自薊北門行》

方冬水物窮,又欲休山樊。唐 儲光羲《相和歌辭.採菱曲》

嚴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唐 呂溫《孟冬蒲津關河亭作》

迎冬小雪至,應節晚虹藏。唐 徐敞《虹藏不見》

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宋 汪洙《勤學》

暮冬天地閉,正柔木凍折。宋 曾鞏《賞南枝》

窮冬雪塞空,千里至我門。宋 歐陽修《送滎陽魏主簿》

玄冬映窗隙,重繭不能御。宋 孫應時《臨海道中書懷》

窮冬固多悲,凍雨仍並作。宋 趙蕃《寒雨感懷呈斯遠》

窮冬忽湧溢,絡繹瓶甕早。宋 蘇轍《和子瞻和陶淵明雜詩》

窮冬歲將在,雪片大如掌。宋 陳文蔚《窮冬積雪閔織妨婦》

嚴冬樹色改,青松耀紅鵑。宋 葉適《自羅浮行田宿華嚴寺》

窮冬霜露下,穀風轉悽其。明 戴良《治圃》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陳陶澤中水。唐 杜甫《悲陳陶》

三冬暫就儒生學,千耦還從父老耕。宋 陸游《觀村童戲溪上》

一冬都無五日寒,赤日杲杲后土乾。宋 裘萬頃《十二月大雨》

窮冬天意似奢華,白璧明珠剩作花。宋 陳宓《賦梅堂閒吟》

去冬九旬已渴雨,那意今春渴尤苦。宋 陳淳《賀傅寺丞喜雨》

經冬不雪苦嗷嗷,快手真成一戰鏖。宋 趙蕃《微雪招何丞明叔飲不至》

三冬溫溫等氈帳,六月凜凜同冰壺。宋 釋道常《巖豅寺》

去冬玉塞靜無埃,春雪雖遲亦壓災。宋 劉克莊《春早》

去冬雪裡拜箋題,曾說新除到殿西。宋 岳珂《寄李微之秘監》

窮冬四壁坐無聊,渴思一字車渠百。宋 王邁《許宰和篇至再用韻謝》

初冬時節又相催,浩浩諸方爐鞴開。宋 釋師範《偈頌》

玄冬連日太陰凝,醞釀開年滿意晴。宋 曾豐《端月上浣》

去冬十月上燕薊,朔風入懷衣縫拆。明 童冀《和衍公約看杏花韻》

一冬也是堂堂地,豈信人間勝著多。清 黃宗羲《山居雜詠》

一冬也是堂堂地,豈信人間勝著多。清 黃宗羲《山居雜詠》

從軍乏衣糧,方冬與家別。南北朝 鮑照《發後渚》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唐 宋之問《渡漢江》

