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希堂鎮堂寶卷之王珣《伯遠帖》全卷賞析


三希堂鎮堂寶卷之王珣《伯遠帖》全卷賞析


三希堂鎮堂寶卷之王珣《伯遠帖》全卷賞析


《伯遠帖》,晉,王珣書,紙本,行書,5行共47字,縱25.1cm,橫17.2cm。

《伯遠帖》是晉王珣(350-401年)寫的一封信。原文:“珣頓首頓首,伯遠勝業情期群從之寶。自以羸患, 志在優遊。始獲此出意不剋申。分別如昨永為疇古。遠隔嶺嶠,不相瞻臨。”

卷前引首有乾隆御書:“江左風華”四大字,上有“乾隆御筆”一璽。並御題:“唐人真跡已不可多得,況晉人耶!內府所藏右軍快雪帖,大令中秋帖,皆希世之珍。今又得王珣此幅繭紙家風信堪並美!幾餘清賞亦臨池一助也。御識。”鈐“乾隆宸翰”、“涵虛朗鑒”二璽。

前隔水御書:“家學世範,草聖有傳,宣和書譜”12字。下有:“乾隆宸翰”、“幾暇臨池”、“耽書是宿綠”三璽。

又御識:“乾隆丙寅春月,獲王珣此帖,遂與快雪中秋二跡並藏養心殿溫室中,顔曰:‘三希堂’,禦筆又識”,鈐“乾”、“隆”二璽。

後隔水上有明董其昌跋,後有乾隆御繪枯枝文石,並識:“王珣帖與其昌跋皆可寶玩,即裝池側理亦光潤堪愛,漫制枯枝文石以配之。乾隆丙寅春正,長春書屋禦識”,鈐“幾暇怡情”一璽。後有“墨雲”一璽。

卷尾敕董邦達繪圖,邦達有記,又有沈德潛書“三希堂歌”。

卷後有董其昌、王肯堂題記。

本幅前後有古半印二,漫漶不可識。清代所鈐寶璽有:“石渠寶笈”、“乾隆鑒賞”、“乾隆御覽之寶”、“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養心殿鑒藏寶”諸璽。

收傳印記上鈐有“郭氏觶齋秘笈之印”。

王珣《伯遠帖》自乾隆十一年(1746年)進入內府,經乾隆品題,與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並藏在養心殿西暖閣內的盡間,乾隆御書匾額“三希堂”。

乾隆十二年又精選內府所藏魏晉唐宋元明書家134家真跡,包括三希在內,摹勒上石,命名《三希堂法帖》。在西苑的北海建“閱古樓”,把上述刻石嵌在樓內牆上,拓本流傳以示臨池之模範。三希原件仍藏在養心殿三希堂。

1911年以後至1924年溥儀出宮以前,《伯遠帖》、《中秋帖》曾藏在敬懿皇貴妃所居的壽康宮,溥儀出宮之時,敬懿皇貴妃將此帖帶出宮,後流散在外。1950 年周恩來總理指示將《伯遠帖》、《中秋帖》購回,交故宮博物院收藏。曾經公開展覽,並已影印出版。

《宣和書譜》、《畫禪室隨筆》、《書畫記》、《平生壯觀》、《墨緣匯觀》、《式古堂書畫匯考》、《佩文齋書畫譜》、《石渠寶笈·初編》、《古書畫過眼錄》等書著錄。

延伸閱讀;

王珣簡介:字元琳,小字法護。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出身於東晉王氏一族。祖父王導、父王恰均精於書法,“書聖”王羲之是其堂叔。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王珣,他的墨跡自然倍受重視,何況他的《伯遠帖》是東晉時十分難得的名人法書真跡,且是東晉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跡,一直被書法家、收藏家、鑑賞家視為稀世瑰寶。

《伯遠帖》簡介

《伯遠帖》是王珣問候親友疾病的一通信札。行筆自然流暢,俊麗秀雅,為行書早期典範之作,通篇用筆精熟,疏朗飄逸,從平和的文字中我們可以洞窺到東晉一代的“尚韻”書風,那種追求完美的審美理想和審美趣味和當時的社會風尚是有密切關聯的。

