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到底有没有真正把日本当做过对手?

导语:

日本自从二战结束以后就一直以美国马首是瞻,不少的人都感到奇怪,在二战中日本是战败国,美国是战胜国。两国之间应该有着较深的恩怨,但是日本在结束之后立即解除了对美国的敌视,反而是高高兴兴地迎接麦克阿瑟来到日本。这样的奇怪态度很多人将其解释为向更强者学习的态度。而这也符合日本民族的学习态度,如果自己被打倒了就会模仿比自己更强的人。但是日本的学者入江昭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觉得美国和日本是有着一定的共同点的,甚至是十分的相似,因此日本在学习美国文化和优点的时候也十分的自然。他认为虽然在战争时期两个国家是有着矛盾的,但是结束之后对未来的假设两个国家都是相同的。

美国到底有没有真正把日本当做过对手?

一、海洋和陆地间的国家

在通常的情况下,我们一般将国家分为陆地国家和海洋国家两种,但是在英国学者麦金德看来这样的分类方法并不是很准确,他认为世界上的国家应该被分为是三类。他将欧亚大陆,即东欧和西伯利亚看作是世界的中心,而其他的国家都是围绕这中心地带来划分的。而其他的国家被划分了两个包围圈,第一个包围圈就是拥有陆地和海洋领土的国家,这些国家需要从陆地和海洋两个方面来进行防守和扩张。而最外圈的是海洋国家,即像澳大利亚一样四周是被海洋包围,在陆地上无法扩张的国家。而日本就是属于海洋国家,因为他的周围被太平洋包围了。

美国到底有没有真正把日本当做过对手?

但是在二战之前日本已经不能满足于海洋国家的划分,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大陆。因此他们制定了“大东亚共荣圈”的计划。而当时的美国是能够接受日本保持自己海洋国家的地位的,但是如果他想着向大陆进发的话美国也会将他当做是自己的假想敌。只不过是碍于苏联可能会对他发动进攻,一直保持着观望的态度。这也能够解释美国在日本攻击中国的时候为什么还在向日本输送石油等资源,一直等到美国和苏联签订了互补攻击的协定之后美国才停止对日本出售战争资源。

美国到底有没有真正把日本当做过对手?

二、日本的深层目的

日本在二战中一次次败退之后,召开了一次涉及到多个国家的亚洲会议。而这些参加这次会议的人员全部是日本在其他国家设立的傀儡政权。这次的会议在当时的日本看来是为了增强日本对亚洲其他国家的控制力,但在入江昭这位学者看来正是因为这次会议的存在,才能证明日本和美国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在这次的会议上日本强调了建立相互尊重、取消人种的歧视等平等的思想,而这些规定是和日后英美等国家也强调过的,而他也表示这些思想正是来自于美国一战时的总统威尔逊所提出的十四点建议。

美国到底有没有真正把日本当做过对手?

只不过威尔逊在制定这些原则的时候考虑的是一战时交战的区域,因此并没有考虑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用。而日本就是钻了这个漏洞,将威尔逊的原则用作是自己巩固政权的思想。这也是日本在二战的初期一直将自己包装成“解放者”,他们是来帮助其他的亚洲国家来摆脱欧洲人奴役的解放者。而且虽然日本的思想和美国十分的相似,但是“大东亚共荣圈”真的形成的话将有很大的可能会直接截断欧美国家和亚洲国家的贸易往来,而日本也会成为世界上自由贸易最大的赢家,这是美国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在日本战败之后,美国就立即提出了日本需要将国土恢复到甲午战争之前。这样表明了当时美国的态度,只要日本还是愿意恢复到之前海洋国家的身份中,那么美国还是愿意和他联手一起从自由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美国到底有没有真正把日本当做过对手?

三、入江昭的想法

在二战结束之后《菊与刀》这本书向全世界的人民介绍了日本这个民族到底和大家有着什么样的区别,但是入江昭却是想要和大家解释日本和美国有许多地方都是相似的,因为日本和美国都是希望能获得平等和自由。而入江昭生活的时代正处于日本和美国进行激烈的贸易战的时候,因此两个国家之间时常会发生冲突。

美国到底有没有真正把日本当做过对手?

就在当时的那个年代,日本车因为省油小巧的缘故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甚至慢慢超过了当时的汽车霸主美国。也正是因为这样当时的不少美国人都十分地厌恶日本人,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日本人就是掠夺了很多美国人的工作岗位,美国的民间再次激起了对日本的仇视。

甚至在底特律这个盛产汽车的城市,因为一位华裔的汽车设计师走在街上,被两名美国汽车工人活活打死。而他们两个人动手的理由居然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位设计师是日本人,而这位华裔设计师的母亲因为没有人照顾只能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广州。这件事情也说明了当时的美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已经到了多么紧张的地步,而入江昭则是在这段时间探索日本和美国在摩擦中如何又变回同盟。他认为虽然美国和日本在很多方面都有着不同的习惯和思维方式,但是在谈判的过程中两个国家都是相同的普通人罢了。

美国到底有没有真正把日本当做过对手?

结语:

国家之间并不是只有朋友和敌人两种关系,国家之间是关系是会随着利益的改变而改变的。在疫情期间,美国虽然一直在诋毁中国,甚至用“中国肺炎”这样的歧视性名称来对中国进行侮辱。但是中国还是愿意帮助美国,美国个别人犯下的错误不能让大多数的美国民众来承担。这也一直是在体现中国的大国担当,中国一直将全世界看作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而美国更是这个命运共同体中的一员,即使部分美国人对中国恶语相向,但是也不能改变我们大国的担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