自古承春早,嚴冬鬥雪開。唐 朱慶餘《早梅》

侵夜鸞開鏡,迎冬雉獻裘。唐 李商隱《陳後宮》

六月飛將遠,三冬學已精。唐 韋嗣立《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答》

自古承春早,嚴冬鬥雪開。唐 朱慶餘《早梅》

侵夜鸞開鏡,迎冬雉獻裘。唐 李商隱《陳後宮》

六月飛將遠,三冬學已精。唐 韋嗣立《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答》

崔君誇藥力,經冬不衣綿。唐 白居易《思舊》

萬里南天客,三冬此日晴。宋 張嵲《晚晴》

天地氣將肅,秋冬候欲交。宋 吳芾《和陶己酉歲九月九日》

剩有筇枝興,窮冬氣已和。宋 陸游《連日治圃至山亭又作五字》

南國青青果,涉冬知始摘。宋 梅堯臣《玉汝遺橄欖》

閩楚風遙接,秋冬氣乍分。明 李士允《十月一日舟次吉水》

金華山北涪水西,仲冬風日始悽悽。唐 杜甫《野望》

野客預知農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宋 戴復古《除夜》

半世飽知榮與辱,新冬頓覺我為吾。宋 林之奇《癸未冬至》

自度無能處世間,經冬經夏掩柴關。宋 邵雍《和和承製見贈》

黃菊花殘白菊花,孟冬風日亦云佳。宋 趙蕃《步沈園》

五目爨僮劖雪去,三冬僰女擔花來。明 範汭《滇中詞》

莫怕炎洲饒毒癘,一冬飛雪似胡天。明 唐順之《南征歌》


3

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魏晉 潘安《悼亡詩》

獻親冬集書,比橘復何如。唐 姚合《送雍陶及第歸覲》

不資冬日秀,為作暑天寒。唐 韋處厚《盛山十二詩.竹巖》

雨重冬裘薄,泥深古道賒。宋 趙蕃《示成交》

霜輕冬意薄,日正午陰停。宋 李曾伯《登獨秀臺和徐意一韻》

地寒冬氣早,家遠暮雲低。宋 陳允平《憶諸侄》

大雪冬沒脛,夏秋多蛇蚖。宋 蘇洵《憶山送人》

尚恐冬生筍,時來竹外看。宋 周弼《靈竺寺》

長安冬菹酸且綠,金城土酥靜如練。唐 杜甫《病後遇王倚飲》

異鄉冬至又今朝,回首家山入夢遙。唐 殷堯藩《冬至酬劉使君》

要知冬燠生意洩,明年造化工斯全。宋 方逢辰

地宜冬暖早韶華,回首牆東李亦花。宋 陳宓《賦梅堂閒吟》

十分冬暖學春華,嫋嫋垂楊映日斜。宋 史彌寧《霜柳》

寒禽冬飢啄地食,拾掇谷種無餘遺。宋 王令《原蝗》

臘近冬殘雲未合,江南青壠麥休肥。宋 梅堯臣《嘉雪應祈呈權郡通判》

滋榮冬茹溼常早,澗澤春茶味更真。宋 曾鞏《趵突泉》

此慶將誰比,獻親冬集書。唐 姚合《送朱慶餘及第後歸越》

南鄰更可念,布被冬未贖。宋 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清瀾深幾許,夏潦冬即空。宋 晁公溯《眉州燕遊雜詠十首.碧瀾堂》

