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紅:古稀老人“繡”出脫貧“絕技”


曹志紅:古稀老人“繡”出脫貧“絕技”


四月的潞城,一片生機勃勃。驅車半個小時左右,記者來到了黃牛蹄鄉遼河村,聽說這裡有一位身殘志堅而且身懷“絕技”的貧困戶老大爺。沿著一條鄉村小道,我們來到了一個乾淨整潔的農家小院裡。走進屋裡,見到了今天的採訪對象——曹志紅,此時大爺正拿著繡繃,專心致志的飛針走線,琢磨自己的新作品--布絨蛇。

“你們來了呀,快坐,快坐!”看到有人進來,大爺放下手中的活兒,招呼起了我們。“這兩天又有個新想法,這不就抓緊時間繡著試試看。”

曹志紅,潞城區黃牛蹄鄉遼河村村民,70歲,務農,年輕時就心靈手巧,家裡家外的活都很拿手。十四年前,因為幫鄰居家蓋房子時,不慎從二樓摔下來,導致癱瘓,生活不能自理。“當年那個意外,導致家裡的重擔全憑老伴兒一個人扛了。”曹志紅說道,“回來村上以後,村幹部也來看望我,幫助我申請了低保。”


曹志紅:古稀老人“繡”出脫貧“絕技”


隨著病情的好轉,不甘心一輩子臥床養病的老曹開始琢磨著為家裡乾點啥。“我想雖然下肢癱瘓了,但我的腦子和手都還是好好的,天天看電視裡面人家又縫這個、又縫那個,我想咱也試試吧。”

2010年,正值庚寅年虎年,在妻子的支持下,曹志紅開始了他的嘗試,在失敗了數次後,第一隻憨態可掬的布絨“小老虎”呈現在大家的面前。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經驗,老曹開始了一次又一次的縫製,樣式也從開始的老虎發展到其他動物,慢慢地老曹的手藝得到了鄉里鄉親的認可。

2015年底,曹志紅和老伴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村幹部和幫扶工作隊定期上門瞭解老曹的家庭情況,積極解決生活難題,並幫他辦理和享受了健康扶貧、金融扶貧等一系列好政策,到2017年底,曹志紅家順利實現了脫貧。

“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好呀,讓我看病基本不花錢,生活有了保障。”曹志紅說,“反正我想著是,國家政策好,咱也不能閒著,憑著這個手藝,在幫扶單位和其他合作社的幫助下,不管一年掙3000還是4000,總比坐在家裡強,而且弄這個的時候心情還好。”

好日子是幹出來的。2019年曹志紅家的年人均收入已經達到9000多元。臨走之時,曹志紅告訴記者,“光靠國家可不行,只要我活一天,這個東西我還得做下去。”(潞城新聞中心 李會傑 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