董其昌稱之為“尤物”,他在《畫禪室隨筆》中這麼評價《伯遠帖》:“瀟灑古淡,東晉風流,宛然在眼”。的確,《伯遠帖》為我們提供了“直入晉室”,“書追二王”的途徑,它的筆法、結體和王羲之的很多法帖相近,不過更瘦硬、開張,有自家面目。清人姚鼐贊雲:“如升初日、如清風、如雲、如霞、如煙、如幽林曲洞”。

清高宗弘曆把《伯遠帖》和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筆者按:後二者非真跡,為描摹本)定為“三希帖”。他還在《伯遠帖》上題跋褒揚,於空白處補繪樹石。弘曆還以“三希”為名,編刻大型法書叢帖,這就是著名的《三希堂法帖》。

《伯遠帖》,晉,王珣書,紙本,行書,5行共47字,縱25.1cm,橫17.2cm。

《伯遠帖》是晉王珣(350-401年)寫的一封信。原文:“珣頓首頓首,伯遠勝業情期群從之寶。自以羸患, 志在優遊。始獲此出意不剋申。分別如昨,永為疇古。遠隔嶺嶠,不相瞻臨。”

卷前引首有乾隆御書:“江左風華”四大字,上有“乾隆御筆”一璽。並御題:“唐人真跡已不可多得,況晉人耶!內府所藏右軍快雪帖,大令中秋帖,皆希世之珍。今又得王珣此幅繭紙家風信堪並美!幾餘清賞亦臨池一助也。御識。”鈐“乾隆宸翰”、“涵虛朗鑒”二璽。

前隔水御書:“家學世範,草聖有傳,宣和書譜”12字。下有:“乾隆宸翰”、“幾暇臨池”、“耽書是宿綠”三璽。

又御識:“乾隆丙寅春月,獲王珣此帖,遂與快雪中秋二跡並藏養心殿溫室中,顔曰:‘三希堂’,禦筆又識”,鈐“乾”、“隆”二璽。

後隔水上有明董其昌跋,後有乾隆御繪枯枝文石,並識:“王珣帖與其昌跋皆可寶玩,即裝池側理亦光潤堪愛,漫制枯枝文石以配之。乾隆丙寅春正,長春書屋禦識”,鈐“幾暇怡情”一璽。後有“墨雲”一璽。

卷尾敕董邦達繪圖,邦達有記,又有沈德潛書“三希堂歌”。

卷後有董其昌、王肯堂題記。

本幅前後有古半印二,漫漶不可識。清代所鈐寶璽有:“石渠寶笈”、“乾隆鑒賞”、“乾隆御覽之寶”、“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養心殿鑒藏寶”諸璽。

收傳印記上鈐有“郭氏觶齋秘笈之印”。

王珣《伯遠帖》自乾隆十一年(1746年)進入內府,經乾隆品題,與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並藏在養心殿西暖閣內的盡間,乾隆御書匾額“三希堂”。乾隆十二年又精選內府所藏魏晉唐宋元明書家134家真跡,包括三希在內,摹勒上石,命名《三希堂法帖》。在西苑的北海建“閱古樓”,把上述刻石嵌在樓內牆上,拓本流傳以示臨池之模範。三希原件仍藏在養心殿三希堂。 1911年以後至1924年溥儀出宮以前,《伯遠帖》、《中秋帖》曾藏在敬懿皇貴妃所居的壽康宮,溥儀出宮之時,敬懿皇貴妃將此帖帶出宮,後流散在外。1950 年周恩來總理指示將《伯遠帖》、《中秋帖》購回,交故宮博物院收藏。曾經公開展覽,並已影印出版。