置酒相暖熱,愜於冬飲湯。宋 黃庭堅《次韻答叔原會寂照房呈稚川》

聽得居人語,今年冬又殘。宋 翁卷《壽昌道中》

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唐 白居易《早冬》

半銷宿酒頭仍重,新脫冬衣體乍輕。唐 白居易《早興》

玄蟬去盡葉黃落,一樹冬青人未歸。唐 李商隱《訪隱者不遇成》

山翁何處是便宜,正是冬窩獨坐時。宋 錢時《自述》

喻公策名自先朝,奉常冬官始見招。宋 葉適《送喻太丞知處州》

老農相慶無它語,盡道冬晴好趁耕。宋 王之道《長至和魏公達》

四更枕上歌聲起,泊遍冬瓜堰外船。清 朱彝尊《鴛鴦湖棹歌》


4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唐 李世民《守歲》

屋覆經冬雪,庭昏未夕陰。唐 祖詠《蘇氏別業》

寂寥抱冬心,裁羅又褧褧。唐 崔國輔《子夜冬歌》

誰知嚴冬月,支體暖如春。唐 白居易《新制布裘》

誰知嚴冬月,支體暖如春。唐 白居易《新制布裘》

有帛御冬寒,有谷防歲飢。唐 白居易《詠興五首.解印出公府》

相逢季冬月,悵望窮海裔。唐 高適《贈別王十七管記》

學已三冬富,書猶萬卷藏。宋 陸游《汪茂南提舉輓詞》

故鄉孟冬別,有約仲冬返。明 楊慎《西征夜》

留滯連冬春,繞庭芳草綠。明 張羽《遷居懷沈都事》

匏革奏冬非獨樂,軍城未曉啟重門。唐 賈島《觀冬設上東川楊尚書》

歉歲隆冬水不冰,鈴齋誰與破愁城。宋 袁燮《大雪與俞少卿》

又恐來冬隨計吏,仙霞不管似羊腸。宋 陳藻《和林君作起叔梅詩韻》

禪房閉虛靜,花葯連冬春。唐 孟浩然《還山貽湛法師》

稂莠蝕田髓,積陰成冬雷。唐 貫休《偶作》

愁雲合無跡,密雪集冬仲。宋 韓維《雪招招象之》

寒蔬養春芽,宿麥布冬腳。宋 蘇轍《喜雪呈李公擇》

命義俯仰間,誰復論冬夏。宋 劉黻《和張無垢胡澹庵二先生清江亭記》

星霜殘臘過,霰雪一冬頻。宋 張耒《春寒》

圖書無近跡,草樹有冬榮。宋 梅堯臣《鄭州王密諫漱玉齋》

譬之適時運,寒暑變冬夏。宋 王令《贈周伯玉下第》

梅花不肯傍春光,自向深冬著豔陽。唐 韓偓《梅花》

邊關本是苦寒地,況復嚴冬入虜鄉。宋 蘇頌《中京紀事》

真成一臘逢三白,並把三冬慱一春。宋 楊萬里《淮河舟中曉起看雪》

知受命如松柏,故向隆冬取次開。宋 袁燮《病起見梅花有感》

金縷抽殘蝴蝶繭,釵頭立冬鳳凰雛。清 屈大均


5

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漢 佚名《明月皎夜光》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唐 杜甫《兵車行》

