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希堂法帖:伯远帖 快雪时晴帖 中秋贴

三希堂法帖:伯远帖 快雪时晴帖 中秋贴

三希堂法帖:伯远帖 快雪时晴帖 中秋贴

三希堂法帖:伯远帖 快雪时晴帖 中秋贴

“三希堂”之“三希”主要是指乾隆庋藏于此并极其喜爱的三件书画作品——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这三件作品是乾隆最喜爱的三件书法作品,只不过,三件珍稀作品中,除了王珣的《伯远帖》之外,其他大王、小王的作品都是唐人摹本。

三希堂法帖:伯远帖 快雪时晴帖 中秋贴

释文:“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三希堂法帖:伯远帖 快雪时晴帖 中秋贴

王珣的《伯远帖》是唯一存世真迹。王珣是琅琊王氏后人,是王羲之的侄子。《伯远帖》是他问候朋友疾病的一封信札,笔力遒劲,洒脱流畅。北宋时期,《伯远帖》被收藏于皇宫。《宣和书谱》评论称:“其家世学,草圣有传。今不见其草迹,即此真行,已足名家。观其下笔,力变右军父子,而无一笔诡于正,所谓纵任自喜,古雅有余者也。”明朝时期,《伯远帖》被董其昌收藏。董其昌评价:“潇洒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眼。既幸予得见王珣,又幸珣书不尽湮没,得见吾也。长安所逢墨迹,此为尤物。”


三希堂法帖:伯远帖 快雪时晴帖 中秋贴

三希堂法帖:伯远帖 快雪时晴帖 中秋贴

三希堂法帖:伯远帖 快雪时晴帖 中秋贴

释文: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快雪时晴帖》纸本墨迹。纵23厘米,横14.8厘米,4行,28字,是王羲之所写的一封手札,主要写了自己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朋的问候,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三希堂法帖:伯远帖 快雪时晴帖 中秋贴

释文: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中秋帖》在宋徽宗宣和时期《宣和书谱》中已有著录,名为《十二月帖》。这也是存在争议比较多的一幅作品,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将此帖归入米芾名下,而不再作为王献之书法作品进行介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