《宣和書譜》、《畫禪室隨筆》、《書畫記》、《平生壯觀》、《墨緣匯觀》、《式古堂書畫匯考》、《佩文齋書畫譜》、《石渠寶笈·初編》、《古書畫過眼錄》等書著錄。

相關評論

(其一)晉人書以尺牘見長而以韻相勝,緣當時人物以清簡為尚,以虛曠為懷,或假手於翰墨,或品析於鋒杪,殫精竭慮,沉酣斯道,又緣二晉人物,丰神疏逸,姿致蕭朗,俗好清談,以超脫之情遊戲筆墨,於是風流相扇,藝文益精,落筆散藻,自然可觀,故雖非名法之家,然其書亦楚楚可觀,從而蘊醞出晉人書[以韻勝,以度高]的時代書風,正如馬宗霍《書林藻鑑》所謂:[書以晉人為最工,亦以晉人為最盛,晉之書家,亦猶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尚也。]這種以遊戲三昧,超然於功利之上而又不計較個人利害得失的創作心理造就了晉人書法的高度。從流傳的晉人作品來看,除二王之外,另有一件稀世珍品,即被列為《三希堂法帖》之一的《王殉伯遠帖》便是東晉士人的代表作品。王珣,字元琳,幼時小字法護,為東晉著名書法家王導之孫,王洽之子,王羲之之侄。王珣生於晉穆帝永和五年(三四九),卒於安帝隆安四年(四○○)孝武帝司馬昌明,雅好典籍,王珣與殷仲堪,徐邈、王恭、郗恢等,均以才學文章受知於司馬昌明,累官左僕射,加徵虜將軍,並領太子詹事,安帝隆安元年(三九七)遷尚書令,加散騎常侍,尋以病卒,終年五十二歲,諡獻穆。王珀一門都是書家,又是王羲之的侄子,故自幼即受到前輩的薰陶,因此可以說他是繼承了王氏一門書風的佼佼者,《宣和書譜》謂:[珣三世以能書稱,家範世學,珣之草聖,亦有傳焉。]王珣尤以行書見長,張懷瓘《書估》中將王珣之書品鑑為第四等,並列於隋之智永、唐之虞世南、歐陽洵、褚遂良之上,可見其書已負時名,可惜其傳世之作絕少,著名的《伯遠帖》即其代表作品。《伯遠帖》行書紙本,因首行有[伯遠]二字,遂以帖名。此帖為晉代真跡,故列希珍之寶。此帖行書,筆力遒勁,態致蕭散,妍媚流便,是典型的王氏書風,明董其昌見此帖後,大為讚賞,並題雲:[王珣書瀟灑古淡,東晉風流,宛然在眼。]是帖明末在新安吳新宇處,後歸吳廷,曾刻入《餘清齋帖》至清代時歸入內府,並與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同列為三希堂法帖之一,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其二)王珣(350—401)是東晉時期江南王氏家族成員。其父王恰,祖父王導均善書法,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侄子。所稱“珣三世能書稱。家範世學,珣之草聖,亦有傳焉。” 珣字符琳,小字法護。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市)人。隆安初遷尚書令,封東亭候,累官輔國將軍,吳國內使等,卒贈車騎將軍、開府,諡獻穆。他與殷仲堪、徐邈、王恭、郗恢等以文章才學名世。擅書法,秉承家學,與弟王珉並以擅書名垂後世。

《伯遠帖》是王珣寫給親友的一通書函。帖中所說“伯遠” 即王珣的從兄弟王穆。帖文大意是:伯遠卓有成就,衷心所期,為諸從兄弟中之成大器者。我因疾病在身,志趣在於優遊自在地生活。此次才始獲得出任,意願不能舒展。分別猶如昨日,卻是疇古之長。遠隔重山,不能相互造訪晤對。此帖一直被後代書法家、鑑賞家、收藏家視為瑰寶。此帖曾經北宋宣和內府收藏,明清兩代由吳新宇、安歧等遞藏。乾隆丙寅(1746)年被收入宮中,乾隆非常喜愛,將原存宮中的王羲之《快雪時清帖》、王獻之《中秋帖》與王珣《伯遠帖》共貯養心殿西暖閣,並更名為“三希堂”。前二帖均非真跡,唯《伯遠帖》是東晉名人法書真跡。清亡後佚出宮外,流落民間。四十年代後期,此帖與《中秋帖》一起流入香港,被典當給一家外國銀行,後來,周恩來總理批示以重金購回,入藏故宮博物院。

《伯遠帖》紙本,行書,五行47字,縱25.1cm,橫17.2cm。文曰:“珣頓首頓首,伯遠勝業情期,群從之寶。自以羸患,志在優遊。始獲此出,意不剋申。分別如昨,永為疇古,遠隔嶺嶠,不相瞻臨。”