磨刀鱠嚴冬,宿昔少陵詩。宋 王安石《送裴如晦即席分題》

潺湲無春冬,日夜響山曲。宋 歐陽修《幽谷泉》

我愛山中冬,冰澌疊亂封。明 元鵬《山中四詠》

我愛山中冬,冰澌疊亂封。明 元鵬《山中四詠》

於年春有冬,於日朝有夕。明 魯山泰公《春有冬》

滿眼傷心冬景和,一山紅樹寺邊多。唐 元稹《遠望》

黃花粲粲冬窩夜,丹葉蕭蕭蜀阜秋。宋 錢時《冬窩夜語》

雨薄雲開冬似暖,一杯相與共扶頭。宋 趙蕃《次韻和答斯遠見過》

豚肩尚有冬深味,蠶器應逢市合時。宋 蘇轍《次韻李曼朝散得郡西歸留別》

籬中宿莽冬猶綠,湖上明雲夜不昏。明 廖孔說《山後田家》

瘴嶺行衝夏,邊沙住隔冬。唐 黃滔《逢友人》

正似花重九,休論月孟冬。宋 朱翌《十月十四日立冬菊花方盛》

初仕昔為宰,讀書過三冬。宋 範祖禹《送七主簿赴龍水》

慄林霜下熟,歸摘御窮冬。宋 梅堯臣《送達觀禪師歸隱靜寺》

過午非常暖,疑他不是冬。宋 楊萬里《晨炊浦村》

主人培壅厚,未肯畏嚴冬。宋 張耒《手種芭蕉秋來特盛成二大叢》

吾子事幽討,墳典歷三冬。明 王問《禪悅院與葉殷二生》

清風來翔明月前,夏日不暍冬不綿。宋 李石《次韻趙彥膚柏梁體送張道錄》

蕭蕭窮谷歲已晚,嗟我再補冬衣裳。宋 張耒《歲暮嘆》


6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餘。唐 杜甫《柏學士茅屋》

海邊草芥一冬新,況復冬溫接畛春。宋 曹勳《和範倅十首》

中古便似秋冬辰,和氣無復如陽春。宋 陳文蔚《辛已老人生旦》

瀼東瀼西一萬家,江北江南春冬花。唐 杜甫《夔州歌十絕句》

獨有春風知此意,年年杜宇泣冬青。宋 林景熙《夢中作》

多少世間閒落索,老夫情緒只冬窩。宋 錢時《九月望徙坐冬窩》

赤腳聽蛩勤夜績,蒼頭租犢待冬耕。宋 陸游《仲冬書事》

四十餘年一回首,乾旋坤轉有冬春。明 莊昶《五羊寄鄧先生俊》


7

曾此棲心過十冬,今來瀟灑屬生公。唐 齊己《重宿舊房與愚上人靜話》

故人語我明年冬,或騎大馬長安中。宋 林亦之《戲題稚春杜少陵詩集》

三椽一席度秋冬,造化兒嬉困此翁。宋 范成大《謝範老問病》

凍雪寒雲作冷冬,群花百卉盡羞紅。宋 華嶽《冬暖》

煌煌昴宿正開冬,日馭高躔龍尾宮。宋 李劉《慶桂帥經略》

不須杯勺了三冬,旋作蓬齋待朔風。宋 陳與義《宴坐之地籧篨覆之名曰蓬齋》

紹興壬戍之仲冬,李嚴城頭霜月空。宋 馮時行《題楊毅肅十馬圖》

世吏寬嚴若夏冬,欲安欲富此情同。宋 劉克莊《三和》

夏旱連秋又及冬,大田高下總成空。宋 吳芾《喜入冬初七八得雨》

刈罷秋禾未敢慵,更須趁逐過殘冬。宋 陳造《房陵》


024 藏(cáng)


1

藏書聞禹穴,讀記憶仇池。唐 杜甫《秦州雜詩》

藏虹辭晚雨,驚隼落殘禽。唐 錢起《題玉山村叟屋壁》

藏經看幾遍,眉有數條霜。唐 貫休《贈景和尚院》

藏千尋瀑布,出十八高僧。唐 貫休《懷南嶽隱士》

藏書拄屋脊,不惜與凡聾。唐 孟郊《勸善吟》

藏得寶刀求主帶,調成駿馬乞人騎。唐 張籍《贈王司馬》

飲酒入玉壺,藏身以為寶。唐 李白《擬古》

引秋生手裡,藏月入懷中。唐 白居易《白羽扇》

鑿開混沌得烏金,藏蓄陽和意最深。明 于謙《詠煤炭》

北方寒龜被蛇縛,藏頭入殼如入獄。唐 盧仝《月蝕詩》


2

弓藏狡兔盡,慷慨念心傷。唐 王珪《詠淮陰侯》

雲藏神女館,雨到楚王宮。唐 皇甫冉《樂府雜曲.巫山高》

林藏初過雨,風退欲歸潮。唐 祖詠《泊揚子津》

龍藏琅函遍九垓,霜鍾金鼓振瓊臺。唐 貫休《山居詩》

深藏高柳背斜暉,能軫孤愁減昔圍。唐 盧殷《晚蟬》

眉藏火電非他說,手種金蓮不自誇。唐 呂岩《七言》

未至二三里,摧藏馬悲哀。漢 佚名《孔雀東南飛》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來見。漢 佚名《豔歌行》

客舍有儒生,昂藏出鄒魯。唐 王維《偶然作》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唐 李白《俠客行》

傳道東柯谷,深藏數十家。唐 杜甫《秦州雜詩》

松覆山殿冷,花藏谿路遙。唐 綦毋潛《題鶴林寺》

欲識丈夫志,心藏孤岳雲。唐 孟郊《送溫初下第》

低傍繡簾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難尋。唐 劉兼《海棠花》


3

不獨藏虹氣,猶能暢物情。唐 潘存實《賦得玉聲如樂》

避人藏袖裡,溼卻素羅裳。唐 晁採《子夜歌》

綠水藏春日,青軒秘晚霞。唐 李白《宴陶家亭子》

一瓢藏世界,三尺斬妖邪。唐 韓湘《言志》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唐 白居易《池上》

