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希堂法帖:伯遠帖 快雪時晴帖 中秋貼

三希堂法帖:伯遠帖 快雪時晴帖 中秋貼

三希堂法帖:伯遠帖 快雪時晴帖 中秋貼

三希堂法帖:伯遠帖 快雪時晴帖 中秋貼

“三希堂”之“三希”主要是指乾隆庋藏於此並極其喜愛的三件書畫作品——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和王珣《伯遠帖》。這三件作品是乾隆最喜愛的三件書法作品,只不過,三件珍稀作品中,除了王珣的《伯遠帖》之外,其他大王、小王的作品都是唐人摹本。

三希堂法帖:伯遠帖 快雪時晴帖 中秋貼

釋文:“珣頓首頓首,伯遠勝業情期群從之寶。自以羸患,志在優遊。始獲此出意不克申。分別如昨永為疇古。遠隔嶺嶠,不相瞻臨。”

三希堂法帖:伯遠帖 快雪時晴帖 中秋貼

王珣的《伯遠帖》是唯一存世真跡。王珣是琅琊王氏後人,是王羲之的侄子。《伯遠帖》是他問候朋友疾病的一封信札,筆力遒勁,灑脫流暢。北宋時期,《伯遠帖》被收藏於皇宮。《宣和書譜》評論稱:“其家世學,草聖有傳。今不見其草跡,即此真行,已足名家。觀其下筆,力變右軍父子,而無一筆詭於正,所謂縱任自喜,古雅有餘者也。”明朝時期,《伯遠帖》被董其昌收藏。董其昌評價:“瀟灑古澹,東晉風流,宛然在眼。既幸予得見王珣,又幸珣書不盡湮沒,得見吾也。長安所逢墨跡,此為尤物。”


三希堂法帖:伯遠帖 快雪時晴帖 中秋貼

三希堂法帖:伯遠帖 快雪時晴帖 中秋貼

三希堂法帖:伯遠帖 快雪時晴帖 中秋貼

釋文: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快雪時晴帖》紙本墨跡。縱23釐米,橫14.8釐米,4行,28字,是王羲之所寫的一封手札,主要寫了自己在大雪初晴時的愉快心情及對親朋的問候,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三希堂法帖:伯遠帖 快雪時晴帖 中秋貼

釋文: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

《中秋帖》在宋徽宗宣和時期《宣和書譜》中已有著錄,名為《十二月帖》。這也是存在爭議比較多的一幅作品,但是越來越多的人將此帖歸入米芾名下,而不再作為王獻之書法作品進行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