(一)風格特點

1、用筆:(1)抑揚頓挫,鋒稜畢具。此帖是王珣的真跡,也是東晉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跡,因此,通過學習此帖可“直入晉室”。其用筆自然生動,特點鮮明,絕無描摹之痕。此則放筆直書,鋒稜轉側之間,又各不相同,其轉折爽勁,如“逺”、“從”、“逰”等字的捺畫,起筆堅定直入,頓挫明顯,點畫流動,筆跡清晰,富有彈性;“此”字的豎與橫的方折甚至有些刻板,鋒稜盡顯,四個縱向的下筆,筆筆尖起,“從”字的連續幾處的折畫“和而不同”,筆勢奔放,充滿力感;“期”字的月部折角處上下錯動,折畫變異,雖為偶然性,但和諧自然。

(2) 點畫跳動,節奏明快。此帖的點畫妙儘自然,意趣超逸。點法多為側鋒出之,似輕描淡寫,全不經意,又恰到好處,如“伯”字之左豎點,“逺”字左點與右二點,“従”字之雙人旁,含蓄之極,還有像“之”、“寳”、“以”、“優”、“逰”、“別”、“如”、“永”等字,點法變化清新,生動活潑。此帖的線條運動感極強,節奏明快,下筆多為露鋒直入,以尖筆出之,而收筆多為含而不露,或尖而不刻板,如“遠”字之捺,“群”字之豎,“優”、“獲”等字之末筆,出筆含蓄;“以”、“申”、“別”、“如”、“永”等字露鋒出筆,尤其是“永”字的所有筆畫都是“尖入尖出”,點畫跳動,行筆速而疾,線條一波三折,流動飛揚。有的筆畫運筆極速,沉著痛快,毫無輕飄之感,但不鋒芒畢露,筆力內充。

2、結體:(1)結體開張,疏密有致。此帖的字形與王羲之的行書“和而不同”,更強調了結體的變化。此帖尤其注重疏密的對比,在獨體字與上下結體中體態修長,結密無間,有清瘦之感,這種處理效果與王羲之行書相似,但這不是書者的精彩之處。其可貴處在於左右結體的匠心獨運,運用疏密的變化產生開張的體勢,左右拉開,有意識地形成或相背或相向的結體,並增加了左右間的呼應關係,顧盼照應,使他們之間的留白處與左右兩部分形成強烈對比,甚至可以將左右結體視為左中右結構,左右為實,中間為虛,虛實一體,“計白當黑”,形散神聚,意態生動,如“伯”、“勝”、“情”、“以”、“優”、“如”、“昨”、“隔”、“相”等字結體開張的,其結體之所以有如此開張之勢,與其局部的緊密有關,其密處不透風,但筆跡清晰,如“頓”、“勝”、“優”、“獲”等字筆筆緊密,整體開張。

(2)欹側取勢,動靜結合。《伯遠帖》是晉人尚韻的代表,董其昌跋中有“珣書瀟灑古淡”之句,從中可體會到“韻”的含義。在此帖中,其“古淡”更在於一種美的和諧,是諸多矛盾的集合與統一,因此,其作品極為生動,無一字有擺佈之感,筋骨精神,隨其欹正、大小,氣宇融合。欹側的運用是與二王書風“和而不同”之處,這種特點在此帖中達到極致,使無一字為“正”者,無一字不正者,字字生動,或立或臥,或欹或正,或松或緊,一切是在左低右高的大基調中變化,美不勝收。

其動與靜的統一也是此帖的一大特點。筆畫之間的構築所形成的角度不同,給人的心理感受也自然有區別。角度小者(呈銳角),其衝擊力越強;角度越大(呈鈍角),其衝擊力越弱,情緒平和。此帖的結體以折筆居多,轉筆兼之,且折筆處多為銳角,動感強烈,如“珣”字之橫折,“逺”、“逰”等字的走之,極力縮小其折處的角度;尤其象“從”字,極小角度的連續折畫,其動感至極,衝擊力極為強烈,然後在結體的收筆處以舒緩的長線條收之—書以反方向折畫,這樣,既有險勁的衝擊力,又有沉著的靜穆感,充分展示出其純粹的晉人韻致。

