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顏真卿 爭座位帖(全卷)墨跡版本

《爭座位帖》是唐代書家顏真卿遺世字數最多的一篇行書刻帖,又稱《論座帖》,全名《與郭僕射書》。作品中未屬創作年代,據“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刑部尚書上柱國魯郡開國公”推測,應在廣德二年(764,時顏氏56歲,正值壯年)。此期前後,顏作主要有《鮮于氏離堆記》(762)、《郭家廟碑》(764)、《鹿脯帖》(765)、《與蔡明遠帖》(765)、《疏拙帖》(766)、《守政帖》(767)等。書風雄偉開闊、博大精深已是顏氏書法成熟期的特點。其中《蔡明遠帖》、《守政帖》為行書,與《爭座位帖》書風相統一,而各自又有特點。《蔡明遠帖》舒緩優雅,真草相雜,相互和諧默契,可見師法王羲之、北碑,且融會貫通。《守政帖》結字見拙,雄深老到,其空間布白也運用正、草間雜的方法。與此二帖比,《爭座位帖》在整個篇幅上不見經意,且多處圈塗,顯然是一篇手稿文字。此作字體為行書,然其鬱勃渾勁之質,天然抑揚之架構,堪為傑作。傳世拓本字體不大,但氣象之宏厚溢於紙表,遂成為後世學習楷模,千百年來不曾間歇。為使廣大書法愛好者學有所得,本人不揣淺陋,妄作解析,謬誤之處望明者批評指正。


唐 顏真卿 爭座位帖(全卷)墨跡版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