濃光藏半岫,淺色類飄塵。唐 陸暢《山出雲》

松疏露孤驛,花密藏回灘。唐 岑參《早上五盤嶺》

如魚入淵水,似兔藏深穴。唐 白居易《別氈帳火爐》

管絃聲急滿龍池,宮女藏鉤夜宴時。唐 花蕊夫人《宮詞》

回頭索取黃金彈,繞樹藏身打雀兒。唐 花蕊夫人《宮詞》

回頭瞥見宮中喚,幾度藏身入畫屏。唐 花蕊夫人《宮詞》


4

未遇須藏器,安卑莫告勞。唐 獨孤及《送虢州王錄事之任》

回合雲藏日,霏微雨帶風。唐 李端《樂府雜曲.巫山高》

僧寺多藏深樹裡,人家半在夕陽西。清 德元《玄墓看梅》

一匣深藏不露鋒,知音落落世難逢。清 秋瑾《劍歌》

路傍深映月,樓上暗藏春。唐 白居易《種柳三詠》

亭亭自抬舉,鼎鼎難藏擫。唐 元稹《高荷》

林幽偏聚鳥,溪闊本藏魚。唐 寒山《詩三百三首》

影端緣守直,心勁懶藏鋒。唐 耿湋《詠宣州筆》

自憐遷逐者,猶滯蟄藏餘。唐 司空曙《聞春雷》

吳山全接漢,江樹半藏雲。宋 簡長《送僧南歸》

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唐 白居易《杭州春望》

舊山同伴倘相逢,笑爾行藏不如鼠。清 黃景仁《圈虎行》

浮生不實為輕忽,衲服深藏奇異骨。唐 呂岩《七言》

亂雲堆裡表星都,認得深藏大丈夫。唐 呂岩《七言》

星辰照出青蓮顆,日月能藏白馬牙。唐 呂岩《七言》

蒼蒼面帶苔蘚色,隱隱身藏蓬荻中。唐 韋莊《秦婦吟》

如愚何止直如弦,只合深藏碧嶂前。唐 貫休《山居詩》

千年鼠化白蝙蝠,黑洞深藏避網羅。唐 白居易《山中五絕句.洞中蝙蝠》


5

掘得一寶藏,純是水精珠。唐 寒山《詩三百三首》

頂禮如來藏,無漏不思議。宋 蔡卞 《楞嚴經偈》

幸今發其藏,雖老敢自棄。宋 陸游 《讀書》

簪紳有包藏,事異籲可怪。宋 劉子翬 《論俗》

深林莫蓋藏,芬然亦自伸。宋 田錫 《擬古》

幸蒙巾笥藏,苦厭龍蘭續。宋 秦觀 《茶》

何物袖中藏,去道萬里隔。元 楊維楨 《覽古》

石麟埋沒藏春草,銅雀荒涼對暮雲。唐 溫庭筠《過陳琳墓》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唐 楊敬之《贈項斯》

何山怪木藏蛟龍,縮鱗卷鬣為乖慵。唐 僧鸞《苦熱行》

一粒粟中藏世界,二升鐺內煮山川。唐 呂岩《七言》

十二樓臺藏秘訣,五千言內隱玄關。唐 呂岩《七言》

豎儒守一經,未足識行藏。南北朝 鮑照 《詩》

慷慨窮林中,抱膝獨摧藏。魏晉 劉琨 《扶風歌》

柳色青山映,梨花夕鳥藏。唐 王維《春日上方即事》

脫身無所愛,痛飲信行藏。唐 杜甫《壯遊》

誠哉古人言,鳥盡良弓藏。唐 鮑溶《苦哉遠征人》

不意遭排遣,還歸暗處藏。唐 寒山《詩三百三首》

豬死拋水內,人死掘土藏。唐 寒山《詩三百三首》

父母養我時,日夜令我藏。唐 杜甫 《新婚別》

君子防悔尤,賢人戒行藏。唐 白居易 《雜感》

豈為妻子計,未去山林藏。唐 杜牧 《郡齋獨酌》

亂山秋木穴,裡有靈蛇藏。唐 賈島 《贈僧》

春叢莫輕薄,彼此有行藏。唐 羅隱 《菊》

廢井人應滿,空林虎自藏。唐 馬戴 《寄金州姚使君員外》

功業須及時,立身有行藏。唐 岑參 《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

悽悽中園木,華採欻摧藏。宋 張耒 《感遇》

古人謹廟萃,後世重墓藏。宋 方回 《雜興》

昔廢漸開闢,新輸日收藏。宋 曾鞏 《讀書》

歲寒不易得,此道亦足藏。宋 汪莘 《春懷》

武侯當此時,龍臥獨摧藏。宋 王安石 《諸葛武侯》

鄙哉綿上人,遠跡空潛藏。宋 龐謙孺 《古詩》

京師出大黃,渾崙不覆藏。宋 釋心月 《頌古》

世無香山老,誰與論行藏。宋 程公許 《上後樂劉先生左史》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宋 陳亮《梅花》