3、章法:《伯遠帖》的章法沒有大起大落的奇特變化,但為欣賞者帶來和諧天成的自然美,字與字間是那麼合理,得體而又巧妙,絲毫沒有造作擺佈的痕跡。在此帖中,有楷行甚至草書的融合;有大小、對比、縱橫的穿插、虛實的輝映,使上下承接極盡自然。“珣”字厚重、靜穆中微有動感;“頓”字左右結構上緊下闊,與“珣”字的處理相反。“頁”字傾斜指向“珣”字之虛處。“頓首頓首”的書寫呈符號化,極為自然,以上可以看為一個節奏。“伯”與上一字對比強烈,與“遠”字成一節奏;“勝業情”三字,虛實變化。第二行,“期群從之寶”可以看成一個節奏,縱勢與橫勢的對比,生動自然。“自以羸患”四字,疏密反差,大開大合。第三行,“志在優遊”的用筆由弱漸強。“始獲此出意”又由強漸弱。第四行在結體上前後較密,中段疏朗,恰與前一行的中間結字厚重飽滿成對比,最後一行雖較為平和,但也妙趣橫生,“古遠”輕重對比,“隔”字大密大疏,應之者“嶺”字密中含疏,“嶠”字與“不”字輕重反差,“不”與“相”、“瞻”字的開合對比,最後以較為平淡的“臨”字收筆。綜觀全篇,章法平和的基調中透出瀟灑流宕的風度,充分展示出晉代書家風采。

(二) 臨習說明

1、使用工具 此帖的用筆充分體現出晉人用筆清爽挺勁,字跡秋毫可察,時見賊毫,由此推知其用筆應是硬毫筆,彈性極好,筆不太大,約寸許。其墨色較淡,轉折處清晰可辨,映日光細審,筆絲墨跡歷歷可睹,明董其昌跋:“珣書瀟灑古淡,長安所見墨跡,此為尤物,足見東晉風流。”其紙為白麻紙,紙質堅潔細膩,但不光滑,明顧復《平生壯觀》:“紙堅潔而筆飛揚,脫盡王氏習氣。”也可以看出,此帖的紙質與現在的宣紙不可同日而語,其紙的性能差別較大,臨習時儘量選擇與此帖相近的紙,如毛邊紙、元書紙、半生半熟宣紙等。

2、臨習提示 此帖瘦勁古秀,其筆法、結體與王羲之《姨母帖》極為相似,而《姨母帖》是唐代勾摹,墨氣蕩然無存,用筆與結體較之《伯遠帖》也略顯圓渾凝重,轉折不分明。通觀王羲之行書與王珣《伯遠帖》相對照,《伯遠帖》則更親切,比王羲之表現得更果斷,折筆較多,筆與筆之間的氣韻流貫而宕逸,線條在運動中筆斷意連,其瀟灑的氣質充分反映了晉人書法精神。因此學習二王書法的最好的途徑,就是結合此帖的學習,正確理解晉人書法。此帖用筆輕鬆清爽,於不經意之中瀟灑痛快。清董邦達跋雲:“札中有‘志在優遊’及‘遠隔嶺嶠’語,轍彷彿情景,作林下蕭散之致。”

(其三)《伯遠帖》行書紙本,因首行有《伯遠》二字,遂以帖名。此帖為晉代真跡,王珣書,故列希珍之寶。此帖行書,筆力遒勁,態致蕭散,妍媚流便,是典型的王氏書風。


三希堂鎮堂寶卷之王珣《伯遠帖》全卷賞析


三希堂鎮堂寶卷之王珣《伯遠帖》全卷賞析


三希堂鎮堂寶卷之王珣《伯遠帖》全卷賞析


三希堂鎮堂寶卷之王珣《伯遠帖》全卷賞析


三希堂鎮堂寶卷之王珣《伯遠帖》全卷賞析


三希堂鎮堂寶卷之王珣《伯遠帖》全卷賞析


三希堂鎮堂寶卷之王珣《伯遠帖》全卷賞析


三希堂鎮堂寶卷之王珣《伯遠帖》全卷賞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