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種茶器」原來喝個茶有這麼麻煩?

「24種茶器」原來喝個茶有這麼麻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是說一般勞動工作。茶藝是一種物質活動,更是精神藝術活動,器具則更重要講究,不僅要好使好用,而且要有條有理,有美感。所以,早在《茶經》中, 陸羽便精心設計了適於烹茶、品飲的二十四器。

國誼君今天就為大家介紹24種茶器到底是哪些。

「24種茶器」原來喝個茶有這麼麻煩?

1、風爐:為生火煮茶之用,以中國道家五行思想與儒家為國勵志精神而設計,以鍛鐵鑄之,或燒製泥爐代用。其具體設計思想見後章茶道部分。

2、笤:以竹絲編織,方形,用以採茶。不僅要方便,而且編制美觀,這是由於古人常自採自制自食而特意設置。

3.炭撾:六稜鐵器,長一尺,用以碎炭。

4、火夾:用以夾炭入爐。

5、釜:用以煮水烹茶,似今日本茶釜。多以鐵為之,唐代亦有釜瓷石釜,富家有銀釜。

「24種茶器」原來喝個茶有這麼麻煩?

6.交床:以木製,用以置放茶釜。

7.紙囊:茶炙熱後儲存其中,不使洩其香。

8、碾、拂末:前者碾茶,後者將茶拂清。

9.羅合,羅是篩茶的,合是貯茶的。

10.則:有如現在的湯匙形,量茶之多少。

11.水方:用以貯生水。

12、漉水囊:用以過濾煮茶之水,有銅製、木製、竹製。

13.瓢:杓水用,有用木製。

14.竹莢:煮茶時環擊湯心,以發茶性。

「24種茶器」原來喝個茶有這麼麻煩?

15.鹺簋、揭:唐代煮茶加鹽去苦增甜,前者貯鹽花,後者 杓鹽花。

16.熟盂:用以貯熱水。唐人煮茶講究三沸,一沸後加入茶直接煮,二拂時出現泡沫,杓出盛在熟盂之中,三沸將盂中之熟水再入釜中,稱之謂'救沸"、 "育華"。

17.碗:是品茗的工具,唐代尚越瓷,此外還有鼎州瓷、婺 州瓷、嶽州瓷、壽州瓷、洪州瓷。以越瓷為上品。唐代茶碗高足、偏身。

18.畚:用以貯碗。

19、扎:洗刷器物用,類似現在的炊帚。

20、滌方:用以貯水洗具。

21.渣方:匯聚各種沉渣。

22.巾,用以擦拭器具。

23.具列:用以陳列茶器,類似現代酒架。

24.都籃:飲茶完畢,收貯所有茶具,以備來日。

「24種茶器」原來喝個茶有這麼麻煩?

看完了以後才會發現,原來喝茶也是一門藝術呀!茶友們是不是躍躍欲試,想要去買茶器嘗試一整套完整的喝茶體驗了?趕緊嘗試起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