孟冬農事畢,谷粟既已藏。元 趙孟頫 《題耕織圖》


6

雲埋虎寺山藏色,月耀娃宮水放光。唐 白居易《登閶門閒望》

秦園走鹿無藏處,紛紛爭處蜂成群。唐 張碧《鴻溝》

直排七點星藏指,暗合清風調宮徵。唐 李賀 《龍夜吟》

遍搜寶貨無藏處,亂殺平人不怕天。唐 杜荀鶴 《旅泊遇郡中叛亂示同志》

縱無顯效亦藏拙,若有所成甘守株。唐 羅隱 《自貽》

秦園走鹿無藏處,紛紛爭處蜂成群。唐 張碧 《鴻溝》

西施亦有弓藏懼,不獨鴟夷變姓名。清 吳偉業《一舸》

禍福回還車輪轂,榮枯反覆手藏鉤。唐 白居易《放言》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唐 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十五紅妝侍綺樓,朝承握槊夜藏鉤。唐 張說 《贈崔二安平公樂世詞》

次第選材如創廈,別離排宴向藏舟。唐 殷文圭 《和友人送衡尚書赴池陽副車》

今日帝王親出狩,白雲岩下好藏形。唐 王仁裕 《奉詔賦劍州途中鷙獸》

每憶上方誰請劍,空嗟高廟自藏弓。明 高啟《吊嶽王墓》


7

驅令供頓不敢藏,萬姓無聲淚潛墮。唐 元稹 《連昌宮詞》

內人深夜學迷藏,遍繞花叢水岸傍。唐 花蕊夫人《宮詞》

南鄰走入北鄰藏,東鄰走向西鄰避。唐 韋莊《秦婦吟》

南鄰走入北鄰藏,東鄰走向西鄰避。唐 韋莊《秦婦吟》

南鄰走入北鄰藏,東鄰走向西鄰避。唐 韋莊《秦婦吟》

荒山底處生珠藏,蓬戶居然扁玉清。宋 方蒙仲 《和劉後村梅花百詠》

捏合起來無處藏,著磕著埋沒你。宋 釋道昌 《頌古》

漁翁樵叟自行藏,裹飯過從樂未央。宋 方岳 《春日雜興》

漁翁樵叟自行藏,裹飯過從樂未央。宋 胡仲弓 《春日雜興》

誰教六出巧遮藏,爭似一番先透漏。宋 莫將 《木蘭花/玉樓春》

石根雲氣龍所藏,尋常螻蟻不敢穴。宋 林景熙《冬青花》

斬盡妖魔百鬼藏,澄清天下本天職。清 秋瑾《劍歌》

南鄰走入北鄰藏,東鄰走向西鄰避。唐 韋莊 《秦婦吟》

始知青帝離宮住,方信金精水府藏。唐 呂岩 《七言》

炎風溽暑忽然至,羽翼脫落自摧藏。唐 柳宗元 《籠鷹詞》

十三行坐事調品,不肯迷頭白地藏。唐 白居易《簡簡吟》

星辰往往壺中見,日月時時衲裡藏。唐 呂岩《七言》

大似賢臣扶社稷,遇明則見暗還藏。唐 宋齊丘《句》

顯晦逆從人莫測,教人爭得見行藏。宋 張伯端 《絕句》

平岸朝陽已映光,高林宿靄尚深藏。宋 趙蕃 《八月八日發潭州後得絕句》

牛首旃檀都賣了,唯垂鼻孔不囊藏。宋 釋明辯 《頌古》

閉門已學龜頭縮,避謗仍兼雉尾藏。宋 蘇轍 《次韻子瞻聞不赴商幕》

若論陰陽未兆時,卷舒俱在光明藏。宋 釋子淳 《偈》

若論陰陽未兆時,卷舒俱在光明藏。宋 白珽 《續演雅十詩》

不肯面隨春冷暖,只將影共月行藏。宋 張道洽 《梅花》

主宰造物役物物,莊嚴地土無盡藏。清 梁啟超 《二十世紀太平洋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