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时,彼一时

此一时,彼一时

杨絮、柳絮漫天如飞雪

进入4月,大江南北的部分区域大多会遇到杨絮、柳絮纷飞似雪飘的情景,特别是北方,城市瞬间进入漫天白毛的时节。

此一时,彼一时

杨树,曾经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在轰轰烈烈的种植,如今却受到了冷落,甚至部分地区(比如洞庭湖地区)完全被清除。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小编总结了一下供大家参考。

此一时,彼一时

曾经的香饽饽

经济的因素:

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对木材的需求量急剧上升,我国开始进行速生丰产林的基地建设,杨树是能快速提供木材的速生用材林建设树种,因此被大规模推广种植。

此一时,彼一时

生态的因素:

三北防护林建设的需要。我国三北地区(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大多属干旱、半干旱气候,不少地区年降雨量甚至只有几十毫米,而年蒸发量却高达上千毫米。资金极其有限的情况下,最终选择了好栽易活、长得快的常见树——杨树。杨树相对来说抗风防风固沙的能力强,根系也比较发达,能够起到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

此一时,彼一时

如今的冷落

长期以来,大规模种植的人工杨树,形成单一树种的人工纯林,也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这是必然会导致的一种现象,估计是当时没有考虑长远)。

此一时,彼一时

1、人工林由于树种比较单一,容易感染同一种病虫害,所以在极端气候发生的时候,如果有大规模病虫害发生,人工林的抵抗能力是远低于混交林的。

此一时,彼一时

2、人工纯林比混交林的固碳能力要低一倍左右。

3、在洞庭湖大规模种植杨树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安全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挖沟抬垅的种植方式导致

土壤含水量减少,土质变硬;防治病虫害期间喷洒的大量杀虫剂对土壤造成污染,对湿地植物造成毁灭性打击;杨树的密集树冠霸占了光照养分,挤压了其他植物生存空间,造成物种单一,同时侵占了天鹅等大型候鸟的栖息地;大面积的杨树降低了湖水流速,使湖洲泥沙淤积速度加快。洪水期时,易造成阻碍行洪,导致洪水蔓延造成人员伤亡。

此一时,彼一时

4、在城市中,每逢春天,漫天飞舞的毛絮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的烦恼。在杨絮、柳絮飘飞的高峰时期,易感人群吸入毛絮和其中携带的过敏源,有可能出现鼻塞、打喷嚏、嗓子、眼球干痒等症状。此外,杨絮遍地铺撒,遇到明火极易燃烧

此一时,彼一时

如何解决?

在城市,为了在不破坏杨柳树生态功能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开展飞絮治理,因地施策、集中治理

第一个字就是堵,就是不增加量,现在是解决存量,没有增量;第二是疏,现有的杨柳的雌株如果生长不是很好,有病了、有虫了、有风险了,我们先把它伐除,减少总量;第三个换,就是在进行疏伐以后,我们再换树。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巡视员王小平

北京市园林绿化工人还对杨树雌株进行高压水枪冲洗、修剪疏枝。为了让落下的飞絮不产生“二次飘絮”,工作人员及时清理飘落到地面上的杨柳絮,同时加快林地绿地裸露土地治理,增加对杨柳飞絮的吸附滞留能力。

关于洞庭湖杨树采伐的问题,我们应该处理好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关系:昨天就是我们应该客观地去看待历史;从今天我们来看的话,必须坚决果断地采伐所有人工种植的杨树;从明天来看,我们需要科学的研判,需要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地去恢复和保护好未来的生态系统

。砍完了不是结束,更大的任务,我们要按照生态系统的要求,按照原征性的要求来恢复好这一块儿湿地,恢复好这一块保护区。

——湖南省林业局局长胡长清

当初因为生态保护和生产木材的需要,我国大规模引进和种植杨树。今天同样因为生态建设的需要,一些地方又需要砍伐杨树。这其实反映了我们的生态理念从追求绿的数量到追求绿的质量的变化。生态环境保护得好不好,不仅要看绿色多不多,环境够不够美丽,还要看整个生态系统够不够健康,看生物多样性保护得怎么样,抵抗极端天气的能力怎么样,甚至还要看,生活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人的感受怎么样。高质量的生态建设,人与自然会更和谐。


试题链接


【2013高考】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下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此一时,彼一时

(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

(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

【参考答案】(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

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

(2)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沼泽萎缩。

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水位下降。

(3)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材快,是良好的造纸原料。发展造纸业能增加就业,创造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4)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区;(有旱、雨季之分)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

【2017全国卷Ⅰ】干旱区的柽柳为耐旱灌木,侧向枝条多,种子多,不易发生病虫害,移栽易成活,近年来,某东北林区的公路绿化中引种了柽柳,生长良好,然而不久,在公路两侧的天然林中,发现了柽柳幼苗。

分析该林区潜在的柽柳入侵天然林的危害。

【参考答案】怪柳侧枝条多,入侵公路两侧的天然林中容易影响交通安全;公路两侧怪柳疯长,增加城市管理成本;怪柳种子多,易成活,数量过多容易导致林区其他树种减少;天然林树结构改变,易导致林区动物生存环境改变,威胁其生存。

【2017全国卷Ⅱ】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

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

【参考答案】天然次生林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协调更好,植被种类多(丰富),密度大,覆盖率高,生态结构好,拦截径流和保护土壤的效果好。人工松林的结构单一,比较稀疏,扎入土层较浅,拦截径流和保护土壤的效果较差。

【2017全国卷Ⅲ】人们受经济利益驱动,砍伐热带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观测发现,在一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内湿度明显低于雨林。

分析这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与雨林湿度低的原因。

【参考答案】橡胶树对水分的需求量比雨林大,蒸腾作用强烈,水分散失量大;橡胶树植株量较少,空气流通快,水汽散失快;容易导致土地干燥,土壤蒸发到空气中的水汽减少;橡胶树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能力较差,影响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人工种植的橡胶林生态系统单一,单位面积生物量较少,不利于保持空气湿度。


参考资料:《焦点访谈》 20180629 洞庭湖上难拆的矮围;《焦点访谈》 20190527 杨树:成长的烦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