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珣的《伯遠帖》,筆墨意趣深遠,被稱爲「十大行書」之一!

《伯遠帖》只有四十七個字,這樣一幅書法卻被後人稱為“天下十大行書”之一。《伯遠帖》曾經北宋內府收藏,故著錄於《宣和書譜》。明代董其昌曾收藏此帖,故帖上有董其昌題記:晉人真跡惟二王尚有存者,然米南宮時大令已罕,謂一紙可當右軍五帖,況王珣書,視大令不尤難覯耶!既幸予得見王珣,又幸珣書不盡湮沒得見吾也。

王珣的《伯遠帖》,筆墨意趣深遠,被稱為“十大行書”之一!

從董其昌的題跋可以看出此帖的重要性和藝術價值。此帖是王珣的真跡,也是東晉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跡,因此,通過學習此帖可“直入晉室”。其用筆自然生動,特點鮮明,絕無描摹之痕。

整幅書法點畫跳動,節奏明快。此帖的點畫妙儘自然,意趣超逸。點法多為側鋒出之,似輕描淡寫,全不經意,又恰到好處。

王珣的《伯遠帖》,筆墨意趣深遠,被稱為“十大行書”之一!

《伯遠帖》的章法沒有大起大落的奇特變化,但為欣賞者帶來和諧天成的自然美,字與字間是那麼合理,得體而又巧妙,絲毫沒有造作擺佈的痕跡。

王珣的《伯遠帖》,筆墨意趣深遠,被稱為“十大行書”之一!

雖然是一封信札,但是王珣的真情流露,結字沒有造作之意。行筆自然流暢,俊麗秀雅,為行書早期典範之作,通篇用筆精熟,疏朗飄逸,從平和的文字中我們可以洞窺到東晉一代的“尚韻”書風,那種追求完美的審美理想和審美趣味和當時的社會風尚是有密切關聯的。

王珣的《伯遠帖》,筆墨意趣深遠,被稱為“十大行書”之一!

大家都知道王羲之,也許對王珣有點陌生,王珣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王導之孫,王洽之子,王羲之之侄,出生在書法世家。所以對書法從小耳濡目染,對各種書體的力度把握到恰到好處,這樣是目前發現晉朝王氏一族唯一的傳世書法,所以後世對此帖也是格外珍惜。

王珣的《伯遠帖》,筆墨意趣深遠,被稱為“十大行書”之一!

清高宗弘曆把《伯遠帖》和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定為“三希帖”。他還在《伯遠帖》上題跋褒揚,於空白處補繪樹石。弘曆還以“三希”為名,編刻大型法書叢帖,這就是著名的《三希堂法帖》。

《伯遠帖》既是一件書意優美的書法短札,又是一篇精短的小品文,頗見晉人風韻。看來,董其昌評其“瀟灑古淡,東晉風流,宛然在眼”,還是中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